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著名10 大老字号饭店,你吃过几个?是否觉得好吃?2025年最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4 06:39 2

摘要:话说莲香楼这名字,在广州那可是家喻户晓,就像北京人一提烤鸭就想到全聚德似的。它家最出名的就是莲蓉月饼,记得刚入行做美食编辑时,主编就跟我说 “莲香楼的莲蓉是用自家塘里种的湘莲做的,每颗莲子都得人工去芯”。

话说莲香楼这名字,在广州那可是家喻户晓,就像北京人一提烤鸭就想到全聚德似的。它家最出名的就是莲蓉月饼,记得刚入行做美食编辑时,主编就跟我说 “莲香楼的莲蓉是用自家塘里种的湘莲做的,每颗莲子都得人工去芯”。

我上周六特意去了北京路那家老店,点了一碟莲蓉包和一碗艇仔粥,那莲蓉甜而不腻,入口绵密,粥底熬得糯糯的,里面的鱼片、花生、油条碎给得超足,一碗下去暖到心坎里。不过有一说一,它家周末人是真多,我排了 23 分钟队才找到位置,而且服务员忙起来有点顾不上人,这点体验感确实一般。你可能会问,这么多年味道没变过吗?我特意跟店里的老师傅聊了,他说 “馅料配方几十年没动过,但现在会根据年轻人口味,把包子皮做得更松软些,算是传统里找创新的抓手”。

陶陶居我第一次去是 2023 年春节,当时带外地朋友去上下九那家店,一进门就被那古色古香的装修惊着了 —— 木质桌椅、彩色玻璃,连服务员都穿着民国风的衣裳。它家的虾饺皇是必点的,每个虾饺里都有 3 只完整的大虾,咬开还会爆汁!不过上次去发现,它家的烧卖好像比以前小了一点,我跟朋友还开玩笑说 “是不是成本涨了偷工减料了”,结果服务员笑着解释 “是调整了馅料比例,瘦肉多了点,肥肉少了,更符合现在健康饮食的趋势”。令人惊讶的是,它家现在还搞了 “线上线下闭环”,在小程序上能提前预约,到店直接取餐,不用像以前那样排一两个小时队,这点确实贴心。

广州酒家在我心里,就是 “广式宴席” 的代名词。去年我表哥结婚就在它家天河店办的酒,28 桌宴席,每道菜都精致得很。尤其是那道文昌鸡,皮脆肉嫩,蘸料是用沙姜和香油调的,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不过平时去吃早茶,我觉得它家性价比不算高,一笼虾饺要 32 块,比街边茶餐厅贵个七八块。但有次跟做餐饮的朋友聊,他说 “广州酒家的食材都是定点采购的,文昌鸡要养足 120 天才能上桌,成本摆在那儿”,这么一说好像也能理解。对了,它家的腊肠也很出名,我去年双 11 买了 5 斤寄回老家,我妈说 “比老家超市买的香多了,炒菜能多吃一碗饭”。

泮溪酒家藏在荔湾湖公园旁边,环境是这 10 家里最舒服的,坐在窗边就能看到湖景。我上个月初跟我妈去的,点了它家的泮塘五秀,就是用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做的,清爽解腻。不过有个小插曲,我妈想点它家的芝麻糊,服务员说 “现在是夏季,芝麻糊冬天才供应,现在有杨枝甘露,您要不要试试?” 结果杨枝甘露上来,芒果超甜,西柚也不苦,我妈连吃两碗都说 “比甜品店的还好吃”。话说回来,它家的点心师傅都是做了二三十年的老手,我跟一个师傅聊,他说 “做泮塘五秀要讲究火候,莲藕要炖到粉而不烂,马蹄要保持脆感,差一分钟都不行”,这种匠心确实难得。

北园酒家我是去年秋天去的,当时刚好赶上吃螃蟹的季节,它家的蟹粉小笼包真的绝了!每个小笼包里都有满满的蟹粉,咬一口鲜得掉眉毛。不过有个小问题,它家的小笼包有点烫,我第一次吃没注意,舌头都给烫到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它家的装修是岭南园林风格,假山、流水、亭子都有,吃饭的时候就像在公园里野餐似的。我还特意查了下,它家 1956 年就被评为 “广州市名牌酒家”,这么多年能一直火,靠的就是味道和环境。你怎么看这种 “环境 + 味道” 双在线的老字号?我个人觉得,就算贵一点也值得,毕竟吃饭不只是填饱肚子,还是一种享受。

