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 B10:月销破万的 10 万级 SUV,年轻人为啥愿意为它买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5 15:57 2

摘要:前阵子帮刚工作三年的堂弟选车,他预算卡在 10-15 万,点名要台新能源 SUV。试了好几款车,不是设计老气像父辈开的,就是配置寒酸得让人皱眉。直到在零跑 4S 店看到 B10,他拉着我绕车转了三圈,坐进驾驶座就没舍得下来,嘴里念叨着 “这才是给我们年轻人造的

前阵子帮刚工作三年的堂弟选车,他预算卡在 10-15 万,点名要台新能源 SUV。试了好几款车,不是设计老气像父辈开的,就是配置寒酸得让人皱眉。直到在零跑 4S 店看到 B10,他拉着我绕车转了三圈,坐进驾驶座就没舍得下来,嘴里念叨着 “这才是给我们年轻人造的车”。后来借了台试驾车开了小半个月,总算明白为啥这台车能月销破万 —— 它就像个会读心术的朋友,知道年轻人想要啥,还把细节做得让人挑不出啥毛病。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真实感受,全是日常用车的实在体验,没那些虚头巴脑的词儿。

零跑B10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第一眼肯定看颜值。零跑 B10 的设计就挺对胃口,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却透着股劲儿。前脸的三段式线条往上翘着,看着特别精神,像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浑身是活力。引擎盖上的曲线也有意思,听说设计师改了 500 多次才满意,不管太阳从哪个角度照过来,都像水面上的波纹在动,比那些平平无奇的 “大平板” 引擎盖耐看多了。

颜色选择也多,星夜蓝在阳光下带点神秘感,曦露紫透着点温柔,光电白干净利落,总有一款能戳中你。我堂弟最喜欢星夜蓝,说晚上开车回家,路灯照在车身上,像落了一层星星,比同事的黑色车有辨识度多了。

坐进车里更惊喜,内饰不像有些车搞得冷冰冰的,萝蔓紫配色看着就温馨,竹影灰则透着点高级感。中控台用了不少圆角矩形元素,摸上去不硌手,家里有小孩的也不用担心磕碰。14.6 英寸的中控屏悬浮在中间,旁边是 8.8 英寸的液晶仪表,俩屏幕连在一起,科技感一下就出来了。

最让我觉得舒服的是车内没多少实体按键,中控台干干净净的,换挡用的是电子怀挡,跟奔驰似的,操作起来特顺手。堂弟说以前开他爸的车,找个空调按钮得低头瞅半天,这台车的屏幕点几下就搞定,开车时安全多了。

零跑B10

年轻人买车可不只是为了代步,周末约着朋友露营、平时在车里加班都是常事。零跑 B10 的空间设计,就像个百变金刚,啥场景都能应付。

轴距 2735mm 看着不算特别突出,但实际坐进去一点不挤。我 182cm 的身高,坐前排头部还有一拳多空间,后排膝部能放下两拳,比我那台紧凑型 SUV 宽敞多了。堂弟周末带三个同事出去玩,后排三个人坐着都不憋屈,没人抱怨腿伸不开。

副驾前面的 6 个 “魔术拓展孔” 是个宝藏设计,跟乐高积木似的,能自己装各种配件。我试过装个折叠桌板,中午在车里吃外卖,再也不用把餐盒放腿上了;堂弟加班时,装个笔记本支架,在车里改方案比在公司还舒服。

有次我们去露营,把折叠桌板装上,放个咖啡机就在车里冲咖啡,旁边还能摆上零食盘,朋友都说这台车比他们的 SUV 会 “过日子”。宠物主人也能找到合适的配件,装个宠物碗,狗狗坐车时喝水不会洒得到处都是。

后排座椅能前后滑动 15cm,这点太实用了。平时拉人就往后挪挪,腿部空间更宽敞;要装露营装备就往前移移,后备箱立马变大不少。常规状态下后备箱有 420L,放三个行李箱加个帐篷没问题;把后排座椅放倒,能扩展到 1415L,堂弟上次帮朋友搬家,居然塞进去一个小衣柜,真是把空间用到了极致。

细节储物也挺贴心,前门能同时放下 1L 保温杯和折叠伞,中控台下的隐藏格子正好放钱包和钥匙,后排扶手有杯架和小盒子,放手机、口香糖啥的特方便。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作为纯电 SUV,零跑 B10 的动力表现让我挺意外。它有两种电机功率可选,132kW 的版本平时上下班开足够了,起步轻快,在城里跟车、超车一点不费劲。堂弟这种刚拿驾照两年的新手,开着也觉得顺手,说不会像有些车那样 “窜”。

想追求点刺激的,还有 160kW 的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 6.8 秒,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立马就来。我在空旷的路上试了试,加速的时候很平稳,不会一顿一顿的,比我以前开的燃油车舒服多了。

它有经济、标准、运动三种驾驶模式,动能回收也能调。堂弟喜欢用经济模式,说省电;我开的时候就切到运动模式,感觉方向盘都变沉了点,路感更清晰。动能回收调弱档,跟开燃油车差不多,不会有明显的拖拽感,新手很容易适应。

