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面到天空,追觅通过技术复利强势闯入无人机赛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5 20:02 2

摘要:过去的十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中国力量”的崛起。从字节跳动、拼多多,到蔚来、小鹏、理想、追觅等科技企业,中国创业者一度以“Z世代”的锐气,打破了以往的行业格局。

过去的十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中国力量”的崛起。从字节跳动、拼多多,到蔚来、小鹏、理想、追觅等科技企业,中国创业者一度以“Z世代”的锐气,打破了以往的行业格局。

据IDC《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5.7%,其中,中国品牌占据了前十席位中的九席,就如追觅科技,以平均单价超700美元、出货量暴增73.3%的成绩,成为高端市场的“现象级”玩家。

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产家电曾因核心技术缺失陷入价格战泥潭,而现今,如追觅这样的中国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等底层技术,不仅突破了海外专利封锁,更以“技术复利”实现了品类扩张与全球化布局,重新定义了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具体来讲,追觅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对高速数字马达的极致追求,其团队以“造飞机”的技术储备,打破戴森10万转/分钟的行业天花板,将马达转速提升至15万转/分钟,此后持续迭代,实现量产16万转/分钟、生产18万转/分钟,以及储备20万转/分钟技术,并通过“马达+X”策略,将这一核心技术迁移至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泳池机器人等多元化场景,形成“技术复利”的飞轮效应。

例如,追觅最新推出的泳池机器人Z1 Pro,通过马达与水泵技术的结合,实现水下场景的清洁革命,首秀即斩获了Android Headlines、TECHAERIS等多家权威媒体评选的“BEST of CES 2025”奖项,充分印证了技术迁移的商业价值。据悉,追觅科技在高速数字马达、VSLAM智能算法、流体力学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积累了多项授权专利,截至2024年6月,其全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达2518件,研发与设计人员占比达60%,研发投入占比超7%,已然构建起深厚的技术护城河,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追觅科技的“野心”不止于清洁领域,更延伸至了高端大家电、全屋智能、无人机赛道。2025年CES展上,其首次公开全系列家族产品生态,涵盖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无线吸尘器、高速吹风机、泳池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多元品类,并宣布进军低空经济领域,布局无人机业务。这一战略背后,是追觅对“空间智能”的深远布局,即:通过马达、算法、传感器等底层技术的复用,构建覆盖地面、水域、空中的全场景智能生态,重新定义人与环境的交互方式。

正如追觅无人机集成扫地机器人领域的三维空间感知、动态避障技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飞行。同时,依托追觅全屋智能生态,其无人机可拓展至家庭安防、旅行跟拍、应急救灾等场景,成为未来智能生活的“天空之眼”。

追觅的崛起,本质上是“长期主义”的坚持,其技术基因可追溯至创始团队深厚的航空航天背景。创始人俞浩作为国内最早的四旋翼无人机开发者与全球三旋翼无人机发明者,早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便创立了“天空工场”这一创客空间,汇聚了飞行器、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极客人才,这支团队具备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却选择从“扫地”这一看似平凡的场景切入,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最终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这种战略定力与创新能力,为行业提供了三大启示:底层技术决定企业天花板、高端切入+本地化运营打开市场、生态布局是未来竞争的关键。一方面,追觅通过高速数字马达的突破,不仅重塑了清洁电器行业标准,更将技术迁移至多元领域,形成“技术复利”的生态优势;一方面,其避开中低端市场的价格战,选择从欧洲高端市场切入,通过本地化洞察与定制化产品建立品牌壁垒,为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智能家居进入“空间智能”阶段的大背景下,追觅通过马达、算法等底层技术的复用,构建覆盖多场景的智能生态,并以进入未来十年智能生活的核心入口。

追觅科技的故事,是中国科技企业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其创始人俞浩曾言:去前面没有人的地方。这种“勇踏前人未至之境”的探索精神,正是追觅持续突破的核心动力。展望未来,追觅在技术端、市场端、生态端持续发力,加快无人机等新业务的落地,打造全场景智能生态,这不仅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之路,更是人类对智能生活无限可能的探索之旅。

在这条道路上,追觅已迈出关键一步,接下来,更加值得期待。

来源:科技发烧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