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后,丈夫提出AA制,我马上答应,他女儿留学要60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4 16:09 2

摘要:林晓芸把红本本塞进抽屉最底层时,指尖碰到了一沓泛黄的账单。那是和前夫离婚前整理的,物业费、补习费、钢琴课,每一笔都标着日期,像道未愈的伤疤。

林晓芸把红本本塞进抽屉最底层时,指尖碰到了一沓泛黄的账单。那是和前夫离婚前整理的,物业费、补习费、钢琴课,每一笔都标着日期,像道未愈的伤疤。

客厅里传来陈默的声音:“晓芸,厨房炖了藕汤,快来尝尝。”

她应了一声,换了拖鞋。陈默系着蓝条纹围裙,正从砂锅里舀汤,围裙带子松松垮垮挂在腰间,露出洗得发白的灰色T恤——那是他上周陪客户爬山时穿的。结婚三个月,他还是保持着单身时的生活习惯,房间永远收拾得一尘不染,连茶几上的遥控器都按颜色排得整整齐齐。

“尝尝咸淡。”他把碗推过来,汤里浮着几片切得极薄的梨,“你胃不好,我放了山药。”

林晓芸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梨肉裹着藕粉的糯,在舌尖化开。这三个月,陈默的体贴像温水,不烫不凉,刚好裹住她因上段婚姻冷却的心。

“对了,”陈默擦了擦手,在她对面坐下,“咱们说个事儿。”

林晓芸放下碗,看他表情严肃,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我想过了,咱们婚后实行AA制吧。”陈默说,“我的工资卡你拿着管日常开销,我的私房钱单独存着,给你存五万块零花。你那边儿子的学费、补习费,我来承担一半。你看……”

“等等。”林晓芸打断他,“小航的补习费去年已经交过了,今年九月才升高二。而且,我上个月刚涨了工资,他的费用我……”

“晓芸,我不是那个意思。”陈默抬手示意她别急,“我是说,从现在开始,咱们的收入分开管理。你负责家里的日常采购、水电燃气,我负责房贷、车险。小航的学习除非特别大项,否则咱们各出一半。这样……”他顿了顿,“对你公平些。”

林晓芸沉默了。她知道陈默为什么提这个。陈默的前妻三年前车祸去世,留下女儿陈雨桐。陈雨桐现在高二,住校,学费、住宿费、钢琴课,都是陈默在出。上个月家庭聚餐,陈雨桐的班主任说孩子成绩下滑,建议报个一对一辅导班,陈默当场应下,转头就跟林晓芸说“咱们各出一半”。

“我不是计较钱。”她轻声说,“只是……”

“我知道。”陈默伸手覆住她的手背,“你怕我像前夫那样,把钱攥得太紧。晓芸,我发誓,AA制不是为了防你。我只是……习惯了。”

林晓芸看着他眼角的细纹,那是去年冬天他女儿发烧住院时熬出来的。陈默在国企做行政主管,月薪一万五,陈雨桐的妈妈走得早,他把所有温柔都给了女儿。林晓芸想起自己第一次见陈雨桐,女孩缩在沙发角落,盯着茶几上的离婚协议,小声说:“叔叔,我爸爸以后会不会只喜欢新妈妈?”

那时陈默蹲下来,给她剥橘子:“小桐最乖了,爸爸会永远喜欢你。”

现在,陈默的“习惯”成了AA制。林晓芸捏了捏他的手,点头:“好,我同意。”

当天晚上,陈默就拿出一张Excel表格,分栏列着“家庭公共支出”“个人专项支出”“子女教育基金”。林晓芸看着“陈雨桐留学储备金”那一栏,数字已经标到了六十万。

“这是……”她指着那栏。

“雨桐明年高考,目标是美国TOP50的大学。”陈默滑动鼠标,调出学校的官网,“学费加生活费,一年四十万,四年一百六十万。咱们提前存着,省得到时候抓瞎。”

林晓芸的指甲掐进掌心。小航明年也要升高三,她的信用卡账单上还躺着三万的钢琴考级培训费。陈默的工资卡在她这儿,每月一万五,除去房贷五千、车险两千、日常开销三千,剩下的四千要覆盖小航的补习费、两人的衣物,还要存小航的大学基金。

“我……”她张了张嘴,又闭上。陈默的表格做得太漂亮了,连“雨桐的钢琴比赛报名费”都标得清清楚楚,她突然说不出“能不能少存点”的话。

“晓芸,我知道你累。”陈默关掉表格,抱了抱她,“等雨桐考上大学,我申请调去分公司当副总,工资能涨一万。到时候压力就小了。”

他的体温透过衬衫传过来,林晓芸想起婚礼上他说“我会给你一个家”的样子。她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点了点头。

第二章:六十万的裂缝

陈雨桐的录取通知书是在七月十五号寄到的。牛皮纸信封上印着哥大校徽,林晓芸拆开时,陈雨桐正窝在沙发上刷手机,听到动静抬头,眼睛亮得像星子。

“妈!”她扑过来抱住林晓芸——这是她第一次叫“妈”,“我被哥大录取了!”

