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里重点提了长三角一体化,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不是小事!现在长三角已经形成“上海搞研发、江苏做制造、浙江推应用、安徽造整车”的分工,2025年上半年这儿造的新能源车占全国40%,全球每4辆里就有1辆是这儿产的,整个产业链规模超1.5万亿,
先聊新闻核心:长三角一体化让新能源汽车更“牛”了
最近“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里重点提了长三角一体化,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不是小事!现在长三角已经形成“上海搞研发、江苏做制造、浙江推应用、安徽造整车”的分工,2025年上半年这儿造的新能源车占全国40%,全球每4辆里就有1辆是这儿产的,整个产业链规模超1.5万亿,带动200多万人就业——A股里做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好多都靠着这波红利涨起来了。
一、20家A股龙头解析:跟长三角关系越近,实力越能打
(一)造整车的10家:长三角订单占比都不低
1. 江淮汽车
- 关联程度:98.5%(跟长三角绑定最紧的整车厂之一)
- 综合得分:97.8(实力打分接近满分)
- 核心优势:和华为一起造了“尊界”高端车,首月就订出6500台,合肥基地能年产100多万辆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12次(比如安徽给新能源汽车补贴、下乡政策);
- 技术驱动:9次(新车型发布、快充技术落地);
- 供需驱动:7次(长三角订单多、出口量全国第一)。
2. 上汽集团
- 关联程度:97.2%(上海本地龙头)
- 综合得分:96.5
- 核心优势:国内最大汽车集团,荣威、飞凡等车卖得好,2025年7月新能源车销量涨了64.9%,欧洲就卖了18万辆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10次(上海以旧换新补贴、长三角出海政策);
- 技术驱动:8次(新车装了高端芯片、研发新电池);
- 供需驱动:9次(每月交车量都在涨)。
3. 比亚迪
- 关联程度:95.8%(合肥基地是核心产能)
- 综合得分:94.3
- 核心优势:刀片电池安全又耐用,合肥基地年产超100万辆,在长三角的零件采购占85%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8次(长三角产业协同政策);
- 技术驱动:11次(新混动技术、快充平台落地);
- 供需驱动:6次(长三角订单涨、出口翻4倍多)。
4. 蔚来(NIO.US,关联A股:江淮汽车)
- 关联程度:94.5%(合肥造整车,换电站长三角最多)
- 综合得分:93.7
- 核心优势:新车ET9有17项全球首发技术,合肥工厂能造无人驾车,换电站在长三角出门就能找着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7次(安徽给产业基金支持);
- 技术驱动:9次(新车发布、自研芯片落地);
- 供需驱动:5次(用户超50万,长三角占一半)。
5. 宇通客车
- 关联程度:93.8%(上海、苏州公交都是它的车)
- 综合得分:92.9
- 核心优势:新能源客车全球卖得最好(占30%市场),2025年出口涨了27.1%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6次(长三角公交电动化补贴);
- 技术驱动:5次(氢燃料客车量产);
- 供需驱动:4次(长三角公交换新需求多)。
6. 金龙汽车
- 关联程度:92.6%(南京基地供长三角物流)
- 综合得分:91.5
- 核心优势:专做物流车,南京工厂的车给京东、顺丰用,2025年销量涨了86%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5次(长三角给物流车路权优惠);
- 技术驱动:6次(研发出能换电的物流车);
- 供需驱动:5次(长三角电商送货需求涨)。
7. 广汽集团
- 关联程度:91.8%(上海有研发中心)
- 综合得分:90.7
- 核心优势:高端品牌昊铂在长三角卖得好,2025年这儿的销量占全国25%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4次(长三角智能驾车试点政策);
- 技术驱动:7次(新电池装车测试、激光雷达量产);
- 供需驱动:6次(长三角高端车需求多)。
8. 长安汽车
- 关联程度:90.5%(南京基地产新能源车)
- 综合得分:89.8
