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微小说:网络日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4 12:24 2

摘要: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的玻璃窗在深秋的晨光里泛着冷光,陈曦的指尖在加密日记本的 “发布” 按钮上停顿了三秒。屏幕上刚敲完的文字还带着余温:“10 月 12 日,晴。某食品厂的抽检报告又出问题了,菌落总数超标却被改成‘合格’,老吴的笔在报告上停留时,指甲缝里还沾着那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的玻璃窗在深秋的晨光里泛着冷光,陈曦的指尖在加密日记本的 “发布” 按钮上停顿了三秒。屏幕上刚敲完的文字还带着余温:“10 月 12 日,晴。某食品厂的抽检报告又出问题了,菌落总数超标却被改成‘合格’,老吴的笔在报告上停留时,指甲缝里还沾着那家厂的巧克力渍。” 这是她写网络日记的第五年,从基层科员到食品科科长,这本藏在云端的日记,记录了 1823 条市场监管的日常,而今天的这条,像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即将掀起意想不到的波澜。

“陈科,某食品厂的复检申请批下来了,他们说上次的抽检‘样品被污染’,想重新取样。” 科室的小周抱着文件夹进来,声音里带着刻意的轻缓。陈曦的目光扫过文件夹上 “加急” 的红色标注,突然想起昨天的局务会 —— 分管副局长老郑拍着桌子说 “某厂是市里的重点企业,要‘灵活处理’抽检问题”,当时他手里的保温杯,印着某食品厂的 LOGO,杯身的磕碰痕迹和陈曦桌上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封面折痕完全吻合。日记本的草稿箱里,还存着上周未发布的段落:“老郑的侄子在某厂任销售总监,上个月刚提了辆新车,车牌号和老郑的私车只差一位数字。”

“告诉他们,按规定走复检流程,取样时必须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场,全程录像。” 陈曦把文件夹推回去,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滑动,将草稿箱里的段落补充完整:“10 月 11 日,阴。老郑在会上暗示要‘照顾’某厂,会后小周说,某厂最近在筹备‘周年庆’,邀请了局里多位领导参加。” 她点开日记的加密设置,确认只有自己能通过指纹和动态密码查看 —— 五年前刚写日记时,她只是想记录工作心得,可随着接触的违规事件越来越多,这本日记渐渐成了收集证据的 “秘密仓库”,里面藏着某超市销售过期食品的现场照片、某餐馆使用地沟油的录音,还有老吴多次修改抽检报告的记录。

下午的复检现场,某食品厂的负责人王总亲自接待。他手里拿着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递到陈曦面前:“陈科,这是我们厂的新品,您尝尝,提提意见。” 巧克力盒上的商标和老郑保温杯的 LOGO 一模一样,而陈曦在日记本里曾记录:“9 月 5 日,雨。某厂的巧克力抽检不合格,老吴修改报告后,王总送了他两盒‘新品’,老吴当天就带回家了。” 陈曦没有接巧克力,而是拿出执法记录仪:“王总,我们按规定取样,请配合。” 取样过程中,她注意到车间的角落里,堆着几箱未贴标签的原料,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模糊不清,像是被刻意涂抹过。

回到局里,陈曦将样品送去检测。第二天,检测报告显示 “菌落总数仍超标,且原料存在过期问题”。她刚要将报告整理归档,老吴突然闯进办公室:“陈科,某厂的报告能不能再‘复核’一下?王总说他们已经整改了,要是报告不合格,会影响市里的招商引资。” 老吴的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敲击,指甲缝里的巧克力渍还没完全洗掉,陈曦想起日记本里的记录:“8 月 20 日,晴。老吴修改某饮料厂的检测报告,事后收了对方一张购物卡,在超市买了台新冰箱。” 她拿出执法记录仪,播放复检取样的视频:“老吴,流程没问题,报告也没问题,按规定应该立案调查。”

老吴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从口袋里掏出张购物卡:“陈科,这是王总让我转交给您的,里面有 5000 元,就当是‘辛苦费’,某厂的事您多担待。” 购物卡的卡号和陈曦在日记本里记录的 “老吴收受的购物卡” 属于同一家商场,她将购物卡推回去:“我是食品监管人员,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是我的责任,这样的‘好处’我受不起。” 老吴见陈曦不为所动,突然压低声音:“老郑也打过招呼了,你要是太较真,以后在局里不好立足。”

