【食话人生】鲶鱼粉丝 || 季大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03:38 4

摘要:【知味者,知生活。自本期始,“食话人生”栏目与您见面了。食事如禅,一盅羹汤可窥调和之道,一碟青菜能见市井百态。人生至味,始于烟火,归于性灵。本栏目期待与诸君共寻本真之味,共话人间清欢。】

【知味者,知生活。自本期始,“食话人生”栏目与您见面了。食事如禅,一盅羹汤可窥调和之道,一碟青菜能见市井百态。人生至味,始于烟火,归于性灵。本栏目期待与诸君共寻本真之味,共话人间清欢。】

记得那年,土生土长在洪泽湖畔,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的表弟,回家筹措了30多万元,买了条大船,停泊在湖岸边,开起了“水上人家”餐馆,专烧渔家菜。后来的事实证明,表弟不拘一格的经营方式成功了,生意十分火爆。栖身船舱,品渔家菜,领略渔家风情,欣赏洪泽湖旖旎风光,别样的惬意。几年下来,表弟“水上人家”餐馆远近闻名,表弟又购买了一条大船,交由妻子经营。由于坚持原汁原味、薄利多销的经营宗旨,两个“水上人家”餐馆生意红火,天天爆满,客人需提前订餐。

一天,我带着儿子到“水上人家”餐馆参观,身处其中,犹如闯入一幅水墨画之中。吃饭在一个雅间内,桌子上摆放了两样冷盘,一盘龙虾,一海碗鲶鱼粉丝,一盘烧杂鱼。在洪泽湖畔,龙虾、螃蟹是季节性的火爆,鲶鱼粉丝才是真正的四季里客人点得最多的一道菜,是餐馆里的招牌菜。

“吃、吃……”表弟忙不迭地招呼。我拿起筷子,先夹拖些粉丝吃,果然是特别的鲜香。“粉丝比鱼好吃。”冷不丁儿,儿子抛出这句。表弟先是一怔,继而笑道:“那是当然啦!我这是正宗的洪泽湖鲶鱼,配上洪泽湖水加工出的粉丝,要它不香都难。这道菜还是湖畔人家为糊弄雷公、风婆而制作出来的呢!这粉丝乃是鲶鱼须。”接着,表弟兴致勃勃地讲起了有关鲶鱼粉丝这道菜的传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洪泽湖地区久旱无雨,洪泽湖底干得龟裂,人们的生活用水也只能靠小洼塘里的泥浆沉淀维持。玉皇大帝派雷公、风婆到人间了解灾情,按需督促东海龙王下雨解旱。

雷公、风婆匆匆赶往洪泽湖地区。到了洪泽湖大堤,雷公、风婆摇身一晃,变化成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相互搀扶着沿路乞讨。

正午时分,雷公、风婆来到洪泽湖大堤边一户冒着炊烟的人家,尚未进门,香气扑鼻。一对青年夫妻正忙着做饭,香气就是从锅内冒出来的。雷公颤巍巍地说:“行行好吧!我们已几天没有吃饭,连路都走不动了。”

这对青年夫妇都是热心人,男的叫胡生,女的叫水妹。见是一对老人,他们忙把雷公、风婆请进屋,揭开锅盖,胡生给每人盛了一碗汤,抱歉地说:“现在干旱,我们渔民都没法活了。我奔波了几天,好不容易在一个快要干涸的小洼塘里捉到一条鲶鱼,熬了一锅汤,能维持几天生活。”

这鲶鱼汤鲜啊!尤其是鲶鱼须,味道特别可口,令雷公、风婆欲罢不能,嘴角流涎。

雷公对小夫妻俩说道:“你们想不想天下雨啊!”

小夫妻俩异口同声地答道:“想,做梦都盼着下雨。”

“我们会求雨法术,你们给我们做一碗鲶鱼须,我保证在两个时辰内下场大雨,解除旱情。”说完,雷公与风婆相视一笑。

闻言,小夫妻俩不约而同地大吃一惊。

胡生无意中一瞥,发现老奶奶腰间有一物金光一闪,便留个心眼细瞧,是条口袋,分明就是传说中的风袋。胡生明白了,这对老人就是催雨的雷公和风婆。

胡生不动声色,道:“我给你们做碗鲶鱼须,但你们要保证下雨。”

雷公道:“只要做碗鲶鱼须来,马上就下雨。”

胡生出门,站在堤坡上,急得团团转,一碗鲶鱼须,要上百条鱼才能做成。且不说现在是干旱期,就是捕鱼旺期,一下子使用上百条鲶鱼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这时,从大堤北面走来一位胳膊肘跨只竹篮的老妪。在擦肩而过之际,无意中一瞥,胡生看到竹篮里装着些粉丝,这是顺河街的特产,细如发丝。胡生灵机一动,心道:“这粉丝粗细与鲶鱼须差不多,何不用粉丝来冒充鲶鱼须糊弄雷公和风婆。”

