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把坚果当成了养生的“宝贝”,一边看电视一边嗑花生、嗑瓜子,嘴也不闲着,心里还安心。但真要说起心脏,坚果里还真有几种是“坑”。
不少人把坚果当成了养生的“宝贝”,一边看电视一边嗑花生、嗑瓜子,嘴也不闲着,心里还安心。但真要说起心脏,坚果里还真有几种是“坑”。
花生,就是其中一个。
花生真的对心脏好吗?
很多人觉得花生含有植物油脂,吃点对身体有好处,这话不全错。花生确实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但这脂肪不是都“友好”。尤其是炒花生、油炸花生、五香花生米这类加工过的花生,吃多了,对心脏反而像添堵。
花生里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听起来挺高级,但问题在于,花生很容易被人吃“过量”。一小把生花生可能没事,可一旦是炒熟的、加了盐的,吃着吃着就过量了。高油高盐本身就容易让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对心脏来说不是“滋补”,而是“负担”。
还有人喜欢把花生和酒搭配着吃。酒精会扩张血管,让血液流动加快,而花生的油脂又容易让血液变得粘稠。这一快一粘,心脏就更累了。
吃多了这些坚果,心脏跟着受累
除了花生,还有几种坚果,也不适合经常吃,尤其是对心脏不好的人来说,更该留个心眼。
碧根果是很多人爱吃的零食,外壳像个小船,味道香甜。但这种坚果的脂肪含量极高,每100克碧根果里的脂肪就有70克左右。它常常被加工成甜口的,外面裹着糖浆或者蜂蜜。一边是高脂,一边是高糖,这组合让血脂、血糖都容易飙高,心脏自然吃不消。
夏威夷果也叫澳洲坚果,看起来圆滚滚的,吃起来酥酥脆脆。它的油脂含量在坚果里也是“冠军级别”,而且常常是被炒过、加盐的版本。吃几颗没事,但很多人一吃就是半包,嘴巴停不下来,心脏也喘不过气来。
腰果外形像个小月牙,味道香甜,也是零食摊上的“明星”。但它的含油量不比花生低,而且腰果常常是炒制过后才好吃。高温炒制不仅让油脂氧化,还容易产生对心血管不友好的物质。尤其是到了中年以后,身体代谢变慢,吃多了腰果,脂肪堆在血管里,心脏就像每天背着个沙袋在跑步。
下面这张表格,可以看出这些坚果中脂肪含量的区别:
心脏最怕“油腻+咸”,坚果也不例外
心脏最怕的不是“累”,是“油腻”和“咸”。因为这两样东西,会让血压升高、血脂变浓、血管变窄。就像一条路上同时开了太多大货车,路慢慢就堵死了。
很多人觉得坚果是植物,不会像猪油、牛油那样“坏”,但这些植物油脂也是脂肪的一种,而且量大了照样出问题。尤其是炒制类坚果,额外加了油和盐,更是双重打击。
如果已经有了高血压、高血脂,或者家里有心脏病史的人,吃这些坚果就要格外小心。别看一小把坚果毫不起眼,脂肪含量比一块五花肉还高。
吃坚果不是错,关键在“量”和“种类”
不是说所有坚果都不能吃,而是要挑着吃、少量吃。像核桃、杏仁这类脂肪含量相对合理、没有过多加工的坚果,每天吃个几颗,其实对身体还有好处。核桃里的脂肪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
但关键是不能贪嘴。坚果虽然营养高,但热量也高,一小把就能顶一碗饭的热量。吃多了,体重上去,血压也跟着上去,心脏的压力也就来了。
特别是那种边看电视边吃坚果的习惯,最容易吃多。没有节制地一把把往嘴里送,哪怕是再好的坚果,也能变成“炸弹”。
心脏不好的人该怎么吃坚果?
如果已经出现了心慌、胸闷、血压高之类的问题,吃坚果时一定要注意几个细节。尽量选择原味无盐的,别买那种一打开就香气扑鼻的加工坚果。那香味背后,可能是盐、糖、油的“合力”。
每天吃坚果的量,控制在一小撮,也就是手指捏起来的一小把,差不多10克左右就够了。不要边吃边聊天、边吃边追剧,那样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多吃了。
最好是把坚果当作饭后的小零食,而不是加餐主食,也别当晚饭代替。尤其是晚上吃坚果,容易让血脂在夜间堆积,第二天起床血压也可能偏高。
有些身体信号,可能跟吃太多坚果有关
不少人觉得吃坚果是小事,但如果发现自己最近总是口干舌燥、嘴巴发苦、舌苔厚腻,甚至早晨起床头晕、心跳快、胸口闷,这些可能都跟吃坚果过多有关。
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本身体内代谢慢,吃多了坚果,脂肪和盐分都不容易被身体代谢出去,积在血管里,对心脏是个慢性伤害。
如果平时还爱喝酒、吃肉,再加上坚果吃不住嘴,那就是三重“暴击”,心脏早晚得出问题。
想护心,嘴得管住
很多人想养心护心,却从来不管嘴。明明知道花生油炸的不好,结果一坐下就来一盘;知道碧根果甜得发腻,却偏偏忍不住。
真正对心脏好的人,是那些知道“少吃”比“乱吃补”更重要的人。不靠名贵药,不靠补品,就靠每天嘴里那一口,心脏就能少受不少罪。
有时候,心脏出问题不是突然的,是一点一点吃出来的。吃进去的每一把坚果、每一口油、每一颗盐,心脏都记得清清楚楚。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刘建国.坚果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7):1001-1005.
[2]李晓梅,张志刚.坚果摄入与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营养学报,2024,46(2):145-150.
[3]马文军,赵宏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解读:坚果摄入建议[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28(6):10-15.
来源:刘医师科普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