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癫吐真言:笔底波澜皆是人!书法双修通天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17:59 2

摘要:诸君且看!老夫今日不拜石,不刷字,专为点破一桩千年公案——为何同临《兰亭序》,有人写得如庙堂木偶,有人却透出林下清风?这墨池里的玄机,全在笔是死物,人是活水! 老夫六十载墨海沉浮,今将性命双修的法门,泼洒在这方寸素宣之上!

诸君且看!老夫今日不拜石,不刷字,专为点破一桩千年公案——为何同临《兰亭序》,有人写得如庙堂木偶,有人却透出林下清风?这墨池里的玄机,全在笔是死物,人是活水! 老夫六十载墨海沉浮,今将性命双修的法门,泼洒在这方寸素宣之上!

一、 性情是墨魂:你是什么人,就写什么字。

初学常惑:明明笔法精熟,为何字如泥塑木雕?且看三例:

- 颜鲁公写《祭侄稿》:

贼臣屠戮亲侄,悲愤郁结于心。观其笔墨:竖画如裂帛,枯笔似泣血,字字错落如捶胸顿足!此非安排布局,实乃忠烈之气冲破笔管,喷薄于纸!

颜真卿《祭侄稿》

- 苏子瞻书《黄州寒食帖》:

乌台诗案死里逃生,寒食冷灶困守孤城。笔下忽而疏朗如看穿世情,忽而蜷曲似寒鸦瑟缩。旷达与孤寂交织,正是东坡性命底色!

苏轼《黄州寒食帖》

- 老夫作《珊瑚帖》:

得见南海异宝,欢喜癫狂难抑!"三枝朱草出金沙"数字,笔走龙蛇,墨点飞溅如珊瑚迸发。若无这份痴顽真性情,纵使摹尽天下法帖,焉能写出这等活色生香?

米芾《珊瑚帖》

> 警世言:习字先习心!提笔前叩问己身——此刻是春风得意?或是秋雨萧瑟?让情绪浸透笔锋,字才有体温!

二、 修养是沃土:腹中贮书万卷,笔下自生烟霞。

或问:性情天生,何以滋养?且看三法:

1. 读万卷书:养胸中丘壑。

昔年我观王右军《兰亭序》,初只觉点画精妙。及至遍读老庄,方悟其"放浪形骸"之笔,尽是魏晋玄学清风!后临帖时,闭目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笔底顿生俯仰乾坤之气。

2. 行万里路:摄天地精灵。

中年宦游江淮,见真山水方得真笔墨!黄山云雾聚散,化入我字间虚实;钱塘潮涌崩雪,转作行笔顿挫之力。故劝诸君:莫囚于书斋!看春柳婀娜可悟篆书曲线,观冬柏虬劲能通楷书骨力。

3. 历万般事:炼人世沧桑。

最难忘谪居涟水时,见老农雨中插秧。佝偻身影与青天白水,竟成天然画卷!归后以淡墨写"躬耕"二字,竖画如弯腰曲背,横捺似水田涟漪。不经困顿,焉懂厚重?未历悲欢,怎写苍茫?

> 滋养方:日课三事——晨读半卷诗(养气),午观一景致(明目),夜思当日事(炼心)。墨池有源,活水自涌!

三、 双修通天梯:从匠人到真人的三重跃升。

破茧之道,尽在三阶:

第一重:以法囚情(如蒙童描红)

初学必守法度!昔年我摹欧体,点画精准如尺规所量。此阶段须压住心性,甘为古法之奴。然若止步于此,终成书匠。

第二重:借情破法(似醉僧挥毫)

待技法纯熟,便须纵情!某日酒酣临《中秋帖》,忽掷笔狂呼:"何必亦步亦趋!"遂以己意解构王献之,侧锋横扫如风卷残云。此时性情如野马,法度作缰绳。

第三重:情法相生(若云鹤游天)

至晚年书《虹县诗》,笔法早化入血脉。见云霞灿烂,胸中快意自然涌向笔尖——八面出锋是法,淋漓痛快是情!至此境,提笔便是写心,落墨皆成天籁。

> 实证法

> 写"怒"字前,先忆遭人构陷旧事,运笔如挥拳劈石!

> 书"静"字时,默诵陶潜"悠然见南山",笔锋含而不露。

> 作长卷"大江东去",必朗吟东坡词,任笔随浪涛奔涌!

米癫双修箴言

1. 技法为舟,性情作帆:无舟难渡墨海,无帆终困浅滩

2. 修养是根,创作乃花:根深扎于经史子集,花开映现时代风云

3. 人书俱老,非指皮相:是沧桑化醇酒,悲喜成虹霓!

米芾像(A|生成)

诸君且看老夫这幅《研山铭》:崩崖坠石之笔,是半生宦海跌宕;云烟缭绕之韵,乃六十年读破万卷!书道至境,从来不在绫绢之上——是拿血泪养笔墨,将性命铸字魂!

莫再问"如何写出好字"。且问自己:可曾为春花落泪?可敢向权贵拍案?可愿在泥泞中仰望星河?待你胸中沟壑万千,笔下自会墨涌长江,纸生惊雷!

从今日始

- 习字前先静坐半炷香(养性情)

- 临帖时必究其文其史(厚修养)

- 创作中敢纵哭歌悲喜(通天人)

他日相逢墨海,愿见诸君——以热血温古法,用新魂写春秋!米癫在此,拭目以待!

来源:南山任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