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南充市委会:循红色足迹 铸优良作风 树履职新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22:11 4

摘要:民进南充市委会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以“循红色足迹、承先贤精神、担时代使命”为主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传承相结合,通过重走红色之路、深耕会史研究、创新作风建设、聚焦民生履职,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南充高质量发展注入民进力量。

民进南充市委会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以“循红色足迹、承先贤精神、担时代使命”为主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传承相结合,通过重走红色之路、深耕会史研究、创新作风建设、聚焦民生履职,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南充高质量发展注入民进力量。

民进南充市委会领导班子、基层组织负责人及市委会机关干部,赴马叙伦与杭州主题展览馆开展“追寻先辈足迹、感悟信仰力量”主题学习。

学规定:在红色溯源中筑牢信仰根基

市委会以“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民进精神”活动为重要载体,组织会员开展跨地域红色研学,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使命。会员代表沿沪苏杭绍多地开启红色旅程: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凝视泛黄的史料文献,体悟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建党初心;走进民进成立旧址纪念馆,在马叙伦、王绍鏊等先贤创立组织的历史场景中,重温“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的创会宗旨;驻足柯灵故居,从这位民进前辈的文字手稿中,感受知识分子“以文报国”的赤诚情怀。

行程延伸至江苏叶圣陶纪念馆,透过“教育为人生”的手稿原件,领会民进先贤“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初心;在嘉兴南湖“红船”旁,聆听革命先辈劈波斩浪的奋斗故事,深化对“红船精神”与民进优良传统内在联系的理解。在马叙伦与杭州主题展览馆,通过“为民主奔走”“为教育献身”等展区的实物陈列,深刻学习领会马叙伦先生“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政治嘱托;在绍兴鲁迅故居与周建人历史资料陈列馆,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民族气节与“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中,汲取双岗建功的精神养分。

市委会同步推进本地先贤会史整理研究,成立专项课题组,梳理南充民进历史脉络,挖掘本地民进前辈履职事迹,编纂《南充民进先贤风采录》,将外地红色研学感悟与本地会史资源相融合,形成“走出去学精神、沉下来研本土”的双线学习模式,让“学规定”既有历史厚度,又有地域温度。

强作风:在创新实践中校准履职坐标

市委会以“紧盯领头羊、激活新动能、提升硬作风”为抓手,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建立“一把手领学、班子成员导学”机制。结合基层组织换届,将作风建设作为新任班子履职“第一课”,扣好履职“第一粒扣子”。

创新学习载体,打造“三维课堂”:依托本地红色教育基地,开设“实景课堂”,组织会员在张澜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广安“三红”党建馆等场所开展沉浸式学习;联合市文化馆创排方言情景剧《民进会员的一天》,以艺术形式再现先贤履职为民的故事;搭建“云端课堂”,制作马叙伦、叶圣陶等先贤精神解读短视频,在会员微信群定期推送,实现“线上随时学、线下深入悟”。

强化机关作风提升,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成效反馈”闭环机制。开展“作风建设月”活动,通过谈心谈话、问卷调查梳理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组织机关干部向兄弟市州、党派市委会学习,引入“积分法、AB岗”工作法,提升机关专职干部服务会员、服务群众的效能。

树形象:在为民服务中彰显担当作为

市委会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履职实效,以“深调研、办实事、树口碑”为目标,擦亮民进“教育为民、文化惠民”的品牌形象。聚焦南充教育、文化、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组建“专家调研团”,由领导班子带队深入城乡学校、社区村落开展调研,形成《关于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水上蜀道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等7篇调研报告。

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延续“博士助农团”品牌,开展“送农机、农技下乡”活动,为3个偏远乡村产业园把脉问诊6次;发挥教育界别优势,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支教助学”行动,累计为薄弱学校培训教师300余人次;聚焦助残日、儿童节、暑期等节点,组织面向残疾学生、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研学、文化托管等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在双岗建功中展现会员风采,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委员践行为民初心建言献策,获省政协专题采访;青年会员扎根基层,创办助农企业,助力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医卫界会员开展“健康义诊”下乡活动,服务群众300余人次。这些实践行动,让“树形象”不仅停留在口号上,更体现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里,彰显了新时代民进会员的责任担当。

从沪上寻根到嘉陵实践,民进南充市委会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优良作风成为自觉,让履职担当落地生根。下一步,市委会将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以先贤精神为指引,在正道上笃定前行,为南充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贡献更多民进智慧和力量。

来源:民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