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泽连斯基会不会在领土问题上对俄罗斯作出重大让步,已经成为双方能否实现全面停火的决定性条件,是坐上谈判桌的前置条件。可即便是在白宫被一通训诫之后,回到基辅的泽连斯基也从未就该问题松口,而在“国旗日”上,泽连斯基才刚刚发表讲话称:不会将领土交给“占领者”。
泽连斯基会不会在领土问题上对俄罗斯作出重大让步,已经成为双方能否实现全面停火的决定性条件,是坐上谈判桌的前置条件。可即便是在白宫被一通训诫之后,回到基辅的泽连斯基也从未就该问题松口,而在“国旗日”上,泽连斯基才刚刚发表讲话称:不会将领土交给“占领者”。
可就在这一强硬表态,落地还不足24小时之后,基辅的态度就发生关键性转折,乌克兰外交部的最新回应战争有了和谈的可行性。不过,对于局势而言,似乎有些姗姗来迟,美俄的基本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乌克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基斯利察在接受美媒采访时,透露两个关键信息:其一是,美西方正就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起草草案;其二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准备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领土问题。
这是自多方在美会晤以后,乌克兰方面释放着最为强烈的和谈信号。
虽然在采访中,基斯利察不忘给泽连斯基设置两个前置条件,那就是现行法律框架和公众情绪。然而,这两者肯定不会允许泽连斯基割让领土的,但就真的不打算割了吗?
泽连斯基态度能拖到今天才软化,已经是经过一系列挣扎与试探的,若普京提什么要求,就答应什么、特朗普说什么,就怎么做。有没有面子是一回事,拿自己傀儡政权与代理人战争的罪名可就真坐实了,那么下场不仅仅是输掉大选然后被清算,更重要的是连带美西方叙事系统也会被一道摧毁。
一拖再拖,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但和谈进度的迟缓动作,似乎让美俄在停火框架之外,有了新的盘算。
目前美俄就停火框架达成的共识是在2-3周之内实现停火,特朗普一直在等该窗口完成之后,俄罗斯的实际动作,一系列制裁的预案早已摆在白宫的办公桌上。
这是悬在莫斯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普京却有种“见招拆招”的既视感,一方面不断重申对美国调停的感谢以及愿回温美俄关系的意愿,另一方面又在针对乌克兰的袭击行动上不断加磅,甚至是直接炸掉了美国在乌克兰的13年老字号工厂。
与此相应的,美方对俄乌战争也不仅仅在政治上持观望态度。
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对乌克兰出售3300枚ERAM增程攻击弹药系统,并在6周内抵达乌克兰。
这些导弹的打击范围,最远可达450公里,也就意味着乌克兰有足够的能力打击到俄本土,尽管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五角大楼的获批,但也不失为是一种极强的威慑性武器。
美方在这一时间内批准军售,第一是想要试探欧洲对军购美式武器用以支持乌克兰的态度,尽管各国政府基本允准,但反对派与民众情绪未必买单;第二是想借机试探俄方对持续军售和深入武装乌克兰的态度,毕竟传统的战略缓冲区无法让俄方获得安全感,相比之下的制衡才最稳定。
泽连斯基同意领土交换的重要性正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美俄关系稳定与美方制定的地缘平衡战略,反正框架已经被基本制定,泽连斯基一天不同意,战争就多消耗一天。
只是普京这边,需要在特朗普制定的窗口期限内,拿下一张足以应付国内民众的满意试卷,似乎给到前线的压力正越来越大。若无法满足前者条件,不排除让乌方主动破坏和谈可能性,把“黑锅”丢出去,以换取谅解与稳定的关系。
因此,俄乌冲突的局势在朝着清晰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危险了。
来源:陈彬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