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年9月14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讣告,讣告沉痛宣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杨尚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9月14日
鞠躬尽瘁的杨尚昆同志
1998年9月14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讣告,讣告沉痛宣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杨尚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9月14日1时1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噩耗传来,使我感到十分突然、非常震惊、特别沉痛!怎么会这样快就走了呢?1997年,出席人民大会堂春节团拜会时,他还神采奕奕、面带笑容地站着与同志们握手交谈。我也曾过去向他问好,并说:“我想到你家里去看看你。”他高兴地说:“好嘛,你来吧!”因为都住在北京,我便没着急去。谁料想,那次见面却成了我们最后一次交谈。
后来,我去参加他的追悼会,阵阵哀乐起,徐徐入灵堂,深深地向杨主席遗体三鞠躬,又回想起往事。
杨尚昆同志,我是先知其名,后见其人的。知道他的名字是1934年10月在江西石城。那时他与军团长彭德怀命令少共国际师在石城掩护红军主力撤退。初次见面是1939年5月在北村(潞城西北)前总的作战室。那时他是中共北方局的书记,他给我的印象是接近群众,说话面带笑容,使人感到亲切。
尚昆同志在北方局时,很关心八路军的作战情况,经常到作战室来看电报。他平易近人,说话很风趣。有一天,我在作战室值班,他来到作占篡奎说:“今天是你当皇帝呀!”他意思是说我值班有权处理问题。他来作战科,常到我的住处看看。有一次在我住处,发现我的桌子上有一箱《鲁迅全集》,他爱书如命,便说:“何廷一,把《鲁迅全集》给我吧!”这箱《鲁迅全集》是香港送来的精装本,书箱做的很精致,我有点不舍得,但又不好意思不给,最后忍痛割爱,还是给了他。
1940年初春,杨尚昆由北方局住地去延安出席党的“七大”,因“七大”延期,他留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任主任,这一职务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在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期间,他不断领导调整和健全了中央办公厅工作机构,创立了行之有效的为党中央服务的工作运转机制。
1947年7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二十万大军进攻延安。在此之前,尚昆同志担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他协助书记叶剑英同志,及时准确地搜集全国各地的各种情报,向中央报告,并向各解放区转达中央的各项指示,为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和党中央知己知彼、掌握全局、指挥战斗提供了重要保证。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后作出决定: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准备3月下旬迁移北平,并成立转移委员会,由尚昆同志负总责。
党中央由西柏坡移到北平,开始驻西郊香山。我到香山看过尚昆同志,一见面他就亲切地叫何廷一,好像多年没有见面似的,问长问短。他一会儿要警卫员送茶水,一会儿要警卫员拿好烟招待,特别热情,使我感到非常亲切。
1949年8月,我率十四兵团机关和直属部队,到北平与军委航空局合并成立空军司令部。
我和军委航空局常乾坤局长到中南海,向聂代总长汇报。当时中央办公厅与军委办公厅合署办公,杨主任一见我就说:“何廷一,回总参谋部来工作吧!”聂代总长接着说:“他已经出去了,任务也不轻,不要让他回来啦。”聂代总长记忆力很好,我们一见面他就提起我在大渡河负伤的情况,他的回忆录还写了一段我负伤的事:“现在空军的副司令员何廷一,过大渡河时负了伤,当时他是军团部的参谋。”
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关系,我和尚昆同志接触比较多。1956年,毛主席第一次坐空军的飞机,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和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陪同外出视察。由广帅}回北京,因天气原因滞留武汉,杨主任有点儿着急,见面就问我天气好转了没有。毛主席在外地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杨主任亲自布置开会的各项工作,罗部长担负保卫工作,他们为毛主席服务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完全彻底。在广东省委小岛招待所,他们和毛主席同住一栋楼,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睡觉,杨主任脱了皮鞋提着轻轻地上楼。
他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坚持真理。1959年7月,党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开的是“神仙会”,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彭德怀投“万言书”后,风云突变,会议改变了性质,召开中央全会批判彭总。会议期间,杨主任对我说:“你们司令员刘亚楼的发言没有过头,比其他同志的发言客观。”杨主任和彭总是老措当,早在1934年就一起工作过。当时彭德怀是红三军团的军团长,杨尚昆是红三军团的政治委员。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他们两位军政一把手相辅相成,珠联璧合地指挥红三军团屡战屡捷。长征中,他们用兵如神,指挥若定,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二人的汗马功劳,受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通报表彰。遵义会议上,他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共同批评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坚定不移地拥护毛主席的正确军事路线。遵义会议后,他们同心协力,机动灵活地运用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身先士卒,率领红三军团冲锋陷阵,一举夺取娄山关,又与红一军团并肩作战斩将夺旗,再克遵义城,取得红一方面军长征途中第一个重大胜利。1938年9月,尚昆同志接任中共北方局书记,肩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战的艰巨任务。此间,他协助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简称前总)朱德、彭德怀,英勇反击阎锡山制造的山西“十二月事变”,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尚昆同志十分清楚,彭德怀既是“武死战”的烧将,也是“文死谏”的忠臣,根本不相信彭德怀会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因此,他不同意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的批判,称赞刘亚楼的发言。
刘少奇、周总理出访,他都亲自召集安全小组开会,研究布置安全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外交部、调查部、总参谋部及空军的有关人员。我每次都代表空军参加会议。他分工空军负责保障空中安全,调查部负责地面安全。保证专机安全要做很多工作,检查、试飞、掌握气象和空中情况。
1960年5月,周总理访问缅甸、印度、柬浦寨、越南。访问缅甸时,考虑到泰国空军基地驻有美国空军,为防止美机空袭,在国内采取暗语通话。缅方听不到我飞机在空中的情况,急得总问我方飞机位置。
1963年4月,少奇同志访问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情况比较复杂,要通过海洋,航线又长,对空台声音很小,通信十分困难。塔台通信员不离耳机精心守听,我一直守到飞机降落。刘少奇访问的国家都有国民党的特务。他在柬埔寨访问时,敌特在公路上埋下地雷。由于我情报部门和调查部门工作卓有成效,敌特的阴谋破产了。
.........
