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导体供应链是全球化的,涉及众多非美国企业,其中许多公司位于美国的盟友国家。英伟达的芯片虽由美国公司设计和销售,但其制造依赖中国台湾的台积电(TSMC),生产设备来自荷兰的ASML和日本的东京电子(TokyoElectron),而存储芯片则可能采用韩国SK海力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允许英伟达(Nvidia)和AMD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AI)处理器,并以分成为交换条件,此举的影响将远超美国本土。
半导体供应链是全球化的,涉及众多非美国企业,其中许多公司位于美国的盟友国家。英伟达的芯片虽由美国公司设计和销售,但其制造依赖中国台湾的台积电(TSMC),生产设备来自荷兰的ASML和日本的东京电子(TokyoElectron),而存储芯片则可能采用韩国SK海力士(SKHynix)的组件。
多年来,美国一直施压这些全球企业,试图限制它们与中国的合作。在《芯片法案》(CHIPSAct)通过和2022年美国扩大芯片出口管制后,这一努力进一步强化。华盛顿还敦促新加坡、阿联酋等主要转运枢纽加强监控,确保受控芯片不会流入中国。
其他国家和企业可能也在密切关注这一交易,以寻找对华销售的机会。
市场研究公司IDC半导体业务负责人马里奥·莫拉莱斯(MarioMorales)表示,特朗普的英伟达交易表明,“(美国的)国家安全并非真正的问题,或者说从来都不是出口管制的核心问题”。企业和国家“可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战略,某些情况下甚至会脱离美国政府的政策”。
他补充道:“如果英伟达和AMD因‘付费入场’而获得特殊待遇,其他公司为什么不能效仿?”
盟友态度松动
拜登政府曾耗费大量外交资源,说服盟友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首先,华盛顿规定,台积电、英特尔等希望获得美国补贴的制造商不得在中国扩大先进芯片生产。随后,美国又推动盟友对华实施各自的制裁措施。
达特茅斯学院副教授、国际关系专家詹妮弗·林德(JenniferLind)指出:“出口管制和其他制裁措施本质上是多边的,但充满集体行动的难题。其他国家通常极不情愿告诉本国企业——它们本可通过出口赚取大量收入以支持未来创新——不能向某国出口。”
这导致一些国家“拒绝参与出口管制,或几乎不采取任何措施确保企业遵守管制”。
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DGA-AlbrightStonebridgeGroup)合伙人保罗·特里奥罗(PaulTriolo)指出:“拜登政府时期,日本和荷兰官员曾抵制与美国管制措施的深度绑定。”他认为,美国的盟友“将乐见管制大幅放松”。
目前,获准在华销售的两款芯片——英伟达H20和AMDMI308——并非市场上最强大的AI芯片。最先进的处理器(如英伟达Blackwell芯片)仍被禁止对华销售。
这意味着芯片走私仍将是美国政府的关注重点。
全球供应链会如何变化?
并非所有分析师都认为出口管制体系会彻底瓦解。
《芯片战争》(ChipWar)一书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Miller)表示:“管制涉及复杂的多国联盟,各方都不愿破坏现状,因为结果充满不确定性。”他补充说,许多芯片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政治影响力远不如全球市值最高的英伟达。
然而,这些公司虽不如英伟达擅长政治博弈,但同样至关重要。例如,台积电是唯一能制造最新一代先进芯片的企业,ASML则是极紫外光刻机(EUV)的唯一供应商,而该设备是生产最尖端半导体的关键。
来源:江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