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这五年在田里"撒"了近23亿!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联手,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出10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72个产业强镇,数量全国排名靠前 。这些钱可不是随便花的,而是瞄准茶叶、肉牛、蚕桑、糖料蔗等拳头产业,像串珍珠一样把生产、加工、物流、销售
广西这五年在田里"撒"了近23亿!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联手,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出10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72个产业强镇,数量全国排名靠前 。这些钱可不是随便花的,而是瞄准茶叶、肉牛、蚕桑、糖料蔗等拳头产业,像串珍珠一样把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串成一条链,真正让土地生金。
作为全国最大糖罐子,广西把蔗糖产业玩出了新花样。来宾市建成全国首个蔗糖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从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到分步式机收服务点,种甘蔗就像玩游戏开"外挂"——机械种植效率比人工快10倍,蔗农每亩能省150元成本 。更绝的是,甘蔗渣变身环保餐具出口欧美,甘蔗汁酿成啤酒摆上超市货架,连甘蔗叶都能发电,真正实现"吃干榨净"。2023/24榨季,蔗农总收入飙到285.92亿元,比前一年多赚68亿,相当于每个蔗农兜里多了3000块 。
融安县的金桔树堪称"摇钱树"。这里22.6万亩金桔园里,18.6万亩实现标准化种植,亩产值2.8万元,相当于在地里种出"黄金果"。更厉害的是电商"神助攻":49家快递扎堆入驻桂北电商园,726家电商企业把金桔卖到270多个高端渠道,供港金桔每公斤卖到256元,比普通水果贵10倍 。小小的金桔带动10万人就业,农民人均单项收入1.5万元,真正让"小特产"变成"大产业"。
在武鸣沃柑基地,农民用手机就能管500亩果园。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病虫害预警全在"数字农场"里实时显示,无人机施肥打药比人工省一半成本。更牛的是甘蔗育种,广西农科院培育的"桂糖42号"让甘蔗亩产突破8吨,含糖量提高2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亩多产400斤糖 。现在广西自育甘蔗品种覆盖率超91%,彻底打破国外种源垄断。
广西的农业产业样板有个硬指标:设施现代化、科技集成化、产业融合化、服务社会化、生产绿色化 。比如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园,从种植到加工全流程机械化,还开发出茉莉花茶、精油、化妆品等100多种产品,带动130万花农年均增收2万元。柳州螺蛳粉更是把"路边摊"做成700亿大产业,从酸笋发酵到自动化包装,全链条实现标准化生产,每天卖出300万袋 。
这些投入换来的是真金白银:广西12个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超952亿,百色芒果、武鸣沃柑等5个品牌跻身全国百强,出口量年年创新高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些产业像"造血机"一样带动农民增收——来宾市糖业项目让村级集体年均进账400万,融安县金桔产业让20万户果农户均年增收2万 。
广西的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用科技和资本打造出一个个现代化产业集群。从蔗糖到金桔,从螺蛳粉到茉莉花,这片土地正在书写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接下来,广西还要在茶叶、肉牛等领域继续发力,真正让"桂字号"农产品香飘世界!
来源:坦荡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