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卵巢不仅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承担着生育的重任,还与女性的整体健康、青春活力以及生命质量紧密相连。宫颈疾病对女性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3月18日上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卵巢保护与抗衰中心、宫颈疾病中心挂牌成立,将专注于女性在卵巢
南海网3月18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卵巢不仅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承担着生育的重任,还与女性的整体健康、青春活力以及生命质量紧密相连。宫颈疾病对女性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3月18日上午,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卵巢保护与抗衰中心、宫颈疾病中心挂牌成立,将专注于女性在卵巢健康保护和宫颈疾病防治方面的需求,提供更专业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
揭牌仪式现场。
“我在体检时查出了HPV感染,而且是比较危险的那种,就赶紧来这里进一步检查和寻求治疗方案。”患者王女士当天上午来到海医一附院进行复查,她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对这个疾病没有概念,经过医生的耐心科普,并提出了手术的治疗方案,她积极配合治疗,对康复有了更大的信心。
据了解,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194个成员国承诺到2030年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战略提出了“90—70—90”目标,即到2030年,90%的女孩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女性接受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90%的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治疗。
“因此,成立卵巢保护与抗衰中心以及宫颈疾病中心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女性在卵巢健康保护和宫颈疾病防治方面的需求,提供更专业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海医一附院妇科主任陈曼玲介绍,卵巢保护与抗衰中心将专注于卵巢功能衰退、卵巢早衰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展卵巢功能评估、生育力保存、激素替代治疗、中医调理等特色项目,为女性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卵巢健康管理服务。
宫颈疾病中心致力于宫颈癌的预防教育、早期筛查、精确诊断以及标准化治疗。中心提供阴道镜检查、宫颈锥切术、LEEP刀手术、宫颈癌根治术等多项先进技术。针对复杂疑难病例,中心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并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旨在为女性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宫颈疾病诊疗服务。
此外,多学科诊疗是该中心的一大特色,依托医院综合实力和学科优势,以妇科为主导,整合生殖医学科、内分泌科、肿瘤科、放疗科、中医科、麻醉科、康复科、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等多学科资源,打造一个集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女性健康管理平台。
·新闻多看点
远离宫颈癌,这份“健康锦囊”送给您
1.宫颈癌发病趋势年轻化的原因有哪些?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这一病毒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播。因此,过早的性生活是宫颈癌发病年轻化的重要因素。性伴侣数量的增加也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关。随着一些年轻人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但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可能没有跟上,增加了感染HPV的风险。
2.预防宫颈癌,目前有哪些有效手段?
根据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存在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20岁前后,第二个高峰期是45岁前后。三级预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即通过HPV疫苗接种进行一级病因学预防,通过筛查和早期发现进行二级预防,以及规范化治疗、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三级预防。
首先,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可有效预防HPV持续感染及相关宫颈病变。目前我国药监批准使用的疫苗接种对象是9~45岁女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HPV疫苗接种的首要目标人群是9~14岁女孩。有研究显示,疫苗接种越早,其产生的抗体水平越高,保护效果越好。女性在有初次性生活之前接种HPV疫苗,效果最佳。
其次,关于二级预防,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HPV核酸检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筛查方法。在临床上,患者从病毒感染,到高度病变的癌前状态、最终进展成宫颈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5年时间,因此,核酸检测可以及时明确诊断,进行相应治疗,避免宫颈癌的发生。同时检测阴性妇女,再次筛查间隔也可以延长到5年。
再次,三级预防强调规范治疗、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对于已经诊断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研究显示,至少9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降低死亡率。此外,要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预防宫颈癌的认识。
3.适龄女性在选择HPV疫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根据致癌性的不同,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HPV16和HPV18是致癌性更高的两种高危型别。在我国,84.5%的宫颈鳞癌病例与HPV16、HPV18持续感染有关。只要疫苗可以应对这两个型别,就是可以选择的。目前,使用创新佐剂系统的HPV疫苗,已被证明能够诱导产生较高水平和维持较长时间的保护性抗体,效果值得肯定。事实上,HPV疫苗的选择不应以价数为单一评判标准,要关注疫苗对于宫颈癌的整体防癌效果和成本效益。最关键是要尽早接种。
4.我国高度重视宫颈癌预防工作,未来哪些工作需要持续推进?
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措施之一。这样可以确保在女性可能发生性行为之前,通过疫苗接种建立起免疫屏障。目前,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了国家免疫计划。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加速消除宫颈癌战略》中提出2030年需达到的阶段目标:90%的15岁女孩接种HPV疫苗,70%的成年女性接受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以及90%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得到规范治疗。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并制定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旨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和促进女性健康。
目前,我国已上市了多种HPV疫苗,包括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值得肯定的是,我国企业的疫苗生产能力很强,完全有能力为宫颈癌一级预防提供充足供给。同时,我国有10个省域的近30个地方政府积极行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通过启动民生工程等项目,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此外,自2009年起,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组织性的宫颈癌筛查项目,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筛查服务,并于2019年将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提高筛查技术和服务的可及性,为女性提供更多保护。
相信通过各方携手努力,共同推进疫苗接种、筛查和早诊早治,宫颈癌将有望成为人类可以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