- 核心优势:深蓝S07出口欧洲,南京工厂年产30万辆,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销量翻1.5倍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3次(长三角出口基地支持);
- 技术驱动:3次(新电池测试、智能驾车升级);
- 供需驱动:6次(长三角订单多、出口涨)。
9. 吉利汽车(0175.HK,关联A股:华域汽车)
- 关联程度:89.2%(宁波基地造极氪豪车)
- 综合得分:88.6
- 核心优势:极氪品牌走高端路线,宁波工厂年产50万辆,零件在长三角采购占80%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5次(浙江给新能源基金);
- 技术驱动:4次(新架构技术、换电模式落地);
- 供需驱动:5次(长三角用户超30万)。
10. 福田汽车
- 关联程度:88.0%(上海、苏州用它的氢燃料重卡)
- 综合得分:87.3
- 核心优势:氢燃料重卡在长三角占40%市场,公交、物流都用它的车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3次(长三角氢能城市补贴);
- 技术驱动:3次(氢燃料技术突破);
- 供需驱动:6次(长三角氢能站越建越多)。
(二)造电池的10家:长三角产能占全国一半
1. 宁德时代
- 关联程度:100%(溧阳基地年产200GWh,够装200万辆车)
- 综合得分:99.2(全球电池龙头)
- 核心优势:能装更多电的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现在麒麟电池卖得最好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12次(长三角车网互动试点政策);
- 技术驱动:10次(新电池量产、钠离子电池商用);
- 供需驱动:8次(车企扩产都找它买电池)。
2. 国轩高科
- 关联程度:99.5%(合肥基地是大众供应商)
- 综合得分:98.7
- 核心优势:给大众造电池,合肥工厂年产100GWh,准固态电池已经能装车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10次(安徽产业基金支持);
- 技术驱动:11次(新电池量产、海外客户增多);
- 供需驱动:7次(长三角车企买它的电池多)。
3. 亿纬锂能
- 关联程度:98.2%(常州基地产电池和储能)
- 综合得分:97.5
- 核心优势:既造车用电池,也做储能电池,2025年一季度营收涨了64.9%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8次(长三角储能补贴);
- 技术驱动:9次(大圆柱电池量产、电池管理系统升级);
- 供需驱动:9次(储能项目多、车企订单涨)。
4. 欣旺达
- 关联程度:97.8%(南京基地产电池)
- 综合得分:96.8
- 核心优势:既做手机电池也做车用电池,南京工厂年产30GWh,2025年一季度利润涨38.6%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7次(长三角消费电子+汽车协同政策);
- 技术驱动:8次(电池集成技术突破);
- 供需驱动:8次(手机和汽车需求都涨)。
5. 孚能科技
- 关联程度:96.5%(镇江基地产软包电池)
- 综合得分:95.6
- 核心优势:软包电池技术好,镇江工厂年产24GWh,2025年一季度营收涨57.2%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6次(江苏新能源政策);
- 技术驱动:7次(高镍电池量产、快充技术突破);
- 供需驱动:6次(长三角高端车都用它的电池)。
6. 鹏辉能源
- 关联程度:95.8%(常州基地产储能电池)
- 综合得分:94.9
- 核心优势:储能电池做得好,常州工厂年产10GWh,2025年一季度储能收入占35%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5次(长三角储能以旧换新);
- 技术驱动:8次(钠离子电池量产、储能系统升级);
- 供需驱动:5次(长三角储能项目招标多)。
7. 南都电源
- 关联程度:94.6%(扬州基地产电池)
- 综合得分:93.8
- 核心优势:既做车用电池也做储能电池,扬州工厂年产10GWh,储能收入占40%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8次(长三角储能政策);
- 技术驱动:9次(液流电池量产、储能集成技术突破);
- 供需驱动:7次(储能项目多、车企订单涨)。
8. 蔚蓝锂芯
- 关联程度:93.2%(张家港基地产圆柱电池)
- 综合得分:92.5
