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金门战役失利,65年后揭秘另外两大重要败因,其中1项绝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7:43 2

摘要: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天,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就瞄上了金门岛。厦门刚拿下,部队士气高涨,大家觉得金门守军不过两万来人,还是些残兵败将,顺手就能收拾。结果,10月24日晚,第一梯队三个团九千多人乘船出发,苦战三天,到27日全军覆没,牺牲五千多,被

1949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天,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就瞄上了金门岛。厦门刚拿下,部队士气高涨,大家觉得金门守军不过两万来人,还是些残兵败将,顺手就能收拾。结果,10月24日晚,第一梯队三个团九千多人乘船出发,苦战三天,到27日全军覆没,牺牲五千多,被俘三千多。这仗是解放军建军以来少见的彻底失利,以前在陆地上纵横驰骋,敌人强就避开,弱就围歼,可一到海上,胜败就没退路了。金门面积不大,才150平方公里,地形有丘陵滩涂,国民党那边李良荣的二十二兵团守着,后来胡琏的十二兵团赶来增援,总兵力上升到四万。

这场失利的原因,战后总结了不少,叶飞和萧锋都检讨过。叶飞是第十兵团司令,福建人,早年搞游击,战功赫赫,但这次决策有点仓促。萧锋是二十八军副军长,长征老将,谨慎作风出名,他本来提了“三不打”原则:金门守军不超过一万二千,没有胡琏兵团加入;船只不够运六个团;没从山东苏北调三千船夫水手。这些条件没全满足,叶飞还是下令打,萧锋服从了。

战后,叶飞自责,说自己轻敌,情报不准,海况没掌握,指挥不统一。萧锋也悔恨,没坚持原则,被降三级,后来调军区副职,1991年去世。叶飞继续干,1995年走。这些公开原因,早就有书有文讲过,比如刘亚洲的《金门战役检讨》,他空军上将,研究军事历史,说轻敌是首要,渡海工具不行,敌方顽强,指挥乱套。

但除了这些,还有两大重要败因,尘封了65年才露头,其中一项还列为绝密。2013年,二十八军原后勤部长宫愚公,101岁高龄,才对儿子宫勇吐露实情。他一辈子守口如瓶,就连刘亚洲拍纪录片时也没吱声。宫愚公河北人,1912年生,长征老兵,解放战争管后勤,严谨低调。为什么保密这么久?因为这事牵扯决策层,兵团严令不准外传。

头一个败因,是国民党散布的杀降谣言,加剧了守敌的抵抗意志。厦门战役后,国民党造谣,说解放军广播劝降,数百官兵集合码头,黑夜里被机关枪扫射杀光。这谣言从《古宁头村史》里能查到,传到金门,守军吓坏了,觉得投降也没活路,只能死拼。二十八军主攻团仰攻金门县城时,有些敌兵已放下武器,但坦克手喊“厦门守军下场就这样”,又捡起枪猛打。结果,滩头阵地坦克火力覆盖,解放军遗体堆积一千多具,现在叫“万人冢”。战后,国民党还把部分俘虏赶到海滩,用机枪射杀,现场血腥。

第二个败因,就是叶飞调船运粮,导致攻岛无船可用,这项列为绝密。厦门解放后,市区16万人,粮食短缺,燃料也不够,叶飞觉得稳住民心要紧,就优先解决城市供应。从浙江调船运135万斤粮食,船只全被占用。进攻金门时,本来船就少,主要是征集的木帆船机帆船,两百来艘,第一梯队运三个团已勉强,返航后还得接第二梯队。可运粮占了船,进攻推迟,时机错过。宫愚公亲管后勤,看在眼里,兵团下令保密,他守了65年。为什么绝密?因为这暴露了决策分心,军事没放首位,叶飞一边打仗一边管地方,精力分散。战后,这事没公开,叶飞检讨时也没提,怕影响形象。

这两大败因,跟公开原因互补。杀降谣言是敌方心理战术,放大恐惧,运粮是自家后勤失误,船只本就紧缺,还分流。金门战役前,解放军渡海经验少,以前打海南,还没这么惨。船只问题是核心,潮汐风浪大,船搁浅,敌空军海军轰,返航船全毁。除此之外,情报也坑人,胡琏兵团10月20日前后到金门,解放军以为他们撤潮汕或回台湾,其实他们隐蔽行动,电报假装求撤,部队游行迷惑。

指挥上,叶飞没审细作战计划,萧锋犹豫但没顶住。三个团不同建制,登陆没师长统一,244团、251团、253团分散,滩头从湖尾到古宁头五公里,混乱。敌方李良荣,本是杂牌,绝地求生,焕发潜力。战后,国民党叫“古宁头大捷”,蒋介石起初不信,后来确认,说台湾安全了。

刘亚洲书里强调,轻敌害人,叶飞战略轻金门,战术仓促。粟裕早提“三不打”,叶飞没全照办。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经验老道,说船不够、敌增援、水手不到别打。可叶飞急于建功,新中国成立,福建沿海要清扫。结果,九千将士壮烈,战俘部分被杀或遣返后遭审。金门失败,让解放军警醒渡海作战难,海空配合要紧,情报后勤更加关键。

如今看,这两大败因,有现实镜鉴。台海形势紧张,历史不要重演。金门那九千将士,牺牲换来了教训,总之,战争无小事,败因多链条,一环扣一环。

来源:盛苍梧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