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父母都在悄悄布局:这3类工作再高薪也别让儿女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6 09:35 3

摘要:我干HR这行15年,面过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每年校招季,看着那些孩子兴冲冲地签了“高薪卖身契”,我心里都跟刀剜似的:又有一批娃要掉坑里了!

远见父母都在悄悄布局:这3类工作再高薪也别让儿女碰,第2个已大面积裁员!

——一位在人力资源圈摸爬滚打15年的老阿姨,掏心窝子的预警

文 / 人事老阿姨阿芳

一、先撂句狠话:选错行,一辈子白忙!

我干HR这行15年,面过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每年校招季,看着那些孩子兴冲冲地签了“高薪卖身契”,我心里都跟刀剜似的:又有一批娃要掉坑里了!

为啥?因为这三类工作,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则都是“青春粉碎机”“未来断头台”。今天我就把话挑明了——远见父母早就暗暗给孩子避开了,就你还蒙在鼓里!

二、第一类:用命换钱的高危岗,再高薪也别碰!

代表岗位:远洋捕捞、矿工、高空作业、消防员

听着月薪两三万很香是吧?我前阵子刚处理一个理赔:985毕业的小伙子,签了某海上油田,半年就出了事故,右手卷进钢缆,直接截肢。公司赔了80万,可29岁的大小伙,后半辈子咋整?

数据摆这儿:高危职业的意外死亡率是普通职业的8倍!而且干这行的人,35岁基本就“退役”了,一身职业病,腰椎、尘肺、听力损伤,哪个不是终身跟着?

父母最容易被“高薪”晃花眼,觉得“娃年轻,吃点苦没啥”。但你要记住:命只有一条,健康是1,后面再多0都是扯淡!

三、第二类:青春饭+AI双杀,裁员海啸说来就来!

代表岗位:流水线工人、电话销售、基础数据录入、网红主播、传统券商经纪人

为什么说它是“双杀”?
第一杀:吃青春饭。靠体力、靠颜值、靠嗓子,25岁前是“小甜甜”,一过30立马变“牛夫人”。
第二杀:AI正在疯狂抢饭碗!

我给你说几个血淋淋的数字:

全球科技行业,2025年因AI失业的人数已经突破9.4万人,微软、英特尔、Meta轮番大裁员;国内券商,半年裁了7000多人,传统经纪人直接砍掉9.1%;制造业更惨,一条原本需要100人的流水线,现在6个技术员就能搞定!

我闺蜜家的闺女,之前做电商主播,月入3万,26岁就被公司劝退,理由是“形象老化”。小姑娘现在转行做行政,底薪4500,落差大到天天哭。

所以啊,凡是“重复性高、技术含量低、容易被机器替代”的工作,都别让孩子往里跳!再高的工资,也都是“断头饭”!

四、第三类:灰色地带的“快钱”陷阱,法律风险极高!

代表岗位:非法集资销售、赌博平台客服、医美贷推广、P2P理财顾问

这类工作最会包装自己:“无责底薪8000+高提成”“月入十万不是梦”……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我去年刚处理过一个劳动仲裁:小伙子在P2P公司做销售,月入5万,干了两年,公司暴雷,直接定性为“非吸”,工资全退回去不说,还背了个案底。现在别说考公务员了,连送外卖都过不了背调!

记住一句话:所有来钱太快的工作,背后都有你看不见的镰刀。一旦出事,毁的不只是孩子一个人,是整个家庭的声誉和前途!

五、父母到底该咋办?我给你3个“避坑锦囊”!

看行业趋势,别看工资条
新能源、AI、生物医药、低空经济,这些都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新质生产力”,人才缺口几百万,未来十年都不愁饭吃。看技能门槛,别看职位title
同样是“工程师”,传统流水线技术员和机器人编程师,天上地下。让孩子学点“机器干不了”的本事,比如数据分析、程序开发、高端维修,越老越吃香。看职业寿命,别看眼前爽
一份工作,如果35岁以后不知道该干啥,基本就是“青春陷阱”。真正的好工作,是越干越值钱,越干越轻松。

六、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

我自己的孩子,当年非要去当“海员”,说一年能赚20万。我死活拦着,送他去学了“无人机飞控”。现在人家给风电公司做巡检,月薪一万五,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关键越干越精,老板抢着要!

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走弯路。今天我把话放这儿:
高危岗、青春饭、灰色钱,这三类工作,再高薪也别让孩子碰!
别等裁员通知书下来了,才后悔没早点听劝!

转发出去,让更多家长看到——咱们不求孩子大富大贵,只求他们平平安安,有饭吃,有未来!

来源:文墨实事点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