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粮食和大豆生产送上了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持续发力,还创新性地启动了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和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助,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无疑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极
今年,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粮食和大豆生产送上了一系列政策“大礼包”。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持续发力,还创新性地启动了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和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助,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无疑给农民吃了颗“定心丸”,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种粮热情,为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筑牢根基。
春分刚过,大江南北的春耕春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业农村部也没闲着,不仅积极推动各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让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还组织了各路专家指导组、产业专家服务团和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耕种管收的每一个环节,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教农民科学种植,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科技助力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各地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大招”。
安徽一口气发布了48项农业主推技术,涵盖种植、畜牧、农机、水产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深度融合,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各级农技推广体系、农广校体系等多方力量,将这些技术送到农民手中,让农业科技真正落地生根。
南通清甜休闲农业有限公司的农场,仿佛一座现代农业的“梦幻工厂”。这里不仅有智能玻璃温室、新型日光温室,还有避雨大棚、连栋大棚和超宽大棚等,各类蔬菜生产设施一应俱全。智能温控系统时刻监测并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为蔬果营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有力保障蔬果品质。从播种到收获,全程实现智能化管理,全年种植生态链已初步构建,正朝着蔬果365天不间断种植、生长、收获的目标稳步迈进。
在贵州,智慧农业让传统农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遵义市湄潭县抄乐镇的茶园里装上了“智慧大脑”,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照、湿度、土壤墒情等数据,让茶农采茶更科学。曾经亩产效益低下的山地,如今特色产业成为新标杆,辣椒、刺梨等种植规模全国领先。5G监测系统覆盖茶园,辣椒智慧基地亩均增收超千元。山地农机上山,高效无人机飞防,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便捷。
从政策扶持到科技赋能,2025年的农业正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无论是在黑土地上的保护性耕作,还是在南方丘陵山区破解“耕种难”,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和政策的双重加持下,我国的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丰收景象,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开朗钢琴1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