陈默从书房冲出来,接过通知书的手微微发抖:“真的?太好了!”

林晓芸看着两人相拥的背影,喉咙发紧。她摸出手机,打开和陈默的聊天框,输入“留学费用”,又删掉。陈默昨天刚转了五千块到她的工资卡,说是这个月的“家庭公共基金”。

“爸,学费要四十万一年。”陈雨桐翻着录取邮件,“还有住宿费、保险,一年至少得四十五万。”

陈默拍了拍她的肩:“放心,爸都存着呢。”

林晓芸插不上话。她想起上周整理衣柜时,在陈默西装口袋里摸到的银行卡——不是工资卡,也不是她知道的“私房钱”账户。她没问,只是默默把卡放了回去。

八月,陈默开始频繁出差。林晓芸接小航放学时,常看见他的车停在小区门口,副驾驶上坐着穿职业装的女人。有天她去超市,听见两个老太太嚼舌根:“陈主任最近总往机场跑,说是谈项目,我看啊……”

“妈。”小航拽了拽她的衣角,“陈叔叔的女儿要去美国了,对吧?”

“嗯。”

“那得花好多钱吧?”

林晓芸蹲下来,帮小航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刘海:“小航,你想考哪个大学?”

“我想考师范,当老师。”小航说,“像张老师那样,不用花好多钱。”

林晓芸鼻子一酸。小航的班主任张老师,丈夫是出租车司机,两口子供女儿上重点高中,连暑假都去夜市摆摊。

九月初,陈默的工资卡余额提醒短信来了。林晓芸点开,看到账户余额:三万二千一百七十六块。

“这个月的房贷还没交。”她给陈默发消息。

半小时后,陈默回电话:“晓芸,我这周在外地出差,下周转给你。”

林晓芸看着银行卡余额,想起陈雨桐的留学储备金账户——她上周趁陈默洗澡时,用他的生日试了密码,查到账户总额:五十八万。

还差两万。

“小航,这个月补习费先不交了。”她对正在吃晚饭的儿子说,“妈想想办法。”

小航的筷子顿在半空:“妈,是不是陈叔叔没转钱?”

“不是。”林晓芸夹了块排骨放进他碗里,“妈自己解决。”

深夜,林晓芸翻出压箱底的首饰盒。那是结婚时陈默送的,一条铂金项链,坠子是朵小花。她拍了照片发朋友圈:“旧物改造,求推荐靠谱回收店。”

半小时后,闺蜜周敏评论:“别卖!这是陈默的心意。”

林晓芸没回。她知道周敏是好意,可小航的补习费不能等。她联系了回收店,项链估价八千块。

第二天上午,她带着首饰盒去店里,刚走出门,就看见陈默的车停在路边。他摇下车窗,脸色发白:“晓芸,你干什么?”

“小航的补习费……”

“我转钱了!你没查账户?”陈默掏出手机,翻出转账记录,“凌晨五点转的,可能延迟了。”

林晓芸看了眼手机,确实有一条到账通知:两万块。

“那项链……”

“我给雨桐买的成年礼物。”陈默打断她,“她昨天说想要条项链,我……”

“陈默。”林晓芸打断他,“雨桐的留学基金,还差两万。”

陈默的喉结动了动:“晓芸,我知道。等这个月的项目奖金发了,我……”

“不用了。”林晓芸把项链塞进他手里,“小航的补习费我自己解决了。”

她转身要走,陈默抓住她的手腕:“晓芸,你是不是生我气了?”

“我没有。”林晓芸抽回手,“我就是……有点累。”

那天晚上,林晓芸在小航的房间辅导作业。小航突然问:“妈,陈叔叔是不是更爱他女儿?”

