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临帖 | 董其昌《臨諸家帖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3 20:31 5

摘要:著錄:1. 《石渠寶笈初編·養心殿》,《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一冊,第479、480頁,上海書店,1988年版。

董其昌《臨諸家帖冊》

水墨紙本 冊頁十開

尺寸:26.0×31.5 cm

鈐印:宗伯學士、董氏玄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董其昌》第84、91印,第1306頁)

題識:廣陵舟次,客有持《寶賢堂帖》見示,遂為臨此。董其昌。

著錄:1. 《石渠寶笈初編·養心殿》,《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一冊,第479、480頁,上海書店,1988年版。

2. 高士奇《江村書畫目》,第202頁,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 朱啟鈐《存素堂絲繡錄》,卷一,存素堂,1928年版。

此冊共十開,以“朝鮮箋”臨顏、蘇、黃、米、蔡諸家帖。書藝高絕,爐火純青,應作於1632年春,董其昌北上京師,駐舟揚州之時。

此冊經高士奇、沈荃題鑒,高士奇於《江村書畫目》中註稱“永藏,真跡,神品”。後陪嫁高士奇孫女高祥,並應是由高祥之夫張照進呈,於《石渠寶笈•初編》中,被列為上等。晚清流散後,入藏著名藏家吳普心之思學齋。

釋文:(一)肅宗答顏真卿云:卿之先人,德行優著,學精百氏,藝絕六書。頻擢甲科,屢升循政,曳裾王府,名右鄒枚。載筆春宮,道高徐阮。業載史臣,慶傳令子。追存盛美,裒贈崇班,且旌善於義方,俾揚名於有後。

拙於生事,舉家食粥,來已數月。今又罄竭,

(二)秪益憂煎,惠及少米,實濟艱勤。故令陳告也。右顏魯公《借米帖》。陰寒,不審太保所苦已損為慰。病妻服藥,要少鹿脯。惠及數片。《文殊贊》未獲,望於簏中更檢發也。尋馳謁。不次。右顏魯公《鹿脯帖》。

北樓西望滿晴空,積水連山勝

(三)畫中。灘上急流聲若箭,城頭殘月勢如弓。逃名已謝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為問邊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無窮。其昌仿顏魯公《八關齋會帖》。

柳十九仲矩自共城來,持太官米作飯食我。且言百泉之奇勝,勸我卜鄰。此心飄然,

(四)已在太行之麓矣。十七日,東坡居士書。

庭堅頓首。兩辱垂顧,甚惠。放逐不齒,因廢人事。不能奉詣,甚愧來辱之意。所須拙字,天涼意適,或能三二紙,門下生輒又取去。六十老人,五月揮汗,今

(五)實不能辦此,想聰明可照察也。承晚涼遂行,千萬珍愛。象江皆親舊,但盛暑非近筆研時,未能作書,見為道此意。齊君足下,庭堅頓首。

揚清歌,發皓齒,北方佳人東隣子。 且吟

(六)白紵停綠水,長袖拂西爲君起。 寒雲夜卷霜海空,胡風吹天飄塞鴻。 玉顏滿堂樂未終,館娃日落歌吹濛。絃歌興罷拂衣還,棄米何嘗有俸錢。恩自大鈞能遂物,

(七)只應訪藥是優賢。中岳外史米元章。致爽軒書。黃帝以聖德治天下,景星現。其星如半月于中天。自曉沒於南極。 帝堯百獸舞,鳳皇翔,廷生五色瑞

(八)芝。民之子,八九老人,擊壤而歌之。帝舜,慶雲現,壽星在弧南極。常以秋分之際現于景,春分之旦沒於丁。天下承平,萬姓樂業,四海晏清。

(九)十一月廿八日,襄頓首。別已經年,每疏馳問,但極瞻歧之懷。人至承書,窺攬辭意,益勝感著。夏,聞郡事清閒,總適神情,自有高趣,仰羨!仰羨!郊燔甫,近天氣變寒,唯眠食受攝,副此遠想,不具。

(十)襄再頓首。

題跋:1. 沈荃(1624-1684)題後紙:諸名家書皆盡態極妍,至思翁遂不覺有觀止之歎。總縁天骨秀逸,造詣深至。如大士化身,無不具神明之觀也。是在善鑒,豈曰阿私。癸丑(1673)仲春之朔,充齋荃力疾漫識。 鈐印:充齋

2. 高士奇(1645-1703)題後紙:此文敏公得意書,前後凡十紙八十一行。臨諸家,各盡奧妙。有明一代書家自公出而盡掩,前人即元之松雪翁亦當退避三舍,所謂“山川靈氣萃於筆端也”。康熈癸酉(1693)十一月十日,書于簡靜齋,江村高士奇。 鈐印:高士奇印、柏堂

3. 高祥(?-1715)標註:奩廿三號。 鈐印:高祥

鑒藏印:石渠寶笈、養心殿鑒藏寶、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嘉慶御覽之寶、肇錫余以嘉名、觀雅(半印)、樵(半印)、松雪山房、袌瓮翁、清河郡记、高祥、得天、張長卿、思學齋鑒藏印、南通吳氏收藏書畫印

来源:中国书法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