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到底还有多少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6 22:29 3

摘要:下周洋河半年报的营收利润很可能继续炸雷,股价也极可能随市场情绪下跌,那么关注洋河的投资者要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可以先看看洋河近年爆的雷,可能你就会有答案了。

下周洋河半年报的营收利润很可能继续炸雷,股价也极可能随市场情绪下跌,那么关注洋河的投资者要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可以先看看洋河近年爆的雷,可能你就会有答案了。

首先看业绩雷。洋河的2024年年报业绩大爆雷,营收从2023年331亿元下滑至288亿元,同比下滑12.83%,利润从2023年100亿元下滑至66亿,同比下滑33.37%,四季度利润更是-19亿元。

2025年一季报再爆雷,营收110亿元,去年同期162亿元,同比下滑31.92%,利润36亿元,去年同期60亿元,同比下滑-39.93%。

根据洋河的一季报及白酒行业其他企业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我们可以预测洋河半年报业绩的大概情况。二季度面对的市场环境更为严峻,业绩承压更为严重,所以业绩上很可能比一季报更难看。

且今年5月2日以来的“新禁酒令”对本在深度调整的白酒行业影响,更是让其跌到谷底了。中高端白酒的核心消费群体突然没了,而新的消费场景重构尚未成形成,仍需企业的努力和市场的调整重塑,更需要时间和核心消费群体的再形成及回归。

前面酒企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的有水井坊、酒鬼酒、顺鑫农业、金种子、皇台酒业,结合上市公司变化超50%需披露业绩预告的规则,因此个人推测洋河半年报营收预计同比下滑34%,营收为150亿元,利润同比下滑42%,利润为46亿元。继2024年报、2025一季报,再次业绩爆雷。

再看股价雷。中证白酒指数已经连续下跌5年,洋河股价更是从高点249.55下跌至周五收盘69.89,跌幅72%;对比茅台从2437.55跌至1422.08,跌幅42%;对比泸州老窖从306.79跌至124.7,跌幅60%。

股市如创业一样残酷,即使如白酒这种超级商业模式的行业,毛利率超过90%的行业,而对行业调整和市场情绪之下,股价依然可以回调百分之七八十。对于投资者,既是风险,也是机遇,结果在于你的决策选择。

洋河我是抄作业抄进持仓里的,前面写的文章也提到在唐朝公众号未收费前有关注持仓和学习,抄作业买入了洋河和分众。尽管唐朝在2024年股价100左右清仓了,但抄作业的我却没有跟着抄作业清仓,持仓至今,甚至期间还加仓。

下面贴一张前两天群友整理唐朝及粉丝对洋河的处置情况,以及张坤管理的易方达基金减仓洋河,持有洋河有基金数量,可以体现市场对洋河的绝望。

还有经营雷,这里主要指洋河与今世缘在江苏省内白酒市场占有率竞争情况。

2024年江苏省内营收,洋河130亿元,今世缘106亿元。对比十年前和十年后的数据,2015年的营收,洋河营收160亿利润53.6亿,今世缘营收24亿利润6.8亿;2024年的营收,洋河营收288亿利润66.7亿,今世缘营收115亿利润34.1亿。从十年前(2015-2024年)营收相差6倍,到今天只差2倍多,江苏省内,市占率差距从十年前的4倍缩小至现在的1.2倍。面对市场丢失以及同行抹黑,管理层毫无作为,这实际上还是人的问题。

最后是人事雷。本号前面写的系列关于洋河的文章提到洋河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对于一个在白酒行业坐了十几年老三位置的全国化品牌,具备重回的老三的实力和基础,重回前三只是时间的问题。

正好最近也有消息传出,新董事长经过对洋河内部一个多月的调研,列举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就有一条是“洋河现在的问题,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

当年因混改而设计的三三制被视为“国企混改样本典范”,实现三方相互制衡,同时绑定管理层、经销商与公司的长期利益,推动了洋河高速发展,抓住了全国化的时间窗口,从区域酒企跻身行业前三的全国品牌。

但在创始团队杨廷栋、张雨柏等管理层陆续退体,蓝色同盟持续减持,而以张联东为代表的新管理层持股权不到0.1%(蓝色同盟为20%左右),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严重分离,三三制名存实亡,从2024年年报中看到了代价。这是洋河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行业样本典范到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阻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让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以推动公司不断向进发展。

市场普遍期待新董长顾宇有格局有能力拨乱反正,把洋河拉回本应的发展轨道。希望大股东能平衡各方利益,重新找到新的平衡点。希望领导层重整团队,上下同心,执行好公司决策。用三到五年时间重回白酒老三。你认为洋河有机会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对洋河投资的答案。

我希望洋河下半年起,不要再“爆雷”,而是不断来“报喜”。

来源:大道秦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