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两部反映沂蒙山老区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与《生万物》在央视1台、8台同时上映,一时间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它们宛如一扇窗,让我们得以透过荧屏,走进沂蒙那片充满传奇与热血的土地,深切感受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
近日,两部反映沂蒙山老区的电视剧《我们的河山》与《生万物》在央视1台、8台同时上映,一时间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它们宛如一扇窗,让我们得以透过荧屏,走进沂蒙那片充满传奇与热血的土地,深切感受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
《我们的河山》以1937年山东沦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青年党员庄埼风深入沂蒙山区发展基层武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重重考验,开辟、建设、壮大抗日根据地,最终粉碎日军扫荡计划,迎来抗战胜利的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人民面对侵略者的铁蹄,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爱党爱军,坚定地跟党走,与八路军战士们生死与共。这种爱党爱军的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当年,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沂蒙人民倾尽全力支持,“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作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剧中,我们能看到老百姓不顾自身安危,掩护八路军伤员;看到青年们踊跃参军,奔赴抗日一线,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付出,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万物》则把目光投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齐鲁大地,围绕农村土地变迁展开,讲述了跌宕起伏的故事。从剧中可以看到,沂蒙人民在艰苦的岁月里,始终坚守着对土地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艰苦创业,面对自然灾害、封建势力的压迫,从未放弃。宁绣绣从一个不谙农事的富家女,到学会种庄稼干农活,并用农学知识帮助邻居改良种植技术,带领妇女摆脱桎梏,这一过程充满艰辛,却也彰显了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精神。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努力改变现状,在困境中寻找生机,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沂蒙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沂蒙人民与党和军队共同铸就的。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影响着当下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沂蒙老区的干部群众发扬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许多贫困村庄实现华丽转身;在抗击疫情期间,沂蒙人民积极响应号召,捐款捐物,志愿者们冲锋在前,展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能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质不能丢。这两部电视剧的播出,是一次对沂蒙精神的生动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它、记住它,并从中汲取力量。相信在沂蒙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定能攻坚克难,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来源:我为黄河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