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锈迹斑斑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在仁爱礁潟湖上摇摇欲坠,舰体中部那道6米多长的裂缝仿佛在诉说着25年的沧桑,也见证着南海博弈的风云变幻。
> 锈迹斑斑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在仁爱礁潟湖上摇摇欲坠,舰体中部那道6米多长的裂缝仿佛在诉说着25年的沧桑,也见证着南海博弈的风云变幻。
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劳纳8月22日公开宣称:“若中方导致一名菲士兵死亡,菲军将立即开战!” 这一战争威胁的背景是,菲律宾非法“坐滩”仁爱礁的57号舰已经94天没有获得任何补给,创下了历史纪录。
与此同时,中国海警在仁爱礁周边加强了执法力量,部署了多艘海警船与快艇。8月20日,菲律宾方面观测到5艘中国海警船、11艘快艇、1架海军舰载直升机以及1架无人机。
01 断粮危机,菲士兵生存艰难
“马德雷山号”登陆舰自1999年以“技术故障”为由非法坐滩仁爱礁以来,已有25年历史。这艘1944年下水的二战老舰已经76岁高龄,远超任何军舰的正常服役年限。
目前舰上士兵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木板搭棚、铝皮遮风**,靠太阳能供电,饮水靠收集雨水和简易净化装置。菲律宾军方官员透露,士兵食物仅剩罐头和少量干粮,生存面临严重挑战。
正常情况下,菲律宾每30-40天就需要运送一次补给,因为船上空间不足,食物很难长期存放。而此次自5月20日最后一次补给以来,已持续94天零补给,创下历史纪录。
02 危险挑衅,菲方小艇“碰瓷”执法船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近日,菲律宾非法“坐滩”57号舰释放2艘小艇,**无视中方多次明确警告**,以不专业、危险方式接近中方正常执法的海警艇,蓄意“碰瓷”挑衅。
8月19日凌晨,菲律宾“坐滩”军舰释放两艘小艇,借着夜色掩护向中国海警舰尾靠近。双方船只一度接近到不足10米的距离,现场气氛剑拔弩张,执法人员在海面上短暂对峙。
中国海警果断启动应急响应,通过广播发出警告,然后机动规避,确保菲方小艇不再接近,并依法将其逐出中国海域。
03 多层次管控,中方强化仁爱礁防御
中国在仁爱礁周边建立了多层次管控体系。包括海警防线、民兵屏障、电子天网等多种手段。
最新进展是,中国渔船在仁爱礁潟湖入口处投放了渔网,堵住了唯一通道。中国海警的快艇更是首次架设了重机枪装备,深入仁爱礁潟湖核心区。
南部战区权威通报显示,仁爱礁周边已形成**海空一体化监控网络。从水炮射击演练到快艇武装巡逻,从渔网布防到无人机巡查,层层设防有效切断菲方运补线路。
04 菲方拉拢外援,多国势力介入南海
菲律宾不仅在海上采取挑衅行动,还积极拉拢外部势力介入南海问题。8月15日,菲律宾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ALON”联合演习。
三国共派出3600名士兵和多艘舰艇组成编队,从菲律宾西部出发,向巴拉望岛外海巡航,展示三国联合巡逻的力量。
菲律宾还与日本、印度等域外国家加强军事合作。2025年8月初,菲律宾与印度在南海首次开展联合航行活动。自2023年起,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并与日本、印度等国建立了多个防务合作协议。
05 环境代价,坐滩军舰成生态毒瘤
卫星遥感图清晰显示,以“马德雷山号”为圆心,半径3海里内的珊瑚礁覆盖率从65%暴跌至12.7%,大片灰白尸骸触目惊心。
这艘二战老舰已成为生态毒瘤——船体腐蚀泄漏的300吨铅汞毒物杀死15万尾鱼群,菲军丢弃的塑料垃圾堆出2米高的“海上垃圾山”。
连海龟误食渔网后僵直的尸体都被冲上美济礁。讽刺的是,菲环保部长竟在联合国倒打一耙,诬蔑中国“破坏海洋生态”,却绝口不提自家破船每小时排放400升污水。
东盟国家已用行动表态——越南与印尼正加速靠拢中国,中越贸易额激增,越南对华海鲜出口翻倍。菲律宾在东盟内部日益孤立,连菲律宾前军方高层都警告:“继续对抗只会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布劳纳的战争威胁听起来更像是一艘濒临解体的军舰上传来的绝望呼喊。
菲海军总吨位不足中国5%,主力舰还是美国二手货;空军无远程导弹,最先进战机仅12架韩国造FA-50。
现实骨感如铁。2024年美菲军演期间,美军舰刻意避开仁爱礁敏感区;2025年8月13日,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闯入黄岩岛领海遭中国人民解放军驱离后,美军并未采取任何支援行动。
来源:壹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