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十年风雨人生,看过了太多婚姻的聚散离合。年轻时总觉得儿女婚事应当由他们自己做主,如今年岁渐长方才醒悟:婚姻从来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交融。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把好这最重要的一关。
五十年风雨人生,看过了太多婚姻的聚散离合。年轻时总觉得儿女婚事应当由他们自己做主,如今年岁渐长方才醒悟:婚姻从来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交融。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把好这最重要的一关。
特别是这两种家庭,即便表面光鲜,也万万不可结为亲家。
第一种: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往往把婚姻当作一场交易。他们会计较彩礼的厚薄,盘算嫁妆的多少,衡量亲家的利用价值。当你与他们商议婚事时,听到的尽是"别人家给了多少""某某家的媳妇陪嫁了一套房"之类的比较之词。
记得老友女儿的婚事,原本两家相处融洽,谁知谈到彩礼时,对方父母突然变脸,要求必须在婚前将男方名下的房产过户一半给女儿。理由竟是"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总得有个保障"。最终这门亲事只好作罢。
《增广贤文》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重利的家庭,今天可以对你笑脸相迎,明天就可能因为利益翻脸无情。与这样的人家结亲,注定后患无穷。
第二种:家风不正,溺爱无度的家庭。
古人云:"惯子如杀子。"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多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担当。这样的亲家,往往会过分袒护自己的孩子,无论对错,总是要求对方让步。
邻居家的儿媳就出自这样的家庭。结婚三年,媳妇娘家人三天两头插手小两口的生活,从装修风格到理财方式,都要指手画脚。更让人无奈的是,媳妇遇事就从娘家搬救兵,夫妻间一点小矛盾都能演变成两个家庭的战争。
《朱子治家格言》告诫我们:"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结亲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对方的家风家教。父母是否明事理,子女是否懂分寸,这些细节往往能预示婚姻的未来。
那么,该如何选择亲家呢?我的体会是:
要看对方家庭是否重视诚信,一诺千金重;
要看他们是否懂得尊重,知进退明事理;
要看他们是否心怀善意,常存包容体谅之心。
最好的亲家,不是最富有的,而是最明事理的。
他们不会过分干涉儿女的生活,却总在需要时给予支持;
不会计较一时得失,更看重长远和睦;
不会一味偏袒自己的孩子,而是希望两个年轻人共同成长。
结亲结的是缘分,更是智慧。为人父母,我们既要尊重子女的选择,也要为他们提供过来人的经验。毕竟,婚姻这条路,选对了亲家,就成功了一半。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来源:小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