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永昌谱新篇——永昌县“八五”普法工作纪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1:44 2

摘要:祁连雪水,润泽千年沃土;丝路驼铃,回响时代新声。在河西走廊腹地,承载“永远昌盛”愿景的千年古城——永昌,正以法治为笔,饱蘸民生情怀,在新时代的画卷上,奋力书写良法善治的崭新篇章。如今,这座辖9镇1乡、15个社区、112个行政村,17.29万永昌儿女,在县委、县

祁连雪水,润泽千年沃土;丝路驼铃,回响时代新声。在河西走廊腹地,承载“永远昌盛”愿景的千年古城——永昌,正以法治为笔,饱蘸民生情怀,在新时代的画卷上,奋力书写良法善治的崭新篇章。如今,这座辖9镇1乡、15个社区、112个行政村,17.29万永昌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经五年精耕细作,法治的种子在这片热土生根发芽,繁花似锦。

方向引领 法治根基更坚实

方向决定道路,核心引领航程。永昌县委总揽全局、掌舵定向,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擘画“八五”普法蓝图,制定“1+1+1”领导干部学法清单,14次专题部署精准导航;县人大作出“八五”普法决议,2次专题调研督促进度,以法治之力护航发展;县政府足额保障经费,夯实基础;县政协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各乡镇、各部门协同联动,高效落实。“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政协献言、部门联动”的“大普法”格局,如经纬般交织,如磐石般稳固,筑牢了法治永昌的坚实根基。

精准滴灌 普法实效更凸显

普法之道,贵在精准。永昌紧抓“关键少数”,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成常态,各乡镇、机关单位党委(党组)每月学法雷打不动,县委党校将宪法、民法典等纳入培训必修课。五年来,干部职工学法考试2.8万人次,年度及格率90%以上,党内法规竞赛点燃永昌领导干部学法热情,“依法决策”成为普遍共识。

守护“朝阳”,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全县35所学校配备68名法治副校长,“开学第一课”讲安全、“日常行为课”明底线、“放学安全课”筑防线,“三课联动”让普法进校园常态化,300余场法治实践基地活动,“模拟法庭”“法治漫画”等特色活动,让近2万名学子在沉浸体验中播下法治种子,受教育率达100%。

压实责任,“谁执法谁普法”落地生根。各部门立足职能,以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让普法宣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县委依法治县办在“12·4”国家宪法日组织机关干部诵读宪法,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开展法治宣讲进机关、入街巷,弘扬宪法精神;县委统战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平台,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民族团结·宪法同行”等活动,法润人心促进民族团结;县法院坚持巡回审判、“法庭+三所两委”联调联动机制、法官进企业现场普法,深入推进普法与审判融合;县检察院邀请群众走进检察开放日,以案释法零距离;县公安局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等专项行动中,推动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提高群众守法意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注重日常监管与3·15重点普法相结合,加大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法律法规宣传,增强群众维权观念;县应急管理局以消防器材展演、“安康杯”知识竞赛、防震减灾有奖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安全法规融入生活;各部门依托“爱永昌”“永昌发布”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典型案例视频、解读法规,让普法之声穿透屏幕,响彻城乡。

融合共治 法治效能更彰显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永昌将普法深度嵌入基层治理脉络。充分发挥基层骨干的普法作用,将村(居)法律顾问到村宣讲法律作为考核指标,送法下乡成为常态;探索“法律明白人”对重点人群精准释法,解疑释惑更有针对性;民调组织坚持调解中普法,化干戈于法理之中;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工作者以案释法,“身边案”成为“活教材”;“两轻一免”柔性执法暖企心,社区矫正规范管理护平安。近年来,永昌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9%,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社区矫正对象三年零重犯,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下降。平安画卷的背后,是法治护航的幸福底色。

文化浸润 法治氛围更浓郁

法治清风,化育人心。永昌巧借“送文化下乡”“乡村大舞台”,让法治与文艺共舞,“张大妈说事”聊出法理情,“番禾未检”演活普法剧,法治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播撒。

深植文壤,厚筑法基。永昌坚持将地方特色、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法治建设之中,金昌宪法教育实践基地巍然矗立,如精神灯塔指明方向;水源镇法治文化广场惠及百姓,让法治理念可感可触;更是以创建4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成37个村级法治阵地的扎实举措,推动“出门见法、抬头学法、办事循法”的氛围愈发醇厚。法治,已深深融入永昌文化血脉。

风好正是扬帆时!站在新的起点,永昌县将持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让普法更常态、更精准、更鲜活,让法治精神融入城市血脉,以法治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永昌实践新征程,谱写更璀璨的法治新篇章!

来源:盛世永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