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50万人提前点了个“想看”,不是冲着流量明星,也不是为了热搜话题,而是因为爱奇艺把“女将军+血契+失忆少年”这几个关键词揉成了一部叫《与晋长安》的新剧。
150万人提前点了个“想看”,不是冲着流量明星,也不是为了热搜话题,而是因为爱奇艺把“女将军+血契+失忆少年”这几个关键词揉成了一部叫《与晋长安》的新剧。
听起来像老套路?
别急,这次他们把“家国”和“爱情”绑在了一根绳上,谁先松手,谁就得掉下悬崖。
古装剧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广电总局把古装剧播出比例从15%放宽到30%,相当于给平台发了一张“加菜券”。
爱奇艺没客气,直接把《与晋长安》端上桌,还顺手配了《临江仙》《明月入卿怀》两道硬菜。
观众吃得香不香,得看厨子有没有真本事。
先说《与晋长安》。
女将军黎霜不是那种披着盔甲谈恋爱的“伪大女主”,她的刀口对准的是战场,不是情场。
失忆少年晋安像一张被雨水打湿的旧地图,线索全糊了,还得靠黎霜一点点烘干、拼好。
两人之间的“血契”不是玛丽苏的粉红滤镜,而是“你死我也得陪葬”的硬核绑定。
这种设定让爱情不再是花前月下,更像一场生死赌局,观众自然想押注。
再看配菜。
《临江仙》加了悬疑,《明月入卿怀》掺了权谋。
爱奇艺的算盘打得精:古装剧的底盘稳,但老观众早吃腻了宫斗和三角恋,得加点新佐料。
奇幻、悬疑、权谋,全是年轻人喜欢的“重口味”。
平台不怕试错,怕的是一成不变。
有人担心古装剧太多会审美疲劳,其实恰恰相反。
好剧像老酒,越陈越香。
《延禧攻略》当年能火到国外,靠的不是服化道多华丽,而是魏璎珞那股“谁欺负我,我就让谁下线”的爽感。
现在的观众更挑剔,既要爽感,也要深度。
《与晋长安》能不能接棒,关键看黎霜的刀能不能砍到观众心里去。
说到底,爱奇艺押宝古装剧,不是为了跟风,而是为了续命。
长视频平台的日子不好过,会员增长见顶,广告金主越来越精。
古装剧像一棵摇钱树,IP能衍生电影、游戏、动漫,甚至线下乐园。
一部《与晋长安》要是成了,未来几年都能靠它吃饭。
不过也别急着唱赞歌。
预约量高只能说明观众愿意给机会,能不能留住人,还得看剧情够不够狠。
毕竟现在的观众,上一秒还在弹幕刷“女将军好飒”,下一秒就可能因为一句降智台词弃剧。
爱奇艺的狠招已经出了,接下来就看黎霜的刀快不快,晋安的命硬不硬了。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