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A高级战争,老任亲儿子系列,如何将策略游戏搬运至主机平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3 19:38 4

摘要:主机平台由于手柄操作的特征,一直以来都不是策略游戏的沃土。然而曾经在机能最为羸弱的GBA掌机上,诞生过一款非常特别的策略游戏,它的玩法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款战旗游戏,还是任天堂亲儿子系列,至今仍在重制,它就是今天要谈到的《高级战争》系列。

主机平台由于手柄操作的特征,一直以来都不是策略游戏的沃土。然而曾经在机能最为羸弱的GBA掌机上,诞生过一款非常特别的策略游戏,它的玩法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款战旗游戏,还是任天堂亲儿子系列,至今仍在重制,它就是今天要谈到的《高级战争》系列。

谈起《高级战争》,不得不追溯到FC平台上一款叫《大战略》的系列游戏,这个系列在同样机能羸弱的FC平台上实现了一种类似回合制策略游戏的类型,既包含《火纹》那类战旗游戏的玩法,又兼具生产、后勤等实时战略游戏的元素。

在《大战略》的影响下,后期还诞生过《SD高达》等效仿游戏,但由于各自复杂的操作方式,在玩家中间都不温不火。

真正将这个游戏类型推向巅峰的,还是老任后来在自己家GBA平台上推出的《高级战争》系列。

按理来说,策略游戏都是一种上手难度极高的游戏类型,然而《高级战争》凭借鲜明的卡通美术风格、简单直接的克制关系和各具特色的CO(指挥官)系统,让所有掌机新手都能在几分钟内感受到战争游戏的激情。

《高级战争》与所有策略游戏一样,作战单位具备十分鲜明的三角克制关系,例如坦克能击败火箭车,但怕轰炸机;轰炸机对地面单位有优势,但遇到对空火箭车就不行。

战斗单位还有近距离和远程之分,像坦克、步兵等近距离单位可移动后攻击,而炮车等远程单位攻击范围广,但不能移动后攻击,且有最小攻击射程。

《高级战争1》地形元素也很丰富,不同单位在不同地形上移动力不同,一些地形还对部分单位有加成或限制。

此外《高级战争1》也是当时少数吸取了“战争迷雾” 设定的主机策略游戏,此时侦察单位就显得很重要,例如侦察车,它有着超强的视野和移动力。

《高级战争1》最大的特色还是CO(指挥官)系统,玩家战斗开始前可选择一位CO,CO自带的BUFF能给本方单位提供帮助。

CO技能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种,被动技能是各种 BUFF,主动技能类似必杀技,玩家攻击和防御可提升能量槽,充满后即可使用。

虽然主机游戏由于没有鼠标这一远古,并不擅长表现策略游戏这一玩法,然而《高级战争》将战略玩法高度精简,并且集万家之所长,让策略游戏这一类型成功呈现在掌机平台。

在前作广受好评后,续作《高级战争2:黑洞的升起》如期而至,它继承了前作的世界观,基本玩法规则变化不大。

《高级战争2》对比前作增强了CO系统,指挥官除了被动和主动技能外,还增加了威力更强大的超级技能。

《高级战争2》对指挥官数值与能力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许多颇具个性的非常规指挥官,比如 Colin,他的所有兵种能力对比其他人都自带羸弱,可他的一星技能资金1.5 倍,不仅总能率先解锁高科,还能靠人海战术压制敌方。

《高级战争2》地图编辑器与挑战模式也得到强化,让玩家除了连线对战之外,还能在单机模式下挑战系统关卡,极大延长了游戏寿命。

续作在图形和UI细节也在GBA硬件限制内得到优化,天气效果、过场特效等都让战场更具沉浸感。

GBA两作《高级战争》由于911事件的缘故最初都只在海外发售,直至2004年才在日本本土以《高级战争1+2》的合辑形式推出,许多国内的模拟器玩家都是通过本作接触到了这个策略游戏的神之系列。

随后《高级战争》又通过NDS、Wii重制版等不断触达新一代玩家,在NS平台上最新的《高级战争》重制版,画面分辨率大幅提升,全新的多边形战场取代了原有的2D格子战场,战斗画面也以更为现代的3D效果展现。

喜欢战略游戏的新老玩家都可以去体验一下这款经典游戏的魅力!

作者:诺亚主机(20后游戏编辑)

编辑:小蕾

来源:老男孩蕾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