“小航!”林晓芸吓了一跳。

“上周我去他公司找他,看见他办公室挂着雨桐的照片。”小航说,“比我生日时挂的照片还大。”

林晓芸蹲下来,抱住儿子:“小航,陈叔叔是雨桐的爸爸,他爱女儿是应该的。就像妈妈爱你,也是应该的。”

小航埋在她怀里,闷声说:“可是,我不想让你受委屈。”

林晓芸的眼泪掉在儿子校服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第三章:裂痕里的光

陈雨桐的行前准备持续了整个九月。陈默请了年假,全程陪着她买行李箱、打包衣物,甚至连床罩的花色都要挑半天。林晓芸看着他们父女在卧室里捣鼓,突然想起自己的十八岁——她也是这样,蹲在行李箱前,妈妈站在门口笑:“小芸,该去大学了。”

“晓芸,来搭把手。”陈默喊她,“雨桐的羽绒服塞不进去。”

林晓芸走过去,帮着把羽绒服卷成卷,塞进行李箱缝隙。陈雨桐抱着最后一个小熊玩偶,突然说:“爸,要不……别去哥大了?国内也有好大学。”

陈默正在贴行李箱标签的手顿住:“为什么?”

“我听说那边学费好贵。”陈雨桐低头揪着玩偶耳朵,“妈昨天卖项链了,我看见了。”

陈默的脸色变了:“小孩子家家,别管大人的事。”

“我没有不管。”陈雨桐抬头,眼睛红红的,“我就是不想让你和妈吵架。”

林晓芸的心脏漏跳了一拍。她想起昨晚,陈默在她面前摔了杯子:“她怎么什么都敢说!”

“小桐。”林晓芸走过去,摸了摸女孩的头,“你爸都是为你好。”

“可是妈呢?”陈雨桐拽住她的衣角,“妈上次说,她小时候想学钢琴,没钱,现在想给我买项链,都要卖自己的东西。”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陈默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叹了口气:“晓芸,把银行卡给我。”

“陈默。”林晓芸后退一步,“小航的补习费刚交,家里的房贷……”

“我知道!”陈默的声音突然拔高,“可雨桐是我女儿!她从小到大没缺过什么,我不能让她在国外受人欺负!”

“她也没缺过爱。”林晓芸轻声说,“小桐,你爸爱你,妈也爱你。”

陈雨桐的眼泪掉下来:“我不要留学了。”

“胡说!”陈默蹲下来,给她擦眼泪,“爸一定送你出去。晓芸,把卡给我。”

林晓芸看着他发红的眼眶,想起婚礼上他说“我会对你好”的样子。她摸出银行卡,放在茶几上:“这里有十万。”

陈默愣住了。

“我把我妈留给我的存款取出来了。”林晓芸说,“够付第一年的学费。剩下的……我们一起想办法。”

陈雨桐扑过来抱住她:“妈!”

“傻孩子。”林晓芸拍着她的背,“去美国好好读书,别让妈担心。”

陈默站在原地,看着她们相拥,眼眶也红了。他走过去,把林晓芸和陈雨桐都搂进怀里:“谢谢……谢谢你们。”

那天晚上,林晓芸躺在陈默怀里,听他均匀的呼吸声。她想起白天在银行取钱时,柜员问她:“大姐,这是给你闺女留学用的?”

她笑着说:“是。”

其实不是。可她愿意这么说。

第四章:新的开始

陈雨桐走的那天,林晓芸去机场送她。女孩拖着巨大的行李箱,回头冲她挥手:“妈,我走了!”

“到了发消息。”林晓芸帮她理了理围巾,“记得按时吃饭,别熬夜。”

陈默站在旁边,欲言又止。

“爸,你回去吧。”陈雨桐说,“别耽误工作。”

陈默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回家的路上,车里很安静。林晓芸看着窗外掠过的梧桐树,想起三个月前的AA制表格。现在,那张表格还躺在陈默的电脑里,但“陈雨桐留学储备金”那一栏,已经多了一行批注:“妈妈给了十万。”

“晓芸。”陈默突然开口,“等雨桐安顿好了,我们把AA制取消吧。”

林晓芸转头看他。

“我知道是我太固执。”陈默握住她的手,“小航的补习费,雨桐的学费,还有家里的房贷……我应该和你一起担。”

“陈默。”林晓芸笑了,“其实AA制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让我们学会了,婚姻里不能只靠一个人。”

“以后,咱们不分你我。”陈默把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你和我,还有小航、雨桐,咱们是一家人。”

林晓芸靠在他肩上,听着车载广播里放的《家》:“家是温暖的壳,家是避风的港……”

手机响了,是小航发来的消息:“妈,我数学考了年级前十!”

她笑着回:“宝贝真棒!晚上给你做红烧肉。”

陈默瞥了眼手机,说:“周末带小航去吃火锅?他最近总说想吃。”

“好啊。”

车驶入小区,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晓芸看着陈默的侧脸,突然觉得,所谓婚姻,或许从来不是1+1=2的算式,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愿意一起缝补裂痕,把日子过成温暖的模样。

风掀起她的发梢,她轻轻靠在陈默肩上,听见他说:“晓芸,以后咱们慢慢来。”

来源:乐观的百香果w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