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已全面竣工,作为5号线与17号线二期的“十字”换乘枢纽,该站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紧邻四川省骨科医院及多个高密度居住区,不久后将正式投用,为市民通勤、就医、休闲出行再添便利。
近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省骨科医院站已全面竣工,作为5号线与17号线二期的“十字”换乘枢纽,该站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紧邻四川省骨科医院及多个高密度居住区,不久后将正式投用,为市民通勤、就医、休闲出行再添便利。
核心亮点:换乘快、颜值高、覆盖广
1. 双线换乘“走10米就到”,40米宽通道疏解人流
省骨科医院站换乘客流预计占总客流一半以上,车站采用“喇叭形”换乘通道,最宽处超40米,可高效疏导密集人流。同时,站台到站厅共设9部电扶梯,其中6部紧邻换乘通道,乘客出扶梯后步行10余米就能完成换乘,大幅缩短通勤时间。
此外,该站新增5个出入口,与既有5号线的3个出入口形成8个出入口网络,覆盖道路两侧,串联医院、社区、商务楼宇,几公里内市民出行需求均可被满足,还能缓解高峰地面交通压力。
2. 站厅藏川西美学,激光雕刻“卷雷纹”显文化味
走进站厅,川西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扑面而来:顶部用激光雕刻的银白色铝板,还原川西古建筑“卷雷纹”吉祥纹样,灯光下镂空图案如云雷流动,寓意平安生生不息;站厅还“重构”川西穿斗式结构,光线从结构间隙透出,营造层次丰富的光影,唤起市民对传统民居的记忆。
“我们用金属、线性灯光替代传统木石,既保留文化底蕴,又显现代通透感,让车站成为感受成都文化的地方。”成都轨道建设公司工作人员谭军民说。
建设不易:10米围挡里“攻坚”,200余根管线靠人工勘探
省骨科医院站位于成都老城区核心区,施工难度极大。中铁十七局工作人员邓英敏称,建设围挡最宽仅10米,基坑边缘距围挡不足1米,材料车无法通行,团队创新用“盖板法”在基坑上铺临时通道解决难题。
管线迁改更是“硬骨头”:涉及电力、自来水、通信等多种管线,仅通信管线就超200根,且一半以上老旧管线无图纸,全靠人工勘探挖掘,施工难度可见一斑。
线路意义:17号线二期横跨4区,今年4条地铁线将开通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二期西起机投桥站,东至高洪站,横跨武侯、青羊、金牛、成华等中心城区,建成后将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公共交通体验。
目前,成都今年计划开通的4条地铁线路均完成洞通、轨通、电通,3条已进入空载试运行;市域(郊)铁路也加速推进,成眉线9座车站主体封顶,盾构掘进完成89%,成德线8座车站主体封顶,盾构掘进完成56%。
记者:任洁
编辑:多琪
“四川交通广播”视频号
视频也有料
四川交通广播
为美好生活加速度
来源:四川交通广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