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3月,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蒋先亮被依法执行死刑,彼时这一消息便受到了媒体关注与报道。可谁能想到,三年多后的今天,这个案件竟再度成为网络焦点,在各大平台掀起轩然大波,牢牢占据着热搜榜单。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
2022年3月,犯下令人发指罪行的蒋先亮被依法执行死刑,彼时这一消息便受到了媒体关注与报道。可谁能想到,三年多后的今天,这个案件竟再度成为网络焦点,在各大平台掀起轩然大波,牢牢占据着热搜榜单。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
回溯2018年12月22日那个黑色的下午,四川省达州市一户普通人家的宁静被彻底打破。蒋先亮,这个刚刚在2017年8月因抢夺罪刑满释放不久的恶徒,贼心不改,将罪恶的目光锁定在了年仅6岁的周某甲和4岁的周某乙身上。他趁孩子独自在家玩耍,从厨房门潜入屋内,瞬间化身为人间恶魔,欲对两名女童实施奸淫。
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蒋先亮的残暴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女童的哭闹声没有唤醒他丝毫的良知,他反而变本加厉,先是用手卡颈,见无法控制局面,竟丧心病狂地拿起刀砍向周某甲的头部,又切割其颈部,致其昏迷。对周某乙,他同样不放过,反复将其头部溺水、捂嘴,直至孩子昏迷。作案后,他还不忘上楼盗窃,抢走6205元现金和一部价值419元的手机。如此泯灭人性的行径,简直突破了人类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好在两名女童被及时送往医院抢救,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但身体和心灵遭受的重创,将伴随她们一生。经鉴定,周某甲重伤二级,周某乙轻伤二级 。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2020年4月17日,四川省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盗窃罪对蒋先亮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蒋先亮不甘心伏法,提出上诉。2020年11月23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将该案发回重审 。重审一审判决依旧维持原判,而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强奸罪量刑畸轻提出抗诉,蒋先亮也继续上诉 。2021年6月3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蒋先亮犯强奸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2021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对蒋先亮的死刑裁定,终于为这场漫长的司法审判画上了句号。
究其原因,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025年8月将本案作为典型判例纳入人民法院案例库并公之于众 。这一举动看似是旧案重提,实则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普法教育层面来看,如今网络发达,信息传播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法律知识和社会热点案件。最高法公布此案,就像是在全社会敲响了一记警钟,再次明确表明人民法院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绝不姑息的坚定态度 。它让更多人了解到此类犯罪的严重后果,也让家长们更加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保护。
在司法实践方面,本案有着特殊的意义。蒋先亮在实施强奸犯罪过程中采取的暴力行为,究竟该如何定性,是评价为故意杀人罪、强奸罪两罪还是强奸罪一罪,在法律界存在一定争议 。法院最终认定,蒋先亮作案目的明确是奸淫,其全部暴力行为均是基于实施奸淫目的而实施,是在强奸犯意支配下的手段行为,并非独立于强奸犯意之外的报复、灭口等目的,所以构成强奸罪一罪 。这一判决为今后同类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明确的裁判标准,在强奸罪中暴力行为认定的法律适用问题上树立了标杆,让司法工作者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有了更清晰的参考。
此次案件的再度刷屏,也反映出社会大众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高度关注。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蒋先亮案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仍需不断努力,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进一步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保护措施,让这些稚嫩的花朵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
蒋先亮案时隔三年再度引发关注,是一次法律的庄严宣告,也是对社会的深刻警示。它让我们看到正义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守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来源:海哥聊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