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查出慢阻肺病”,何种感冒竟让肺功能突然崩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12:33 2

摘要:老赵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直到前阵子一场感冒之后,他连买菜、遛弯都会喘不上气,偶尔还会咳嗽不止,去医院一查,竟确诊了慢阻肺病。这让他满是疑惑:“明明之前还好好的,怎么一场感冒就把肺击垮了?”

老赵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直到前阵子一场感冒之后,他连买菜、遛弯都会喘不上气,偶尔还会咳嗽不止,去医院一查,竟确诊了慢阻肺病。这让他满是疑惑:“明明之前还好好的,怎么一场感冒就把肺击垮了?”

什么样的感冒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难道在确诊之前,身体真的没有任何异常征兆吗?在《看呼吸》近日推出的直播节目“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后如何更快好转?”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盖晓燕主任医师解答了许多人心中的疑惑。

“其实,像老赵这样的情况在门诊中十分常见,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成为了压垮许多患者朋友的一根沉重的稻草。感冒后咳嗽、咳痰、气促突然加重,甚至平静状态下也喘不过气,他们才急忙赶来医院。”

“经过系统检查,这类患者的胸部CT通常会显示存在肺气肿、肺大泡等结构性改变,肺功能检测则明确提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且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即便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气流受限仍然不可逆转,这一切都符合慢阻肺病的典型表现。”

“但是他们的慢阻肺病并不是因为某一次感冒突然患上的,其背后往往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缓慢发展,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长期吸烟史,这是最核心的危险因素。此外,也有一部分人因常年接触生物燃料,比如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由于采暖、烹饪等原因长期暴露于柴草、煤炭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导致肺功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受损。”

那么,感冒如何发挥导火索的作用呢?盖主任告诉我们,“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有时会伴随细菌感染,这些病原体侵入气道后,会引发一场剧烈的炎症风暴。健康人的气道抵抗力好,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强,但慢阻肺病患者的气道本身就已经是长期慢性炎症状态,感染的打击像雪上加霜,导致呼吸道炎症反应被放大。”

“炎症刺激导致气道黏液腺大量分泌痰液,也使得本就脆弱、增厚的气道壁严重水肿,管腔变得更窄,还会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进一步收紧管腔,氧气进不去、二氧化碳出不来,患者就会感到严重的呼吸困难。所以,不是感冒本身威力大,而是它在一个本就摇摇欲坠的肺脏上引爆了一颗炸弹。”

“慢阻肺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其气道和肺组织的破坏是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慢慢发生的。患者会不知不觉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适应肺功能的下降,比如以前能快走,现在不自觉地把速度放慢了,以前能爬5楼,现在爬3楼中间会短暂休息一下,但自己可能只觉得是年纪大了或者缺乏锻炼,并未意识到是疾病。”盖主任讲道。

“慢阻肺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最初的咳嗽、咳痰,常被认为是吸烟者的正常咳嗽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外,我们的肺功能储备比较丰富,即使已经损失了一部分肺功能,在静止或者轻度活动时,人体可能仍然感觉不到明显的呼吸困难,只有当运动、感染等导致气体交换的需求超过肺功能的储备时,症状才会爆发。”

总的来说,并非确诊前安然无恙,而是身体发生的异常变化被忽略了。

“一次感冒后不幸确诊慢阻肺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倒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隐藏多年的疾病得以明确诊断,从而为开始规范治疗、延缓肺功能下降、预防未来更严重的急性加重赢得了宝贵时机。那么,我们能否更早地捕捉到慢阻肺病的蛛丝马迹呢?”

盖主任告诉大家,“这正是我们科室目前重点推进的工作,即针对慢阻肺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哪些人属于需要格外警惕的高危人群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年龄超过40岁;有长期吸烟史,特别是吸烟指数达到‘10包年’(即每天吸一包烟、持续10年,或每天吸两包烟、持续5年,以此类推)或者更高,如果吸烟指数超过20包年,风险则更高;即使在没有感冒的情况下,也长期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有家族遗传倾向,直系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如长期咳嗽、喘息或者确诊慢阻肺病。”这几条都是慢阻肺病的高危因素。

“我们正在全力推广肺功能检查,筛查范围已远不止于呼吸科门诊。许多因冠心病在心内科住院的患者,若同时具有长期吸烟史和慢性呼吸道症状,医生也会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慢阻肺病。一旦确诊,就能同步开始呼吸系统的规范治疗。”

“此外,慢阻肺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与其他疾病共存。因此,我们目前正积极倡导并实践 ‘慢阻肺病多学科共管’模式,尤其是重症患者,合并多系统合并症,我们会组织多学科会诊,根据病情,邀请到心内科、中医科、康复科、胸外科、营养科等学科的专家会诊,共同为患者诊治。通过不同科室的协作,尽早识别和管理患者,全面提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来源:看呼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