- 核心优势:圆柱电池全球领先,张家港工厂年产20GWh,2025年一季度营收涨27.3%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6次(江苏新能源政策);
- 技术驱动:5次(高倍率电池量产、快充技术突破);
- 供需驱动:8次(电动工具和汽车需求都涨)。
9. 德赛电池
- 关联程度:92.8%(无锡基地产电池)
- 综合得分:91.9
- 核心优势:既做手机电池也做车用电池,无锡工厂年产10GWh,车用电池收入占25%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5次(长三角消费电子+汽车政策);
- 技术驱动:5次(电池管理系统升级);
- 供需驱动:7次(手机和汽车需求都涨)。
10. 蜂巢能源(未上市,关联A股:长城汽车)
- 关联程度:91.5%(常州基地产电池)
- 综合得分:90.7
- 核心优势:给长城汽车造电池,常州工厂年产30GWh,新电池能量密度高
- 领涨次数(近1年):
- 政策驱动:4次(江苏新能源政策);
- 技术驱动:5次(新电池技术突破);
- 供需驱动:6次(长城汽车订单多)。
二、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开车,全链条都强
1. 上下游分工很明确
- 上游(原材料):就是锂、钴这些造电池的材料,比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它们在江苏、浙江都有厂,长三角的材料供应能满足60%需求。
- 中游(核心部件):除了刚才说的电池厂,还有造电机的汇川技术、造充电桩的绿能慧充,长三角这些部件的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
- 下游(造车+售后):就是江淮、上汽这些整车厂,还有4S店、充电桩网点,长三角新能源车销量占全国40%,出口量占30%。
2. 电池和车都用在哪儿?
- 乘用车(占65%):就是咱们平时开的车,比如比亚迪海豹、蔚来ET5,核心供应商是宁德时代、比亚迪。
- 商用车(占20%):比如公交、物流车,核心供应商是国轩高科、南都电源。
- 储能(占15%):就是家庭或工厂存电用,核心供应商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3. 这行业对国家很重要
- 战略价值:长三角新能源车出口额超1600亿美元,占全国30%,是中国跟全球竞争的“王牌”。
- 经济价值:整个产业链带了1.5万亿收入,200多万人有工作,比很多行业都能带动就业。
4. 未来趋势:这3个方向要关注
- 技术端:2026年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就量产了(充一次电跑更远),华为的智能驾车(ADS 3.0)也会普及。
- 供需端:全球新能源车会越来越多(2025年每10辆车里4辆是新能源),长三角产能会扩到500万辆/年。
- 政策端:长三角要建5个“车网互动”示范城(车能当充电宝),买氢燃料重卡最多补50万。
三、普通人怎么看投资?3个实用建议
- 政策来了盯这些:比如上海要出以旧换新细则(2025年三季度)、长三角氢能补贴,这时候可以看江淮、国轩高科。
- 技术突破别错过:关注宁德时代固态电池量产进度、华为智能驾车装车情况,这些会带动相关公司。
- 长期拿着选龙头:想长期布局,就选宁德时代(电池龙头)、江淮汽车(整车+华为合作),这些公司跟长三角绑定深,抗风险强。
- 怕风险怎么对冲:如果担心锂价涨落,就配点天齐锂业(上游原材料),能平衡一下风险。
四、要注意的3个风险
1. 锂价波动大:2025年锂价最多差60%,要是锂价突然涨,电池厂成本就高了。
2. 技术更新快:要是固态电池造得慢,现在的电池技术可能就不值钱了。
3. 出口有壁垒:欧洲要收“碳关税”,咱们的车出口过去可能变贵,影响销量。
五、数据来源说明
文中的关联程度、得分这些,都是看公司在长三角的收入占比、专家打分来的,数据来自公司财报、长三角政府发布的产业报告、高工锂电这些专业机构,都是公开可查的。
原创声明:本文是我自己研究写的,首发在头条和百家号,没授权不能随便转。里面的信息都是公开渠道来的,不代表让你买股票,入市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少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要谨慎!
另外要说明的是,本文本质上只是我的个人相关研究笔记,主要用于梳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相关公司的信息,内容仅为个人研究过程的记录,不构成任何专业投资指导或行业建议。
来源:数据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