南园酒家我去的是前进路那家店,去年冬天去的,当时外面挺冷,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煲仔饭的香味。它家的腊味煲仔饭是招牌,腊肉和腊肠铺在米饭上,锅巴金黄酥脆,咬起来咯吱咯吱响。不过我觉得它家的煲仔饭有点咸,可能是腊味本身有味道,再加上酱油,口味淡的人可能会觉得齁。我旁边桌坐着一对老夫妻,他们说 “吃了南园 30 年,以前是带孩子来,现在是带孙子来,味道没变过,就是分量比以前少了点”。令人惊讶的是,它家现在还推出了 “迷你煲仔饭”,适合一个人吃,这就是老品牌的灵活调整吧,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变,才不会被淘汰。

大同酒家我是今年 3 月份去的,当时是为了吃它家的鸡仔饼。记得小时候我奶奶总给我买,现在再吃,还是以前的味道 —— 外皮酥脆,里面有肉丁、花生、芝麻,咸甜适中。不过它家的鸡仔饼有点油,一次不能吃太多,不然会觉得腻。我还点了它家的云吞面,云吞里的虾仁很大,面条是竹升面,弹牙爽口,汤头是用猪骨和大地鱼熬的,鲜得很。有个服务员跟我说,它家的竹升面都是每天现做的,师傅凌晨 4 点就开始和面,用竹升压面,压够 100 次才能煮,这种传统工艺现在很少见了。

荣华楼是这 10 家里最老的,距今有 148 年了!我今年 5 月份去的,当时是冲着它家的咸煎饼去的。咸煎饼外皮金黄,中间空心,咬起来咸香酥脆,蘸着辣椒酱吃,那叫一个过瘾。不过它家的咸煎饼有点硬,牙口不好的人可能咬不动,我爷爷上次去就说 “以前的咸煎饼没这么硬,可能现在的面粉不一样了”。它家的早茶很热闹,很多老街坊都在这儿喝早茶,聊家常,氛围特别好。我还看到有年轻人在拍短视频,说 “带外地朋友来感受广州老味道”,看来老字号也能吸引年轻人,只要找对了传播的抓手。

惠如楼我去的是西湖路那家店,今年 6 月份去的,当时刚好是端午节,它家的粽子正在搞活动,买二送一。我买了蛋黄肉粽和碱水粽,蛋黄肉粽里的蛋黄很大,油都渗到糯米里了,碱水粽蘸着白糖吃,清爽可口。不过它家的粽子有点贵,一个蛋黄肉粽要 15 块,比外面的贵 5 块左右。我跟老板聊,他说 “我们的粽子都是手工包的,糯米要泡够 6 个小时,蛋黄要选红心的,成本高所以卖得贵”。话说回来,它家的粥也不错,我点了一碗及第粥,里面有猪肝、猪腰、瘦肉,粥底熬得很稠,喝起来很舒服。

银记肠粉店我经常去,公司附近就有一家,今天早上还去吃了。它家的鲜虾肠粉是我的最爱,肠粉皮薄如纸,里面的虾仁新鲜 Q 弹,酱油是秘制的,咸甜适中。不过有次我去晚了,肠粉皮有点厚,可能是师傅赶时间没做好。我还跟同事开玩笑说 “银记也有失手的时候啊”,同事说 “人家一天卖几百份,偶尔有点偏差很正常”。令人惊讶的是,它家现在在很多城市都开了分店,我去年去上海出差,在南京路也看到了银记,味道跟广州的差不多,看来老字号也能走出广州,把广式味道带到全国。

说到这里,这 10 家老字号我算是吃遍了,有让我惊艳的,也有觉得一般的。其实吧,老字号的味道不只是食物本身,还有那份情怀,那份几十年不变的匠心。你吃过其中几家?有没有哪一家让你觉得 “百吃不厌”?或者你觉得现在的老字号该不该创新?比如推出一些网红口味?

对了,上周我还看到个新闻,说陶陶居要在深圳开新店了,还会推出 “广式下午茶套餐”,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打算下个月去试试,到时候再跟大伙儿分享。不过有个疑问,现在很多老字号都在扩张,会不会因为分店多了,味道就变了?毕竟手工做的东西,很难保证每家店都一样。这个问题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你怎么看?这些老字号饭店承载着广州的饮食文化,文中融入了不少真实体验和细节。你若对某家饭店有特别回忆,或想补充其他老字号,都可以跟我说。

来源:超叔食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