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肉虫,科学混配,虫卵双杀,高效防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1 04:08 1

摘要:俗话说“天旱虫多,雨涝病多”,在北方旱地农作物中,玉米、红小豆、大豆、花生、烟草、辣椒、部分中药材等等。“咀嚼式”口器害虫猖獗,目前杀虫剂市场烽烟再起,各种新老产品纷纷走上前台。其中热度最高的当属溴虫氟苯双酰胺、甲维盐、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成

俗话说“天旱虫多,雨涝病多”,在北方旱地农作物中,玉米、红小豆、大豆、花生、烟草、辣椒、部分中药材等等。“咀嚼式”口器害虫猖獗,目前杀虫剂市场烽烟再起,各种新老产品纷纷走上前台。其中热度最高的当属溴虫氟苯双酰胺、甲维盐、茚虫威、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它们杀虫效果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溴虫氟苯双酰胺

溴虫氟苯双酰胺(格力高)其化学结构属于间苯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对氯离子通道的变构调节,阻断氯离子传递,导致昆虫神经传导出现过度兴奋和痉挛的症状,进而展现出高效的杀虫效果。‌‌对鳞翅目、鞘翅目等多种害虫具有显著防治效果,且对现有杀虫剂抗性害虫表现优异。‌‌是一种针对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的变构调节剂。它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在氯离子通道的一个关键位点上,从而阻止氯离子向细胞内的传递。随着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大量使用,肉虫对其产生抗性后,防效有所下降,由于它缺少内吸活性,在防虫持效期方面,表现不佳,害虫高发期,一遍无法解决问题。

溴虫氟苯双酰胺田间使用技术

1.溴虫氟苯双酰胺+虱螨脲,这个配方主要针对鳞翅目害虫,虱螨脲是优秀的杀卵剂,5%的溴虫10ml+5%虱螨脲20ml兑水30-40斤喷雾,虫卵双杀。此配方适用于早期抗性虫的防治。

2.溴虫氟苯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这个配方主要对钻心虫、葱管虫等抗性虫都特效。推荐用量5%溴虫10g+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10g兑水30-40斤喷雾。此配方是防治抗性肉虫的黄金组合。

3.溴虫氟苯双酰胺+呋虫胺,这个配方主要是针对跳甲,搭配呋虫胺能降低抗性,推荐用量:5%溴虫10g+20%呋虫胺30g兑水30-40斤喷雾。此配方是防治跳甲的高效组合。

4.溴虫氟苯双酰胺+杀虫环,这个配方成本略显高,但是对肉虫、跳甲、蓟马3种害虫都有很好的效果,推荐用量:5%溴虫10g+50%杀虫环30g兑水30-40斤喷雾。二者搭配以后,治虫彻底,还有一定的持效期,适合害虫高抗性区域使用。

二、甲维盐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高效生物源杀虫剂,通过增强害虫神经细胞中氯离子通道的开放,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异常,最终使害虫麻痹死亡。其作用靶点明确,对鳞翅目幼虫等害虫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时需掌握适期施药、科学混配及轮换用药等技术,避免抗药性产生。

作用机理

1.神经毒性作用:甲维盐通过结合害虫神经细胞膜上的特异位点,促进氯离子内流,引发神经细胞持续兴奋,导致害虫肌肉收缩失控、瘫痪死亡。

2.胃毒与触杀协同:以胃毒作用为主,兼具触杀活性,害虫接触或取食后可在数小时内停食,1-3天达到致死高峰。

3.高选择性:对益虫及哺乳动物毒性较低,水生生物(如鱼类)毒性较高,需避免污染水源。

三、茚虫威

䒢虫威是一种广谱噁二嗪类杀虫剂,它是杀虫界中的“钠离子刺客”,农民伯伯叫它“虫无踪”或“虫见愁”,它的杀手锏是伪装成神经细胞里的“电流开关”,偷偷堵住钠离子通道,可以想象一下,害虫正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神经信号消失,先是全身抽搐跳机械舞,接着直接躺板板,这种触杀+胃毒的双重杀伤力,连抗性害虫都直呼不讲武德,三天就让虫群表演集体消失术。