于是,胡生追赶上老妪,施礼道:“老人家,这粉丝卖给我吧。”

闻言,老人抬头望了胡生一眼,随即双手护住篮口,连声说道:“不卖,这是送给坐月子的闺女的度命口粮。”

胡生忙说明原委,老妪将信将疑,叹口气,道:“既然如此,这粉丝就送给你。如老天真能赐雨,我们穷人就有活命了。”

胡生拎着竹篮,兴冲冲地跑回家,越过雷公、风婆,径直跑进厨房。

水妹迎上来,接过篮子一看,里面是一小捆粉丝,忙轻声问道:“鲶鱼呢?”

胡生伸出右手食指,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附耳如此这般地把事情经过细述了一番。接着,小夫妻俩便开始忙碌起来。

胡生将粉丝放进铜盆里用温水浸泡了一会儿捞出,水妹拿刀将粉丝一小截一小截地切断,然后放进烧得滚沸的鲶鱼汤里,又投进一些葱、姜、胡椒粉等作料,片刻,将粉丝连同鲶鱼汤分盛进两只碗里,端给雷公和风婆品尝。

胡生和水妹站立一旁,心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这鲶鱼须的味道真鲜美。有机会再来吃。”雷公、风婆边吃边赞不绝口,一旁的胡生和水妹的心头总算是一块石头落地了。

胡生故作怯怯状问道:“雨呢?”

雷公、风婆道:“雨来了。”说完,两人放下碗筷出门,眨眼工夫,便不见其踪影。紧接着,刮起大风,卷起的烟尘,弥漫得对面不见人影,轰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闪电把天幕扯得金黄金黄的。肆虐了一会儿,仿佛老天也不堪折磨,“哗!”下起了大暴雨。这一下,就是一个多时辰。雨停时,所有植物都喝足了水,显得水灵灵的,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孩子们快乐地在水洼塘里打起水仗,人人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

胡生和水妹用粉丝冒充鲶鱼须糊弄过雷公、风婆,骗得了一场及时雨。洪泽湖区旱情解除,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怪不得鲶鱼粉丝这么好吃……”听完一段娓娓动人的故事,一海碗鲶鱼粉丝已所剩无几,儿子拿张餐巾纸,揩揩嘴巴,啧啧称赞。我和表弟两人哈哈大笑,举杯相碰,一饮而尽。不知不觉间,已近十一点了,表弟的“水上人家”也开始上客了,酒足饭饱,我们知趣地辞别而回。表弟再三叮嘱:“下次一定全家人都来啊!”

一顿别有风味的渔家菜,成了我们父子俩一路谈论不休的话题,也勾勒出我少年时捕捉鲶鱼的画面来。那时,家乡河沟里的鱼很多,或钓、或戽、或摸……只要出去忙碌一番,厨房里总会飘溢出诱人的香气。记得上初中时的一天,我途经一个过河涵洞上面时,听到“哗啦”一阵响动,“有鱼!”趴下身子张望,涵洞里浅浅的一汪水,果然有鱼在窜动。我迅速回家拿来铣、脸盆和篮子,在涵洞两头的出口处各打一个拦水坝,然后用脸盆戽水。很快,涵洞里的水被戽干,便开始动手捉鱼。涵洞里全部是清一色的每条约一斤左右的鲶鱼,有十几条。由于鲶鱼浑身黏液,抓在手里一蹦跳就滑脱掉,宰杀困难。我不用刀,左手掐住鲶鱼的鳃,右手掐住鲶鱼鳃的下口,使劲往下一拽,鱼肚随之剖膛而开,用手剔去鱼胆、鱼肠之类的内脏。烧制时,先倒些香油,锅内加热后,将切好的葱段、姜片和红尖椒下锅炸香,再放入洗净的鲶鱼,倒些酱油、醋,添加些水,盖好锅盖用大火猛烧至滚沸,鱼煮熟了,放入粉丝,稍焖片刻,便出锅装碗。鲶鱼粉丝是现烧现吃,时间稍长,粉丝就会糊饼起来,便失去鲜香之味,甚至还会有股淡淡的腥气。吃鲶鱼粉丝,可连汤一起喝,尤其是汤泡饭,鲜香无比,至今还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季大相,淮安洪泽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第二批“定点深入生活”签约作家、淮安市洪泽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往期作品荐读:上下滑动可读更多文章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进今日头条和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今日头条和360个人图书馆,并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本公号唯一投稿邮箱haqjprj@163.com【不接受个人微信投稿】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建议每组三到五首,总行数控制在100行以内;格律诗不少于十首。

2.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3. 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4. 投稿务必原创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感谢关注清江浦人家

来源:文华综合达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