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随便找个岛就守,这些地方得能卡住台军的补给,还能把美日的军舰飞机拦在门外。有4位懂行的专家,他们摸了几十年军事,用大家能听懂的话,把这些“必守之地”拆得明明白白。
大家常说“打仗得掐七寸”,台海要是真有情况,解放军最不能丢的“七寸”是哪?
不是随便找个岛就守,这些地方得能卡住台军的补给,还能把美日的军舰飞机拦在门外。有4位懂行的专家,他们摸了几十年军事,用大家能听懂的话,把这些“必守之地”拆得明明白白。
一、杜文龙:南海岛礁是“外线盾牌”,1500公里射程能拦美军航母
杜文龙大校,军迷都爱叫他“军事翻译官”:再复杂的导弹参数,经他一讲立马清楚。比如提“导弹射程1500公里”,他不会让大家对着数字懵,直接说“就像从北京坐高铁到上海,3个多小时能到的距离”。
这位1964年出生的专家,研究军事整整30多年,之前在军事科学院当作战研究室主任,现在还是新华网的军事顾问。2018年网友投票选“十大科学传播人物”,251万人投了他,靠的就是这份“把军事讲成街坊事”的本事。
长期研究武器性能和战场布局的他,对南海岛礁的防御价值看得特别透。今年2月他就说,南海的美济礁、渚碧礁可不是堆沙子玩的:“这些岛能停轰-6K轰炸机,还能放055大驱。055带的‘鹰击-21’导弹,打1500公里远。从渚碧礁一射,刚好能把想从南海往台海凑的美军航母拦住。”
他还补了句实在话:“东风-26导弹能打5000公里,关岛的美军基地都在射程里。等于在南海给台海装了个‘盾牌’,美军想从南边绕过来?门儿都没有。”
二、杨伯江:巴士海峡是“东部门栓”,8分钟炸掉美日的“监视眼”
杨伯江,河北人,出生于当地一个普通职工家庭。他从小就对国际局势有着浓厚兴趣,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获博士学位。
平日里,他严谨务实,从不空谈理论,每次发表观点前都会花数月时间梳理一手资料,连数据来源都会详细标注。他还特别待人谦和,面对普通读者的提问,总能用通俗语言耐心解答,毫无专家架子。
一直以来,杨伯江是研究美日军事的“老资历”。他当过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所长,还主持过国家级的“日本军事扩张与东亚安全”研究课题。因为分析精准,连日本东京大学的智库,都常悄悄引用他的报告:他说美日下一步要干啥,基本差不了。
长期跟踪美日军事动向的他,对巴士海峡的战略意义尤为关注。今年4月他在杂志上写:“美日军舰从西太平洋去台海,最近的路就是这儿。日本还在与那国岛装了雷达,我们的船一动,他们立马能看见,跟装了‘监视眼’似的。”
至于怎么守,他说得特别具体:“在海峡东口放几艘055大驱,‘鹰击-21’导弹能打1500公里,从广州到上海的沿海都能罩住,等于把海峡的门栓插上了。再用东风-16导弹,从大陆这边射,8分钟就能把那国岛的雷达炸了:没了眼睛,美日就是睁眼瞎。”
三、张弛:台湾海峡中部是“隔断墙”,每天掐住上百艘船的命
张弛是国防大学的年轻专家,1990年生,江苏宿迁人,却被同行叫“战场解剖师”:台军演习里藏的小漏洞,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凭借对台军补给链路的深入研究,他认为台湾海峡中部是拆解台军防御的关键。今年4月聊起这事,他用了个特形象的词:“这地方就是台海的‘楚河汉界’。金门、马祖的台军要吃的、要子弹,都得从本岛往这运。把中部守住,等于给他们砌了道‘隔断墙’。”
他还算了笔直观的账:“PHL-191火箭炮能打500公里,整个海峡都能盖住。再让055大驱在这巡逻,等于又加了层锁。每天有上百艘船在海峡跑,运粮食、运油、运武器,把这儿卡住,外岛的台军断粮断弹,还怎么打?”
四、张延廷:澎湖是“卡脖子的手”,50海里就能轰台北
张延廷是台湾退役的空军中将,祖籍山东青岛,在台湾军界是出了名的“硬角色”:四所军校都拿第一,38年军旅生涯拿了42枚勋章,还当过台空军副司令。现在他敢骂台军演习“像过家家”,批民进党“不懂军事瞎指挥”,两岸都叫他“敢说真话的智囊”。
深知台军防御弱点的他,对澎湖列岛的战略地位直言不讳。去年1月接受采访时,他一句话就点透关键:“澎湖比金门马祖重要10倍!拿下澎湖,等于掐住了台湾的脖子。”
他太懂台军的底细,直接爆了细节:“澎湖到台湾本岛就50海里,解放军在这放火箭炮,300公里射程能轰到台北、台中。可台军在澎湖就6000人,拿的还是老掉牙的‘毒刺’导弹,根本扛不住。”
他还提了台军的“藏兵点”:“台军战机喜欢躲在宜花东的佳山基地,得用航母把那围起来,再用导弹封死,就像把他们的‘保险柜’锁上,想躲都没地方躲。”
来源:历史实战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