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也在用 Chrome、Edge?给你推荐 9 个实用、有趣的浏览器扩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5 12:02 2

摘要:于是我开发了一款浏览器插件,它会自动跳过该提示页面,直接到达目标的外链地址。目前该插件支持跳过知乎、少数派、掘金、CSDN、简书等常见论坛的中转提示页面。

我们总在追求更加舒适的网页浏览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浏览器扩展则往往发挥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近期又有哪些好用、有趣的「新玩意」和值得关注的更新呢?

本文为你搜集了 9 款值得一试的浏览器扩展。

支持的浏览器:Chrome(Edge)

@甜甜的泥土:平时在逛少数派的时候,文章中如果有外链,点击之后会被重定向到一个中转页,提示要跳转的地址是外部地址。这很影响浏览体验。

于是我开发了一款浏览器插件,它会自动跳过该提示页面,直接到达目标的外链地址。目前该插件支持跳过知乎、少数派、掘金、CSDN、简书等常见论坛的中转提示页面。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安装体验,会让你的网上冲浪顺畅不少。

支持的浏览器:Chrome、Edge、Firefox

少数派首页都要改版了,哔哩哔哩首页还是当年的样子。啥都一股脑往页面上塞,毫无美感可言。

想让 B 站的页面更加现代、交互更加友好一点?BewlyCat 是目前你能找到的最佳选择——除非你能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更好的(听说这是互联网正确的提问方式)。BewlyCat 基于 BewlyBewly,而 BewlyBewly 又基于 vitesse-webext 这个模板。在 BewlyBewly 开发者放弃维护之后,BewlyCat 在其基础上扩充、调整了部分功能,并合并了一些其他拓展的功能。

目前 BewlyCat 在视觉设计方面依然保留了 BewlyBewly 的风格,用原项目开发者的话来说,「设计灵感来自于 YouTube、Vision OS 和 iOS」,大量的圆角、顶栏 tab 的设计风格、侧栏的指针悬浮动效……对不同分区结构的梳理和首页信息流的整理,也让原本拥挤不堪的 B 站首页瞬间清爽。

除了视觉层面的「更好看」,BewlyCat 也提供了一些能让你的 B 站体验「更好用」的功能,比如允许你根据使用习惯按不同子页面针对性开启扩展效果、可以自定义每个 UP 主视频音量相比基准音量增减幅度的音量均衡、参考了 Extension for Bilibili Player 插件的自定义快捷键设置、记住倍速设置等。

@甜甜的泥土:浏览器是我们程序员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应用(IDE 除外),书签则是我们在浏览器上的数字资产。我对书签的个人用法是重要但不常用的网站放里面,常用网站靠历史记录加自动补全快速访问。基于这个使用习惯以及对简洁的追求,浏览器自带的书签栏不仅浪费宝贵的纵向屏幕空间、影响网页浏览,常驻偶尔也会带来一些隐私方面的麻烦(比如截图网页内容给他人的时候)。

我偏偏又是一个数据整理的强迫症患者,经常会审视自己拥有的数字资产,比如项目代码,照片,文档,甚至歌单,这自然也包括书签。对数字资产做整理、归类、剔除、沉淀……这些行为本身就特别解压,但传统数钱的树形管理界面却无法让我以一个平铺的、全局的视角去达成这个目标。每次只能看到局部的体验很不舒服。直到我使用 Figma 之后,才发现原来我喜欢这样的全局浏览方式——所有设计稿都在一个不断延伸的画布上,可以非常方便地看完所有页面的设计稿,也能更好地理解业务;苹果最近两年推出的「无边记」也不错,同样也是一种画布形式的笔记,用来记录一些非线性、非流式的内容非常好。

于是我就想着开发一个符合自己预期的书签管理器,它的操作方式和 Figma 类似,可以缩放和平移,让我以全局的视角去看我的书签。所以就有了 BetterBookmark。

BetterBookmark 是我理想的书签管理页面,它平铺了所有文件夹。这些文件夹可以随意变换大小、移动位置,我可以随意的拖动画布来审视我所有的书签。它也支持简单的拖拽归类书签。

至于重命名,删除等这些能力我就没有搬运过来了,因为原来的书签栏那边依然可以进行这些操作。而我需要的就是这个可以全局审视的书签画布。当然也是因为懒!!

如果你也是一个书签整理爱好者,同时也喜欢这样的无限画布的方式来整理书签,可以试试我提供的插件,只要安装并启动,再打开书签管理页面(Option+CMD+B)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鼠标滚动(横向和竖向)这个操作如果用妙控鼠标或妙控板非常丝滑,Windows 用户也可以通过按住鼠标中键的方式来移动画布;单击某个卡片可以设置宽、高,按住鼠标左键则可框选,被框选的卡片可以同时、批量移动。

如果你想把多个书签卡片归类,拖拽卡片并将其与同类书签卡片叠加即可。

当然,如果各位有兴趣,我也可以讲讲关于无限画布的组件封装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以及我是如何解决的。两年前的 TODO 终于可以打勾了!