后驱布局是个加分项,过弯的时候车身挺稳,不像有些前驱 SUV 那样容易推头。转弯半径才 5.25 米,在小区那种窄路上掉头,一把就能过来,堂弟说比他同事的车好开多了。

底盘调校得也不错,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过减速带的时候不会颠得人跳起来,车身挺稳。上次跑乡下的烂路,坑坑洼洼的,车里的人也没觉得特别颠,这点比很多同价位的车强。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买纯电车,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续航。零跑 B10 有 510km 和 600km 两个版本,我试的是 600km 的,实际开下来挺扎实。

在市区开,空调设 24 度,跑了 550km 左右才需要充电,续航达成率超过 90%。堂弟每天通勤来回 40km,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比他同事三天两头找充电桩方便多了。

高速上开 100-120km/h,续航达成率也有 85% 以上,上次我们去隔壁城市玩,来回 300km,回来还剩 200 多 km 的续航,心里踏实得很。

北方的朋友可能更关心冬天续航,零跑 B10 有全域热管理系统和热泵技术,-10℃的时候续航掉得不算多。我特意在零下几度的时候试了试,开着空调暖风,续航也就比平时少了 10% 左右,比我之前开的那台电动车强多了。

充电速度也挺快,支持 800V 高压快充,30% 充到 80% 只要 19 分钟,在服务区喝杯咖啡、吃点东西的功夫就差不多了。堂弟家小区没有充电桩,他常去家附近的快充站,说比他同事的车快多了,不用傻站着等半天。

在家慢充也方便,用家用插座一晚上就能充满,电费才几块钱,一公里下来不到一毛钱,比加油省太多了。堂弟算了笔账,一个月电费才 50 多块,比坐地铁还便宜。

车机里还有充电地图,能看到附近充电桩的位置、功率和使用状态,免得白跑一趟。有次我们去陌生的地方,就靠这个找到的充电桩,特别方便。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现在的车要是智能配置跟不上,年轻人肯定看不上。零跑 B10 在这方面做得挺实在,没因为价格便宜就减配。

车机系统用的是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激光雷达版还用了更好的 8295 芯片,反应挺快的。导航缩放、切歌、调空调,操作起来跟手机似的流畅,不会卡半天没反应。

14.6 英寸的 2.5K 中控屏显示特别清楚,大太阳底下也能看清楚,不像有些车的屏幕反光严重。还支持三指飞屏,从中控屏把导航划到仪表盘上,开车的时候看导航更方便。

语音交互也挺聪明,集合了 DeepSeek 和通义千问两个模型,方言识别得挺准。堂弟老家是四川的,用四川话喊 “小零,把空调调低两度”,它立马就照做,比他那台只会听普通话的旧车强多了。

还能连续对话,不用每次都喊 “小零”。说 “打开车窗、播放周杰伦的歌、导航去最近的火锅店”,它都能一一照做,跟聊天似的,开车的时候不用动手,安全多了。

自动泊车功能对新手太友好了,不管是垂直车位还是侧方车位,按一下按钮,车子自己就能停好,比堂弟自己停得还标准。有次在特别窄的巷子里,它都能稳稳停进去,看得旁边的老司机都直点头。

车还能整车 OTA 升级,功能会越来越多。堂弟说前段时间升级了一次,多了个车载 KTV 功能,周末跟朋友露营的时候玩得特开心,比他同事的车有意思多了。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安全这块,零跑 B10 做得也挺到位。车身用了 9 横 7 纵的高强钢笼式结构,高强度钢占了 79%,热成型钢占 28%,听销售说特别结实。上次堂弟不小心蹭到了墙,就掉了点漆,车身一点没变形,这点让他挺意外。

主动安全配置也挺全,有车道偏离预警、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这些。有次堂弟开车走神,差点追尾前面的车,主动刹车立马就介入了,帮他刹停了车,吓得他后来开车再也不敢走神了。

最让我觉得厉害的是爆胎稳定控制系统,在高速上要是突然爆胎,这个系统能在 0.5 秒内开始工作,稳住车身。我在封闭场地试了下(当然是专业人员陪着),确实挺稳的,不会像有些车那样一下子跑偏,这点在紧急情况下太重要了。

电池安全也有保障,用了 CTC 2.0 Plus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经过了好多严苛测试。AI BMS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工作。

零跑还提供电池、电机、电控、激光雷达这四项终身免费质保,买了车之后不用操心这些部件的维修问题,心里更踏实了。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零跑B10

开了小半个月零跑 B10,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太懂年轻人了。颜值在线不油腻,空间灵活能应付各种场景,动力够劲还省电,智能配置实用不鸡肋,安全方面也让人放心。

10-15 万的价格,能有这样的表现,确实挺有竞争力的。难怪能月销破万,这成绩背后是年轻人对它的认可。

堂弟最后订了台 600km 续航的版本,他说这台车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周末带朋友露营,智能配置也够用,太符合他的需求了。

如果你也在看 10-15 万的新能源 SUV,不妨去试试零跑 B10。不用听销售说太多,自己坐进去感受感受空间,试试语音交互,开着跑段路,就知道它合不合适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一台啥都能干的 SUV,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来源:Auto汽车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