1982年9月,杨尚昆任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协助小平同志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不久,他来到空军,听我们汇报后,我向他提出修空军礼堂的问题。他说:“我给总政文化部讲一下。”我说:“这是总后管的问题。”杨副主席第二次来空军是接见参加英模大会的代表,我在空军俱乐部小休息室,又向他提出修礼堂的问题,他马上找来总后青光义副部长,要他给北京市讲一下。空军礼堂要不是杨副主席批准是很难修成的。
1985年7月3日,杨副主席接见参加工资改革会议的同志,照相时就大声地叫何廷一。我向他报告了回前总驻过的地方的情况,他说:“我还没有回去过呢!”这种场面,他单叫我,真是情深似海。
我虽然和他关系很好,但在位时从来没有想过去看他,免得被人说走上层路线。
1985年,我离职后去看过杨副主席两次。一次是为邢永宁同志要求回空军工作问题,他的女儿觉得谈的时间过长,进到办公室来说:“爸爸该看电视了。”杨说:“你先去看,我和叔叔谈问题呢。”一次是专门去看他,杨主席在谈话中提到王海给他送拐杖的事,他问我知不知道,我说听说过。他很生气地说,有人说空军送给我一根金拐杖,一根金拐杖至少有两斤重,能做拐杖玛!接着他给我说了一些送拐杖的情况,他说:“我住你们小汤山温泉招待所时,王海说有人送给他一根很好看的拐杖,他想把它送给我。这根拐杖不过是在拐把上镶了点景泰蓝,怎么是金拐杖呢!”空军纪委给军委纪委的报告说,送的是一根木头拐杖。
我除了去过两次杨副主席家里外,还给他写过几次信。其中一次是,山西潞城县北村的党支部书记到北京来找我,要我给杨副主席讲一下,给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在北村驻过的房子写几个字: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我知道中央办公厅和军委办公厅都有规定,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轻易题词题字。可是用北村小米养育过我们的乡亲,让他们的党支部书记到北京来找我,盛情难却,我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杨副主席写了如下一封信。
杨副主席:
您好!经常想念您,由于您为国家大事忙碌,因此不敢前去打扰。
抗战时期,前总住地北村的党支部书记,今天来到我的住处。他们要我帮忙给您写封信,请您给他们村写几个字:“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他们想以您的题词,教育群众,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北村前总驻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又是老根据地,我想您会满足他们的要求的。
不耽误您的时间,写此短信。
祝
春节快乐,身体健康!
何廷一
1990年元月18日
出乎意料,杨副主席很快就写了北村党支部书记要求写的字。寄给我的信封,是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给杨副主席的特急件的信封背面,写我的姓名寄来的。杨副主席身居高位仍不忘老区人民,仍然如此节俭,使用旧信封这件小事,足见其崇高的品德。
尚昆同志担任军委第一副主席后,更加关心空军的建设。1989年11月11日,是空军成立40周年纪念日,杨副主席来空军祝贺。那天我的穿戴比较整齐,杨副主席见了我,一边同我紧紧握手,一边幽默地说:“你穿得好漂亮啊!”我笑着回答说:“空军过节,我这个老兵也得精神精神啊!”庆祝大会上,杨副主席即席讲话,讲到空军的历史,讲到空军的现在,讲到空军的发展,语重心长,字字玑珠,非常受欢迎,会场里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长时间的讲话,他一直站着,感动得与会的干部、战士全都自动站起来听,场面非常感人。
他的一生是光辉而坎坷的。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党中央对杨尚昆同志做了正确定论,我非常拥护。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