@ZYi:NoTab 这个插件的功能不复杂:在当前的浏览器页面直接查看链接内容,不用跳转到新的页面。

最开始这个插件其实也是为了解决我自己遇到的一个问题——我每天会花很多时间来看各种网站的榜单,从中找一些值得做的需求,时间长了我就发现,每看一个网站就得打开一个页面、然后关闭、返回当前页面、做一些笔记、然后再重复。这还不包括新页面里还有更多链接要打开的情况。

于是我就做了 NoTab。

可能之前你见过类似的功能或者工具,比如 Arc 浏览器上自带这个功能,不过我还是更喜欢 Chrome 多一些。至于 NoTab 怎么用,这里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第一个场景是上面提到的资料搜集。比如我在 Google 搜索一个问题会出现一堆链接,正常情况下我们会一个个点开、再返回。用了 NoTab 后,我只需要「拖一下链接」,当前页面就会弹出一个小窗,直接显示内容;看完之后可以直接关掉,不需要跳来跳去。如果我不确定哪个链接更好,还能同时拖多个链接并排预览,快速比较内容质量。

第二个场景是逛论坛。像知乎、Reddit 这种网站,首页内容很多,以前点进去一个帖子,回来的时候总忘记之前看到哪了。用 NoTab 只需拖一下链接,小窗就会显示帖子内容,看完继续逛首页,非常流畅。

第三个场景是查不懂的词。以前遇到术语,我得复制、打开新标签页、搜索、看完再回来,现在只需要「划词然后拖一下」,就能直接在原页面看到搜索结果,确认完继续阅读,几乎不会打断节奏。

第四个场景是看视频。比如在 YouTube 上,看到感兴趣的视频链接,我可以直接拖一下链接,小窗播放就出现了。还可以调节背景透明度,方便边看边浏览其他内容,也可以把小窗缩小放一边,做到不打断浏览。

当然,还有更多的场景,比如电商比价等。NoTab 也支持同一个页面查看多个链接,遇到对比阅读的场景最合适不过了。

总体而言,NoTab 背后的理念很简单,三个减少:减少切换、减少等待、减少打扰。为此,NoTab 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设置:

小窗可以固定在页面某处,不会随着滚动跑来跑去;小窗支持调节透明度、圆角、大小;拖拽方式可以自定义,总有一种你觉得顺手;主题颜色也可以更换,适配不同审美。

NoTab 支持大部分常见网站,如资讯页、博客、社区、搜索、电商、文档等,偶尔会有个别网站不兼容,如果你发现了,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快支持。

扩展阅读:我开发了一个浏览器插件,希望能让你的浏览器好用一丢丢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来都来了」,中国人也有种智慧,叫做「我寻思这也没人要啊」3。所以我从同事的摸鱼合集把这个扩展单独摸了过来。

Button Stealer「人如其名」,行的是互联网「偷鸡摸狗」的勾当,安装后全自动、后台静默运行,只需继续我们的网上冲浪,它会在后台拾得它想要的一切:在 app 内打开、关注、点击订阅、在 Play 商店中下载……看似毫无章法、实则照单全收,一段时间的浏览后打开贮藏页面(Stash),你会看到它四处「偷」来的各种按钮,也会瞬间理解人类先祖在你 DNA 里刻下的关于狩猎和战利品收集的原始欲望。

当然,你要是「设计师你这个按钮做得真漂亮,现在是我的了」这种类型的「网络恶霸」,点击任何一个按钮都能回到这个按钮对应的页面,然后把它好好学个够。

另外在意浏览行为和历史记录的「隐私怪」就别哭哭啼啼了!这玩意儿可是开源、离线运行的。

支持的浏览器:Chrome、Firefox(需手动安装)

有一位天才曾经吐槽过 B 站的码率压缩问题,无奈这个问题太复杂、牵扯的问题也更多,吐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于是另一位天才站出来说:

既然越来越多的 UP 主都在尝试 B 站、YouTube「两开花」,一份视频双平台发布,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 YouTube 看视频、享 B 站的弹幕观影氛围呢?

这便有了 B2Y。如果你偏好在 YouTube 上追踪 UP 主的内容更新,B2Y 可以将对应内容的弹幕匹配并迁移到 YouTube 的播放界面中,独乐变群聊。

实测 B2Y 能自动匹配大部分 UP 主的视频投稿,如果有无法识别、加载弹幕的情况,手动匹配一次后续也能自动抓取;针对「哔哩哔哩动画 Anime Made By Bilibili」 频道下的番剧正片,B2Y 也能实现自动匹配抓取。

弹幕体验方面,目前 B2Y 提供了显示区域、时间轴偏移、透明度、字体大小、滚动速度等常见弹幕自定义选项,但相比 B 站「原版」的弹幕体验,弹幕较多时的渲染逻辑还需要优化,否则就会出现这种弹幕过于「吵闹」、什么都看不清的情况:

