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ello Kitty 在 1974 年把红色蝴蝶结系在左耳时,她并不知道五十年后会有一个名叫 Labubu 的小怪兽,用九颗尖牙咬开了下一个时代的情绪出口。两只形象,一只诞生于日本,一只生在中国;一只用“无口的可爱”跨越冷战与互联网,一只用“有缺的真实”席卷
(整理旧书籍的时候在《城市》杂志20050923有感)
Hello Kitty 在 1974 年把红色蝴蝶结系在左耳时,她并不知道五十年后会有一个名叫 Labubu 的小怪兽,用九颗尖牙咬开了下一个时代的情绪出口。两只形象,一只诞生于日本,一只生在中国;一只用“无口的可爱”跨越冷战与互联网,一只用“有缺的真实”席卷 TikTok 与西方娱乐圈。它们像两面镜子,把 20 世纪与 21 世纪、把“日本叙事”与“中国叙事”折叠在同一个 Z 世代的掌心。
形象Hello KittyLabubu出生年份1974(51岁)2017(8岁)核心情绪空白、安抚、低攻击性暗黑、瑕疵、带刺的拥抱叙事策略去故事化 “我什么都不是,所以什么都是”多重宇宙化 “我是怪物,也是你”传播介质电视 贴纸 信用卡 联名盲盒 TikTok 明星街拍日本叙事:Hello Kitty “减法哲学”。低分辨率符号,没有嘴巴、没有背景故事,Kitty 像一张透明胶片,让观众把自己的情绪投射进去。设计师接力而非颠覆,每十年一次微整形:坐姿、眨眼、季节服装……但永远“五个苹果高”。全球在地化,美国 Kitty 可以穿牛仔、中国 Kitty 可以戴凤冠,核心视觉却从不被拆解。长寿资产化,主题乐园、信用卡、婚纱、殡葬服务——把“可爱”做成人生全程套餐。
中国叙事:Labubu “乘法试验”。中国根,世界皮,龙家升的绘本源自香港街头,但形象基因里混着北欧精灵、藏地怪兽、蒸汽朋克。盲盒机制 × 短视频,把“拆盒—惊喜—晒图—转卖”压缩成 15 秒心跳,让稀缺性自动写故事。明星带货,蕾哈娜 → 韩国女团 → 内娱顶流,48 小时完成从亚文化到奢侈品挂件的跃迁。二级市场金融化,原价 499 元涨到 108 万,情绪价值被量化成 K 线,成为 Z 世代“情绪 ETF”。
借鉴 Kitty:有留白式叙事,把“九颗牙”背后的志怪故事做成长线漫画,但永远留下“空白页”让粉丝二次创作。有生命周期管理,从盲盒扩展到主题乐园、数字藏品、可持续联名。全球在地化 继续“城市限定”策略:曼谷水灯节 Labubu、巴黎涂鸦 Labubu,但保留标志性尖牙。低攻击性友好外交角度。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WWF 合作推出公益款,用“暗黑萌”做反战、环保议题。
超越 Kitty。文化混合度上,Kitty 的“可爱”是日本单一文化输出;而Labubu 把藏地精灵、赛博霓虹、街头涂鸦熔成一炉,示范了“中国文化不是单一符号,而是混合融合能力,就像是五千年融合所长的中华文明”。参与式生产,泡泡玛特开放 3D 打印源文件,粉丝可自制“个人皮肤”,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众创”。数字原生金融,当 Kitty 还在实体乐园收门票时,Labubu 已把盲盒拆成 NFT 碎片 + 实体公仔,让中国成为全球“情绪资产证券化”的试验。
Hello Kitty 是半个世纪前悄悄放飞的一只纸鹤,柔软到能被任何时代的指缝折叠——冷战、通胀、光纤与元宇宙都只是掠过它的风,而它始终以最轻的羽翼,替每一代人签收“别怕”的电报。Labubu 则是今夜于指尖点燃的一簇烟花,炽亮而短促,把中国山精水怪的回声、赛博霓虹的噪点、Z 世代隐秘的刺痛一并迸射成漫天星屑。它不求恒久,只用一次放肆的闪耀提醒我们:
温柔不必无声,锋利亦可温存。于是,纸鹤与烟花在夜空相遇——前者用漫长教会我们“存在”,后者用爆裂教会我们“如何存在”。它们共同写下一句绵长的注脚:
所有被时代揉搓过的柔软,终会在某一刻炸裂成新的光;而所有炽烈的光,也都在替更远的未来练习温柔。
来源:竹里读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