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机呼啸,跨越2000公里突袭也门首都,以色列这次动了真格!十多架战机精准轰炸,造成近百人伤亡,直接回应胡塞武装的导弹威胁。中东战火外溢,紧张局势再度升级——这场千里之外的军事行动,究竟为何发生?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战机呼啸,跨越2000公里突袭也门首都,以色列这次动了真格!十多架战机精准轰炸,造成近百人伤亡,直接回应胡塞武装的导弹威胁。中东战火外溢,紧张局势再度升级——这场千里之外的军事行动,究竟为何发生?
8月24日,十多架以色列战机呼啸升空,奔袭2000公里,直扑也门首都萨那。持续五个半小时的空袭中,约35枚导弹落下,总统府附近区域、两座发电厂、一座燃料库浓烟滚滚。也门方面称,这次袭击导致至少6人死亡、86人受伤。
以军声明直言:这是对胡塞武装连日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和无人机的回应。而胡塞武装则强硬表态:“不会停止支持巴勒斯坦!”你来我往之间,一场原本集中在加沙的冲突,正迅速向外蔓延。
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打击胡塞武装目标,但却是距离最远、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战机飞行超过2000公里什么概念?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一个来回。
以军为此出动了十多架战机,包括大概率经过空中加油、并有电子战飞机配合,展示了其强大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空袭目标选择极具针对性:总统府所在的军事站点、两座发电厂和一座燃料库。
以军称这些都不是民用设施,而是“支持恐怖政权军事活动”的关键基础设施。发电厂为导弹组装和发射提供电力,燃料库支持军队机动,总统府则是“军事建筑群”的一部分——每一步打击,都意在削弱胡塞武装的报复能力。
而最引人关注的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亲自坐镇空军指挥中心,实时观摩了整个空袭过程。内塔尼亚胡事后放话:“任何伤害以色列的人都将付出惨痛代价。”高层如此高调,既是在国内展示强硬姿态,也是向整个地区传递信号:以色列不惜多线作战。
胡塞武装是也门的内战一方,控制着首都萨那和北部地区,但为何要跨越一千多公里去打击以色列?答案很简单:声援巴勒斯坦。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就多次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南部,并持续在红海、亚丁湾袭击他们认为“与以色列有关”的商船,严重影响了国际航运。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通过制造军事压力,迫使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胡塞武装甚至明确说过,只要加沙停火,他们就停止攻击,这次空袭的两天前,胡塞武装刚向以色列发射过弹道导弹,直接触发了以色列的这次大规模报复。
胡塞武装绝非软柿子。他们背后有伊朗的支持,拥有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技术,号称“中东拖鞋军里的高科技玩家”。
在以色列空袭后,胡塞武装一方面谴责以军打击民用设施、违反国际法,另一方面其防空部队军官声称“成功拦截了大部分以军战机并迫使其撤离”——虽然外界普遍认为这种战果宣传水分很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意志。胡塞武装政治局成员穆罕默德·布海提的话非常直白:“对我们来说,要么永生在天堂,要么永生在地狱。”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决绝态度,意味着他们不太可能因一次空袭就退缩。
而以色列的焦虑则在于:它不希望在自己北部(黎巴嫩真主党)和南部(加沙)之外,再出现一个能持续发动远程攻击的第三战线。因此,它必须用一次足够狠的打击,试图“震慑”住胡塞武装,哪怕效果可能很有限。
这场远离加沙的冲突,本质上仍是巴以问题的外溢。哈马斯第一时间站出来声援胡塞,称赞其“勇敢”;也门方面则呼吁国际社会调查以色列的“战争罪”。而真正的“大玩家”伊朗,虽未直接表态,但所有人都明白,胡塞武装的武器和技术来源离不开谁。
美国的身影也同样清晰。胡塞武装直接将此次空袭称为“在美国支持下的侵略行为”。虽然美国近期试图在加沙促成停火,但其中东政策始终无法摆脱“拉偏架”的指控。
对于普通也门民众来说,这更是无妄之灾。经历了近十年内战、饥荒和人道主义危机,如今又成为地区大国博弈的前线,他们的苦难被一次次加深。
可以预见,以色列的这次空袭很难彻底阻止胡塞武装。后者很可能在休整后继续对以色列发动远程攻击,红海的商船威胁也不会消失。
而以色列则明确表示:会继续打击胡塞武装的基础设施。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强硬政策,在国内面临巨大压力,在国外则需展示“掌控力”,因此对外军事行动只会更加果断。
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空袭,看似是精彩的军事行动,实则背后是僵局的延续:冲突在扩大,仇恨在加深,而和平的曙光,似乎仍遥遥无期。国际社会呼吁停火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棋盘上的玩家们,似乎都还没有听完。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军称袭击了也门总统府所在的军事站点报复胡塞武装袭击 2025-08-25
观察者网——以色列空袭也门首都致6死86伤2025-08-25
环球网——视频曝光!以色列袭击也门首都,现场爆炸腾起巨大火球并冒出浓烟 2025-08-25
来源:珠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