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中国向韩国提出的“严正交涉”绝非空穴来风,在很多中国人看来,韩国的“反华”行为,根本不值一提。
当全球焦点集中在中美俄三国时,韩国却爆发了持续的“反华集会游行”。
除了韩国媒体大肆抹黑中国,许多韩国网友也开始嘲笑中国,甚至问中国人“怕不怕”。
但中国向韩国提出的“严正交涉”绝非空穴来风,在很多中国人看来,韩国的“反华”行为,根本不值一提。
2025年初,韩国政坛经历数月动荡后,李在明正式就任韩国总统。
相较于前任尹锡悦近乎“跪美亲日”的外交姿态,李在明展现出更为务实、平衡的外交风格——既维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又试图修复因“萨德”事件、半导体禁令等受损的中韩关系。
这本是明智之举,毕竟,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其出口总额近25%。
尤其是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造船等领域,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就在中国外交部向李在明发出祝贺电文的第二天,韩国社交媒体突然炸锅:“中国干涉韩国大选!”“李在明是‘亲中代理人’!”“韩国正在被中国渗透!”
这些言论迅速发酵,由极右翼团体、保守派媒体主导,煽动起一场“保卫韩国主权”的街头运动。
8月初,首尔光化门广场连续多日聚集数千人,打出“反中”标语,焚烧中国国旗,甚至威胁在韩中国公民安全。
但真相是:中国从未干涉韩国选举,所谓“证据”,不过是断章取义的外交辞令、被恶意剪辑的视频片段,以及某些韩国政客为转移国内矛盾而精心策划的舆论陷阱。
要理解这场“反华”浪潮,必须回到韩国的深层社会危机。
2024年,韩国青年失业率飙升至21.3%,创历史新高。
房价高企、财阀垄断、职场内卷,让许多年轻人陷入“躺平”或“出逃”(赴美、赴加)的困境。
与此同时,韩国经济增速持续低迷,2024年GDP增长率仅为1.2%,远低于东盟平均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主义成为最容易点燃的情绪燃料。而中国,恰好成了“替罪羊”。
在造船业,中国造船订单量已连续多年全球第一,韩国三大船企(现代、三星、大宇)市场份额被大幅挤压。
另外还有半导体博弈,虽然韩国在存储芯片仍占优势,但中国在成熟制程、AI芯片领域的快速追赶,让韩国感到威胁。
最后就是文化输出竞争,K-pop、韩剧曾风靡亚洲,但近年来中国影视剧、短视频、国潮品牌在东南亚、中东甚至拉美迅速崛起,形成“文化反超”。
于是,一些韩国年轻人开始将自身困境归咎于“中国崛起”,仿佛只要“反华”,就能重拾昔日荣光。
但他们选择性遗忘的是,驻韩美军士兵多次酒后殴打韩国市民,甚至造成命案,却享有治外法权;
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如“Chip 4”)本质上是遏制中国,但也限制了韩国企业的自主权;
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高达24%,一旦彻底“脱钩”,韩国经济将首当其冲崩溃。
记吃不记打,是部分韩国人的通病;而把内部矛盾转嫁外部,是政客的惯用伎俩。
最耐人寻味的一幕,出现在8月10日的首尔游行现场:一群高喊“反华”的示威者,手中挥舞的不是太极旗,而是美国星条旗。
这一画面迅速在中文网络刷屏,引发热议:“这是反华?还是求保护?”“韩国人反华,为何要请美国‘大哥’撑腰?”
“难道他们不知道,美国才是真正的‘战略竞争对手’?”答案其实很清晰:这场“反华”运动,背后有美国势力的影子。
美国近年来推行“印太战略”,试图构建“反华统一战线”,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相继被拉拢,而韩国,正是其重点策动对象。
通过资助右翼团体、操控媒体叙事、放大中韩摩擦,美国希望将韩国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防止其在中美之间“骑墙”。
而韩国部分政客与媒体,出于亲美立场或政治私利,甘愿充当“马前卒”。他们清楚:只要煽动“中国威胁论”,就能获得美国支持,巩固自身权力。
可悲的是,这些示威者并不知道,他们挥舞的星条旗,恰恰暴露了韩国的“主权困境”——一个连国防都依赖外国驻军的国家,谈何“独立外交”?又凭什么“反华”?
面对韩国的“反华”浪潮,中国网友的反应出奇一致:冷漠、调侃、甚至带点“怜悯”。
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真的不怕。
2024年,中韩贸易额达3680亿美元,韩国对华贸易顺差超800亿美元,主要来自半导体、石化、汽车零部件出口。
一旦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如限制稀土出口、审查韩企投资),韩国经济将瞬间“断血”。
而中国对韩依赖度不足5%,即便全面脱钩,影响也有限。
另外韩国军力虽强,但在东亚格局中,夹在中国、俄罗斯、日本之间,战略纵深极小。一旦局势失控,美军能否及时驰援仍是未知数。
而中国拥有洲际导弹、航母编队、高超音速武器,早已具备全球投送能力。韩国所谓的“反华”,在军事上毫无意义。
曾几何时,韩流席卷中国,年轻人以追韩星、学韩语为荣。
但如今,《流浪地球》全球热映、《黑神话:悟空》引爆海外、汉服文化走向世界,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豪。
而韩国屡次“申遗”中国传统文化(如端午、中医、风水),反而暴露其文化自卑与历史焦虑。
正如网友调侃:“你们连自己的历史都要‘借’,还好意思反华?”
面对愈演愈烈的“反华”骚乱,李在明终于出手。
8月12日,他发表全国讲话,严厉谴责极端民族主义行为,宣布将依法逮捕煽动仇恨的组织者,并整顿传播谣言的媒体。
这一举动赢得中国外交部点赞,也暂时平息了事态,但李在明的处境极为尴尬。
他就像走钢丝的人,一边是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一边是中国的经济生命线,稍有不慎,便会跌入深渊。
而他的选择,或许代表了未来韩国的唯一出路:在中美之间保持战略模糊,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来源:南笙墨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