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光的吻,也可能是致命的烙印。那些看不见的紫外线辐射,正贪婪地穿透你的皮肤,日复一日地损伤着你皮肤细胞的DNA,悄然将你推向皮肤癌的风险边缘。
阳光的吻,也可能是致命的烙印。那些看不见的紫外线辐射,正贪婪地穿透你的皮肤,日复一日地损伤着你皮肤细胞的DNA,悄然将你推向皮肤癌的风险边缘。
太阳紫外线(UV)是太阳光谱中波长范围为10nm-400nm的太阳辐射,可分为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短波紫外线(UVC)及真空紫外线。UVC和真空紫外线一般无法到达地球表面,因此不会作用于人体皮肤。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皮肤癌主要由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所致,太阳辐射是其来源之一。2020年,全球新确诊皮肤癌病例超过150万例,相关死亡病例逾12万例。此外,全球估计有180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其中约10%的病例可能与紫外线辐射暴露有关。
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6252名成年人的健康行为与晒伤经历,揭示了防晒意识不足与皮肤癌高发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15-20岁期间经历6次及以上严重晒伤,会使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80%,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风险增加68%。
别慌,咱也不是砧板上的咸鱼任紫外线“煎烤烹炸”!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防晒“ABC”原则,为我们提供了科学防晒的方法。
科学防晒,记住“ABC”原则
A:Avoid(避免)
不晒就是最好的防晒,尽量不要或减少在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夏季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若必须外出,则选择在树荫下行走和停留。
B:Block(遮挡)
硬防晒是基础,穿戴太阳镜、遮阳伞、宽檐帽、防晒服等遮挡阳光,减少皮肤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的面积。优秀防晒衣的标准为:UPF>40且UVA透过率
C:Cream(防晒霜)
在硬防晒遮挡不充分时,使用防晒霜就很必要。
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主要通过SPF和PA标识。SPF值代表对UVB的防护能力,数值越高,理论上延缓皮肤晒伤的时间越长;PA值代表对UVA的防护能力,其“+”号越多,理论上延缓皮肤晒黑的时间越长。SPF和PA值越高,代表其中物理和化学防晒剂就越多,对皮肤刺激就越大,因此不同环境应选择不同SPF和PA值的防晒产品。
防晒霜使用小贴士:
1
物理型防晒霜(代表成分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涂抹后立刻起作用,化学型防晒霜(代表成分是水杨酸酯类)需要在出门前15-20分钟涂抹,使其充分成膜。
2
敏感肌和儿童皮肤屏障较弱,需以硬防晒(防晒衣、防晒面罩等)为主,防晒霜优先选择物理型防晒霜。
3
化妆与涂防晒的先后顺序:无论使用物理防晒霜还是化学防晒霜,都是在完成基础护肤之后、涂抹彩妆之前使用,确保防晒霜能均匀覆盖皮肤形成保护膜。
4
喷雾型防晒霜在使用时应避开眼、口和鼻,与肌肤保持约15-20 厘米的距离,或先喷在手上,然后再均匀涂抹至脸上。
5
防晒霜涂够、经常补涂防晒效果更佳哦,脸部一般单次需要涂够一枚硬币大小的量,均匀点涂在皮肤上后抹开。
温馨提示
防晒不仅仅是夏天的任务
而是全年无休的“皮肤保卫战”
带上这份防晒攻略
放心地拥抱阳光吧!
来源:临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