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东平湖上,波光粼粼的水面被一艘鸣笛启航的千吨级货轮划开波纹。起重机在东平港(泰安港东平港区老湖作业区)巍然矗立,将淀粉吨包精准地安置在船上。一艘艘货船缓缓驶向远方,水面上留下一道道长长的涟漪,诉说着千年运河通航最北端港口的繁荣与活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东平湖上,波光粼粼的水面被一艘鸣笛启航的千吨级货轮划开波纹。起重机在东平港(泰安港东平港区老湖作业区)巍然矗立,将淀粉吨包精准地安置在船上。一艘艘货船缓缓驶向远方,水面上留下一道道长长的涟漪,诉说着千年运河通航最北端港口的繁荣与活力。
东平港。
日前,在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泰安日报社联合泰安市交通运输局、东平县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主办的“通江达海 千里畅行”大型融媒报道活动圆满落幕。报道团一路南下,用镜头记录了泰安内河航运复兴的壮阔图景,捕捉了运河沿线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融。
滕州港。
台儿庄港。
徐州港。
镜头定格在东平港,这里曾是京杭大运河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舟楫往来、帆樯林立的盛况沉淀在历史长卷中。如今,现代化的港区设施让辉煌记忆再度苏醒。庞大的散货码头和集装箱码头沿湖布局,堆场上的货物如山,运输车辆穿梭不息。自复航以来,东平港的吞吐量持续攀升,“公铁水”联运的物流体系日趋成熟,不仅极大降低了周边企业的运输成本,更牵引着区域经济格局的变革。昔日“运河明珠”正蜕变为辐射鲁西南、连接中原经济区的桥头堡。
马鞍山港。
扬州六圩灯塔公园,长江与运河在此交汇。
铜陵港。
邳州新港。
报道团的足迹并未止步于泰安,沿着航道南下,滕州港的货轮满载煤炭与建材整装待发,徐州港的船舶锚地千帆林立,见证着鲁苏交界的水运枢纽地位;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展厅倒映着历史与现代,馆内陈列的漕运文物诉说着运河千年的传承与新生;六圩灯塔公园,长江与运河在此交汇,雄浑江水与悠悠运河水碰撞交融,船只就在这交融处往来不息,见证着不同水域的连接与交流;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太仓港,机械臂精准作业,集装箱堆场绵延数里,彰显着国际集装箱码头与现代货箱码头的磅礴气势;铜陵港的江畔,满载有色金属的货轮鸣笛启航,奏响产业发展的铿锵旋律;马鞍山港码头上一艘艘船舶静静停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壮阔诗境在此鲜活铺展。
太仓港。
从东平湖畔,到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到长江入海口,再到长江下游港口;从港港联动到货运企业,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再到黄金水道上的“招商突击队”……一场跨越三省的视觉追踪随着“通江达海 千里畅行”大型融媒报道活动的收官而暂告段落。10天跨越三省,驾车3000余公里,无数珍贵瞬间被永久封存。随着这些稿件、图片、短视频、新媒体产品全网传播超500万次,泰安航运的故事已从镜头走向全国。照片里的黄金水道仍奔涌向前,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脉搏愈发强劲。泰安正沿着这些定格的画面驶向更广阔的未来,续写通江达海的时代新篇。
中华泰山网记者:蒋永琳 刘小东 亓浩波 摄影 隋翔
本文来自【中华泰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