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用健康知识为校园学习生活兜底护航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6 22:16 2

摘要:2025 年 7 月,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第三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暖意融融。武昌理工学院 “医” 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在此开展 “校园健康急救课” 系列活动,旨在针对乡村小学生群体普及健康管理与应急防护知识,以专业力量筑牢校园健康防线。服务队秉持 “以急救与健康知

(通讯员 陈思妤 报道 杨宁 摄影)2025 年 7 月,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第三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暖意融融。武昌理工学院 “医” 路向阳志愿服务队在此开展 “校园健康急救课” 系列活动,旨在针对乡村小学生群体普及健康管理与应急防护知识,以专业力量筑牢校园健康防线。服务队秉持 “以急救与健康知识为学习生活兜底” 的理念,让科学防护走进课堂、融入日常。

活动聚焦校园健康痛点,为学生定制实用课程。针对长期久坐导致的肩颈僵硬、脊背酸胀问题,队员们设计了 “三分钟护脊操”“眼保健操强化版” 等简易动作,指导学生利用课间间隙放松身体。“扩胸拉伸 3 分钟,背部真的不酸了!” 一年级学生陈福乐边练边记,这些易操作的技巧让他对日常健康管理有了新认知。同时,队员们结合校园突发场景,通过模拟人演示与分组实操,教授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技能,让 “急救兜底” 意识深植学生心中。

服务队还从 “沟通 + 健康” 双维度延伸教学内容。考虑到应急场景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校园急救沟通课” 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清晰表述 “伤者位置”“症状表现” 等关键信息。“现在知道喊‘操场东侧有人摔倒流血’比只喊‘老师快来’更有用!” 陈福乐在演练后说。此外,“运动促高秘籍” 用身高发育曲线图解读运动与生长的关联,推荐跳绳、篮球等助骨发育项目;“膳食营养小专家” 课程则用 “彩虹餐盘” 模型科普 “每天吃够五种颜色蔬菜” 的原则,现场演示营养早餐搭配,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对 “健康知识兜底” 有了更深理解:实用性是知识落地的关键,碎片化运动方案、早餐搭配口诀等摒弃复杂理论,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场景化是沟通有效的前提,用教室、操场等熟悉场景替代抽象概念,便于学生掌握技巧;双向渗透形成守护合力,学生将护脊操分享给同学、把膳食知识传递给家长,让健康意识从校园向家庭扩散。

“当学生揉着肩膀说‘这个动作真管用’,当他们指着餐盘说‘我今天吃了三种颜色的菜’,这些细微改变就是最好的成果。” “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成员李炅虔在采访中说。此次活动在课桌上种下科学护脊的意识,在课间播撒急救沟通的种子,让 “健康兜底” 从口号变为融入日常的守护力量。当学生能用简单动作缓解疲劳、用清晰语言传递急救信息、用科学方法搭配膳食,专业知识

便真正成为了护航成长的坚实后盾。(完)

云支教助学计划(简称‘ 云支教”)由有爱有未来企业志愿行动、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联合多方于2018年设立,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方式,精准对接贫困县中小学校,为大学生助学支教和企业志愿服务提供可持续的教学直播平台和服务。帮助乡村中小学校接触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教育发展。截至2023年,共有18家企业、265所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在安徽、青海、云南、海南、甘肃、四川、宁夏等地区的303所乡村学校,开展12,693课时云支教课程,直接受益学生1,052万 人次。

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简称“ 知行计划”)于2012年正式设立,致力于推动和帮助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大学生成长发展。截至2023年,知行计划已累计发动500余所高校超过1.6万支大学生团队参与申报,50余万大学生直接参加,开展包括乡村振兴、助学支教、环境保护、专业竞赛、实习就业、创新创业、云支教等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及成长发展项目,惠及8,000余所乡村学校的超过310万名师生。汇聚青年力量,创造美好世界。与知行计划一起,发现青年,发现未来。

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简称“青创中心”)由知行计划联合中国500+顶级高校的大学生组织系统、高校研究机构、高校基金会、青年组织、媒体和青年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支持创建,连接400万+优秀大学生,触达和影响全国3,000所高校,超过4,000万大学生。中心下设青年影响力研究中心和青年影响力实验室,旨在凝聚专业智慧,聚焦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势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和社会创新,以创意激发青年智慧,以科技 赋能青年成长。

来源:医路向阳志愿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