支持的浏览器:Chrome(Edge)、Firefox

你一定在上面的弹幕里见到过「XX 分 XX 秒君」——支持自己所喜爱的 UP「恰饭」是一种美德,但如果你赶时间,这种特别的「进度条君」能帮你快速定位到推广内容的结束时间点,一键跳过、直奔主题。

但如果特别赶时间呢?小电视空降助手就是为你准备的。该项目移植自大名鼎鼎的 SponsorBlock,可以说一个主外(YouTube)、一个主内(B 站),从项目主页来看,截至本文发稿已经帮大家节省了超过 481 万分钟、差不多 9 年多的时间——这才是真正的效率控啊。

安装小电视空降助手后,默认设置下 B 站的时间轴就会按照内容类型打上各种颜色的进度条标记,被标记为「赞助/恰饭」的部分会自动跳过(跳过时会有浮窗提醒),你也可以根据进度条颜色标记来快速选择「降落地点」。

所以掀 UP 主饭桌只是顺手的事,除了「赞助/恰饭」,小电视空降助手还支持标记无偿/自我推广、独家访问/抢先体验、精彩时刻/重点、离题闲聊/玩笑,甚至三连/互动提醒等类型的内容,所有类型均支持设置提示、手动跳过或自动跳过。

一番设置下来,总感觉 UP 主的工作也被异化了……

小电视空降助手的运作,基于一套社区体系的「众包式」标记系统,每个用户都会被分配到一个用户标识(也可以自己修改用户名),同时每个用户也能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度条下方的标记按钮手动上传、修改已有的标记内容,可以说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机制。

当然这里面也有卷的,从跳过片段贡献排行榜的昵称可见一斑……

@一泽Eze:如果说 2025 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认为是随着 DeepSeek 的火爆,和 AI 对话已然成为新时代每个人的日常。我们用它书写报告、开发程序,甚至疗愈心灵……AI 不断发展,我们和 AI 对话的频率、聊天的深度都与日俱增。

可以说与 AI 聊天记录记录着我们最新鲜的行动,承载着我们最鲜活的思考。它们本该是构建个人智慧的砖瓦,却正在变成「高价值垃圾」:云端存储、四处分散,且不同平台相互隔绝。想从不同平台的大量对话中找到特定的聊天内容实在太困难了。

Chat Memo 的诞生,正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对话记忆的「连续性」。

一方面,它能提供自动、无感的跨 AI 平台的对话记录保存能力,支持 ChatGPT、Gemini、DeepSeek、腾讯元宝等主流 AI 聊天平台,后台静默工作、自动实时保存,并且能够同步每一条重新编辑、重新生成后的 AI 对话内容。在此基础上,你的数据,属于你,这些私密数据都 100% 默认存在你的本地设备中,赋予你对个人智慧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另一方面,Chat Memo 也想帮助你更好的搜寻记忆、回顾管理,它提供跨越各 AI 平台的「对话检索」功能,你可以在 Chat Memo 的侧边栏中直接搜到想找的内容,并且检索范围支持 AI 推理过程;你也可以一键复制完整聊天记录,粘贴到别的 AI 拓展讨论,直接快捷跳转原网页再续前「言」,或是一键导出所有对话记录到本地。

支持的浏览器:Chrome、Edge、Firefox、Opera

在部分浏览器的隐私、安全等设置中,你可能见过「向网站发出『请勿跟踪』信号」这样的设置。简单来说,开启设置后,浏览器会向遵循这一设置的网站发出声明,要求其停止跟踪用户的浏览信息。理想状态下,你在 B 站上搜索的商品就不至于马上出现在淘宝的搜索建议里了(当然这只是跟踪器的众多用途之一)。

但现实情况是,除了君子世界的礼尚往来,大部分网站 1) 不会向你声明追踪器用途 2) 不会向你提供自助开启/关闭的选项 3) 更不会告知你是否还有隐藏的追踪器,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第三方工具了。

隐私獾是电子前沿基金会推荐的一款追踪器保护扩展,和传统认知中的广告拦截扩展不同,隐私獾鼓励尊重用户的隐私的广告行为。

所以它一方面会在安装后向所有网站发送全局的隐私控制信号,要求退出数据共享、销售,并拒绝跟踪行为,针对不遵守全局隐私控制(GPC)规范的隐藏追踪器采取拦截措施。

另一方面,和同类型扩展大多采用 URL 黑/白名单的机制不同,隐私獾也更多地依赖算法,比如哪些疑似追踪器的内容在不同网站中多次出现、哪些利用了追踪机制(如唯一识别的 cookies、本地存储的 supercookies 和 canvas 指纹等)的 IP 主机在跨域名工作……

如果你不关心技术实现,隐私獾用起来也非常简单:弹窗会向你汇报当前页面中被检测并屏蔽掉的潜在追踪器,同时为这些追踪器提供简明直观的红、黄、绿三色控制滑块。

红色为完全阻止,黄色为隐私獾 cookie 拦截「黄名单」成员、且对网络功能有必要的追踪器,隐私獾允许从这些域名加载内容,但会尝试从中净化剔除隐私不友好的部分;绿色则意味着放行。

来源:少数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