田间复配建议与增效方案

1.茚虫威十甲维盐:提升速效性,防治抗性甜菜夜蛾、棉铃虫等,推荐用量30%茚虫威20毫升+1%甲维盐40毫升/亩;

2.茚虫威+虫螨腈:增强持效期,适合高发期害虫,速效性提升至4小时致死,推荐用量30%茚虫威30毫升+10%虫螨腈30毫升/亩;

3.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兼具速效与内吸长效性,防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等效果显著,推荐用量30%茚虫威20毫升+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20毫升/亩;

4.茚虫威+氟铃脲:虫卵兼杀,适合预防性用药,推荐用量30%茚虫威30毫升十5%氟铃脲50毫升/亩

四、虱螨脲

虱螨脲是一种新一代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属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通过干扰害虫蜕皮过程实现杀虫效果,化学式为C₁₇H₈Cl₂F₈N₂O₃,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等害虫幼虫,具有虫卵兼杀、持效期长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杀卵功能‌:施药后48小时内产的卵孵化率不足5%,10天内产的卵亦受抑制。‌‌

‌双重作用‌:兼具胃毒与触杀效果,害虫取食后2小时停止进食,3-5天达死亡高峰。‌‌

防治对象与适用作物

‌主要害虫‌:鳞翅目(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缨翅目(蓟马)、同翅目(白粉虱)、害螨(锈螨)等。‌‌

‌适用作物‌:棉花、玉米、蔬菜(番茄、甘蓝)、果树(柑橘、苹果)、大豆等,禁用于水田及桑园附近使用。

五、虫螨腈

虫螨腈是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害虫细胞线粒体中的能量代谢过程,导致细胞衰竭而死亡。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它的活性比氯氰菊酯高很多,尤其是在防治抗药性比较强的老熟幼虫方面,效果非常突出,于是很快就成为了市场上种植户们最受欢迎的杀虫剂之一。

1、主要特点

杀虫谱广:虫螨腈不仅能防治小菜蛾、菜螟、甜菜夜蛾、斑潜蝇、斜纹夜蛾、蓟马、菜蚜、菜青虫等多种蔬菜害虫,还能防治二点叶螨、葡萄叶蝉、苹果红蜘蛛等害螨。

速效性好:虫螨腈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施药后1个小时内就能杀死害虫,24小时达到死虫高峰,当天的防治效能达到95%以上。

混配性好:虫螨腈能与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甲氧虫酰肼等多种杀虫剂混配,增效作用明显,不但扩大了杀虫谱,还显著提高了药效。

2、主要缺陷

虫螨腈有两个比较大的缺陷,一个是不杀卵,另一个是容易发生药害。虫螨腈对西瓜、西葫芦、苦瓜、甜瓜、香瓜、冬瓜、南瓜、吊瓜、丝瓜等瓜类作物比较敏感,使用不当,容易出现药害。白菜、萝卜、油菜、甘蓝等蔬菜6叶前使用,也容易出现药害。在高温、开花期、幼苗期用药,也容易出药害。因此,虫螨腈尽量不要在葫芦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上使用。

六、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8H14BrCl2N5O2,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属于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通过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使钙离子过度释放,导致害虫肌肉麻痹死亡。其分子结构含吡唑环和苯环,具有高稳定性和低毒性,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等作物。‌

‌1、主要防治对象‌:

鳞翅目害虫: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

鞘翅目害虫:马铃薯甲虫、叶甲等。‌‌

其他:潜叶蛾、草地贪夜蛾、蚜虫等。‌‌

‌作用特点‌:30分钟内起效,持效期15天以上,兼具触杀和胃毒作用,耐雨水冲刷

总之,六类杀虫剂各有千秋,溴虫氟苯双酰胺触杀不内吸,成本比较高,使用不当害虫易产生抗性;甲维盐以胃毒作用为主,兼具触杀活性;茚虫威以触杀+胃毒的双重作用,无内吸作用,不杀卵,死虫较慢;虱螨脲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无内吸,强力杀卵;虫螨腈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不杀卵;氯虫苯甲酰胺内吸性强,30分钟内起效,持效期15天以上,兼具触杀和胃毒作用,耐雨水冲刷。六者都以胃毒及触杀为主,施药时要根据虫害,合理混用,提高杀灭虫害效果。

来源:河南经济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