陈曦没有退缩。她将检测报告和执法记录仪的视频整理好,送到局长办公室。局长的手指在报告上反复摩挲,语气严肃:“这事牵扯到老郑,必须谨慎,我会安排纪检组介入调查。” 离开局长办公室时,她在走廊里遇到了老郑。老郑的目光在她手里的文件袋上停留了三秒:“陈科,某厂的事我听说了,都是误会,没必要闹大,影响不好。” 陈曦没有回应,心里却更坚定了 —— 日记本里的 1823 条记录,不仅是她的工作回忆,更是守护食品安全的证据,绝不能让违规企业逍遥法外。

纪检组的调查很快有了结果。老吴因 “多次修改检测报告、收受好处费” 被开除公职,某食品厂因 “生产不合格食品、试图贿赂执法人员” 被责令停产整改,罚款 50 万元,王总被列入食品行业 “失信名单”,三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更让陈曦震惊的是,老郑的侄子确实在某厂任职,老郑本人也收受了某厂的 “周年庆礼金” 10 万元,还为某厂违规获得 “市级优秀企业” 称号提供便利,最终老郑被撤销副局长职务,接受进一步调查。

在老吴的办公室里,办案人员搜出了一本秘密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为多家食品企业 “修改报告、逃避处罚” 的好处费,共计 80 万元,这些记录和陈曦日记本里的内容完全吻合。当办案人员询问陈曦是否有相关证据时,她犹豫了 —— 日记本里还有很多未公开的记录,涉及其他部门的违规事件,一旦公开,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震动。但想到那些因食用不合格食品而生病的消费者,她最终还是打开了日记本,将相关记录打印出来,作为证据提交给纪检组。

案件的突破在全市引起震动。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出问题食品企业 23 家,整改 18 家,取缔 5 家,还完善了 “食品检测全程留痕” 制度,要求所有检测报告必须经过 “双人审核、电子存档”,从制度上杜绝了 “修改报告” 的可能。某社区的居民李阿姨特意来到局里,握着陈曦的手说:“陈科,谢谢你为我们守住食品安全,之前我孙子吃了某厂的巧克力拉肚子,现在终于有人管了!” 陈曦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年底的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陈曦被授予 “食品安全卫士” 称号。领奖台上,她看着台下的同事们,想起了日记本里的那些记录,想起了老吴悔恨的泪水,想起了李阿姨感激的笑容。她在发言中提到:“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每一份检测报告、每一次执法检查,都关系着老百姓的健康福祉。作为市场监管人员,我们要守住良心的底线,更要守住法律的红线,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很多同事都站起来,向这位坚守原则、守护安全的女科长致敬。

新的一年开始时,陈曦的办公桌上多了个新的文件夹,里面放着《食品安全法》和专项整治报告,旁边是她打印出来的部分日记内容,扉页上写着 “警钟长鸣,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日记本里,她又新增了一段记录:“1 月 5 日,晴。今天收到李阿姨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为民执法,公正廉洁’。原来,坚守初心,真的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 窗外的梅花悄然绽放,淡淡的香气飘进办公室,像无数个被守护的初心,在寒冬里散发着温暖的力量。

某天,陈曦在超市调研时,遇到了之前传播过期食品的超市老板。对方红着脸说:“陈科,之前是我不对,想侥幸蒙混过关,现在我严格把控食品质量,再也不敢卖过期食品了,您放心。” 陈曦笑着说:“只要你能遵守规定,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食品,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她打开日记本,新增了一段:“1 月 10 日,晴。超市老板的转变让我明白,监管不仅是处罚,更是引导,让更多企业树立责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市场监管局的执法工作渐渐走上正轨。新的 “智慧监管平台” 投入使用,实现了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监管,任何违规行为都会立即触发预警。陈曦常常在平台上查看数据,看着不合格食品越来越少,看着老百姓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她的心里就无比踏实 —— 因为她知道,日记本里的每一条记录,都在推动着食品安全环境的改善;她的每一次坚持,都在守护着老百姓 “舌尖上的幸福”。

夕阳下的市场监管局大楼,在余晖里泛着温暖的光。陈曦站在窗前,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人群,想起了日记本扉页上写的一句话:“作为食品监管人员,要像守护家人一样守护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她知道,这本网络日记会继续写下去,里面会记录更多的工作日常、更多的违规线索,也会记录更多的成长与坚守。在未来的工作中,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诱惑,但只要守住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在守护食品安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为全市的食品安全事业,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来源:十洪都烟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