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肇庆市各级人大根据省人大的部署,遵循“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积极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下沉一线,围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核心领域精准发力。从端州的产业“智囊团”到高要的“扫码听民声
今年以来,肇庆市各级人大根据省人大的部署,遵循“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积极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下沉一线,围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核心领域精准发力。从端州的产业“智囊团”到高要的“扫码听民声”,从四会的特色产业赋能到鼎湖的“三加三送三上门”基层治理创新,全市各级人大以多样化履职实践,将代表主题活动转化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百千万工程”落地、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为肇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人大动能。
锚定产业升级
以精准履职激活发展新动能
肇庆市各级人大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监督,推动代表专业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度对接,为产业升级把脉开方。
7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广东省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19代表小组代表和肇庆市选出的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对肇庆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百千万工程”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代表们先后深入肇庆新区、鼎湖区、高要区和封开县,实地考察元气森林(广东)饮料有限公司、肇庆兆阳(吉阳)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个现场点,涵盖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智能制造、特色农业等领域。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聚焦肇庆优势产业,加大产学研对接力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呼吁强化“一盘棋”思维,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助力产业融合发展。
端州区打出专业小组+精准督办组合拳,遴选行业精英组建现代制造业、端砚产业、文旅(民宿)产业等3个人大代表专业小组,设立联络点打造“小型、专业、实效”履职平台。自今年6月成立以来,专业小组共开展专题调研、视察6次,为双龙经济开发区“完善商业配套”等建议落地提供专业支撑。此外,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遍访30余名民营企业家代表,收集优化营商环境、产业配套等意见建议76条,其中“关于加强蓝塘工业园车辆管理的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划定货车专用通道,有效缓解蓝塘工业园区的交通拥堵。
高要区聚焦“3+1+1”产业(金属加工、新型储能、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及陶瓷建材、食品饮料和预制菜特色产业),组建5个工作专班和对应代表专业小组,今年7月以来深入规上企业开展专题调研23次。金利镇代表产业联络站组织代表为金属加工企业解读技改政策,推动3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禄步镇人大通过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协调解决预制菜企业冷链物流配套的问题,大大提高企业的订单周转效率。
鼎湖区瞄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组织代表深入欧亚特智能装备、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等企业,现场收集招工难、园区交通配套不足等问题。座谈会上,职能部门作出了开通园区专线公交、联合职校开展定向培训的承诺。
四会市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立3个工作专班和相对应的代表小组,由常委会领导带队走访企业一线,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并对如何加快“两新一电”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围绕沙糖桔、龟鳖等特色产业,组织代表调研全链条发展现状,针对种养技术、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相关部门迅速回应并明确落实举措。
聚焦民生福祉
用务实举措织密幸福保障网
肇庆市各级人大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导向,通过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强化民生督办、推动微实事落地,让代表主题活动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端州区推行“码上见”听民声与“五个一”议事结合模式,通过“一听、一选、一察、一议、一督”闭环机制,推动解决东岗社区公交车站升级、肇庆大道辅路护栏维修、阅江楼等闲置地块改造为文化广场等15个民生难题。此外,充分发挥代表监督和资源优势,打造站北社区爱心泳池,7月起向青少年免费开放,配套防溺水培训23场次。
高要区创新“您扫码、我行动”机制,在17个镇(街道)张贴代表联络站及驻站代表二维码海报287张,派发宣传单7302份。群众扫码反映的43个问题中,37个已经得到解决,如禄步镇群众反映的“村口桥体老化”问题,10天内完成修缮;金渡镇通过扫码收集的“小区充电桩不足”建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目前已经新增50个充电接口。
怀集县聚焦“民生微实事”,组织代表实地察看蓝钟镇古城村观音桥路侧硬底化、马宁镇群龙村“绿美小公园”等项目。针对农村“三线”(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乱象,创新“人大监督+政协协商+部门联动”模式,排查问题点位67处,通过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询问会推动42处问题完成整改。
德庆县人大代表以随手拍、议事会等方式收集民意,人大代表反映的龙湖大街石板松动问题,县城管局3天内修复;县人大组织代表专题视察大冲河治理,推动新增5处水质监测点。集中履职月期间,142件代表建议解决率达90.8%,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深化基层治理
靠主动作为筑牢发展根基
肇庆市各级人大将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矛盾化解等领域主动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鼎湖区凤凰镇人大创新“三加三送三上门”工作法破解山区治理难题:“加电话、加微信、加群”畅通诉求渠道,“送政策、送法规、送文明”强化宣传,“喜事上门贺、困难上门帮、大病上门访”传递温情。通过茶话会听民意、代表+部门联席督办,解决山区信号弱、农产品销路窄等19个问题。
四会市下茆镇人大组织代表走访苏东霖学校周边群众,收集上下学拥堵、雨天积水等问题,推动镇政府将校园周边道路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实事;贞山街道组织人大代表监督防溺水设施增设项目,推动新增防溺水警示牌35块、救生设备50套,织密安全防护网。
广宁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发出一份倡议书、印发一份活动通知、开展一次专题调研、督办一批代表建议、开展一次“回头看”视察),推动解决诸如外立面改造、微型农具房、绿道碧水、休闲公园建设、路灯安装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把人大监督推动力度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温度。针对南街河水污染问题,县人大制作专题视频推动整改,目前已封堵3处排污口,水质明显改善;木格镇人大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围绕该镇河堤路美化、镇卫生院修缮等工程项目开展集中视察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现场推动解决民生微实事2件。据统计,集中履职月期间,共推动解决问题151件。
德庆县人大全力推进人大+法院多元解纷工作,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代表调解工作室”的作用,组织各级代表定期进站参与先行调解工作,推动落实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今年以来,人大代表共参与调解47宗,成功化解42宗。
从产业园区的机器轰鸣到乡村田野的稻花飘香,从社区议事厅的热烈讨论到矛盾调解室的耐心沟通,肇庆市各级人大代表以察民情的初心、惠民生的担当、助发展的作为,让代表主题活动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来源:知肇分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