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座城市“太尴尬”:外地人总读错名字,被纠正了也不肯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7 00:15 2

摘要:在我国的华东地区的版图上,浙江像一块被山水浸润的碧玉——东临浩渺东海,西枕黄山余脉,南接闽地风情,北连沪苏繁华。浙江这片土地既沉淀着河姆渡文化的千年密码,又奔涌着现代经济的澎湃浪潮,GDP总量常年稳居全国前列,杭州的电商、宁波的港口、温州的民营经济、绍兴的文脉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在我国的华东地区的版图上,浙江像一块被山水浸润的碧玉——东临浩渺东海,西枕黄山余脉,南接闽地风情,北连沪苏繁华。浙江这片土地既沉淀着河姆渡文化的千年密码,又奔涌着现代经济的澎湃浪潮,GDP总量常年稳居全国前列,杭州的电商、宁波的港口、温州的民营经济、绍兴的文脉,共同勾勒出它的富庶与多元。


但浙江的魅力,从不止于那些声名远扬的大城市。在浙江省的西南部,还藏着一座常被外地人“念错名字”的城市——丽水,它东南接温州,西南邻闽地宁德、南平,西北连衢州,北靠金华,东北望台州,像一颗被群山环抱的绿宝石,守在浙江与闽赣交界的关键节点上。

初听“丽水”,多数人会下意识地读成“lì水”,毕竟“丽”字在“美丽”“绚丽”中读第四声早已成为习惯。可当地人总会笑着纠正说:“应该是lí水哦。”这个发音源于它的古称“处州”,后因境内“丽水”(今瓯江)而得名,“丽”取“附着、连接”之意,形容江水蜿蜒如绸带,缠绕于群山之间。只是这个“lí”声太小众,连不少浙江本省人都要反应片刻,更别提外地游客了。有趣的是,即便被纠正,很多人仍会习惯性读错,甚至觉得“lì水”更顺口,倒让这座城市多了个无伤大雅的“小尴尬”。

但丽水并不在意这些“小插曲”,它的底气藏在那片浓得化不开的绿色里。作为“浙江绿谷”,这里80%以上的面积被山地丘陵覆盖,3500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撑起了浙江的“屋脊”——龙泉凤阳山的黄茅尖以1929米登顶“浙江第一峰”,庆元百山祖紧随其后,1856.7米的海拔让云海在此翻涌成浪。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的源头都藏在这片林海中,溪水从岩缝间渗出,汇成长河,滋养出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空气里负氧离子含量高得惊人,深吸一口,满是草木与山泉的清冽。

除了生态禀赋,丽水的“古”也同样动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从隋朝设“处州”开始,便在浙西南的群山里书写着自己的故事。龙泉窑的青瓷在宋代便远销海外,薄如纸、亮如漆的釉色里,藏着古人对“雨过天青”的极致追求;松阳古村落群被《国家地理》评为“江南最后的秘境”,夯土墙、黑瓦顶的民居嵌在梯田里,老人坐在门槛上编竹篮,时光仿佛在这里停驻了百年;还有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四月的“三月三”歌会,畲族姑娘的银饰在歌声中闪光,衣襟上的凤凰图案诉说着古老的图腾信仰。

如今的浙江丽水,早已不是躲在深闺的“秘境”。它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缙云仙都的鼎湖峰拔地而起,倒映在好溪中,成了《仙剑奇侠传》等影视剧的取景地;云和梯田层层叠叠,从山脚盘到山顶,春播时水光粼粼,秋收时稻浪翻滚,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越来越多的人冲着这份“绿”与“古”而来,哪怕依旧读错它的名字,也不妨碍被它的美打动。

其实,丽水当地人对“读音之争”也向来宽容:“大家读lì还是lí都没关系,只要来了丽水,就知道这里有多美,欢迎大家多来丽水。”或许正如这包容的态度,丽水的魅力从不在地名的发音里,而在那片守护了千年的绿水青山中,在那些藏在山水间的故事里。

那么,你来过浙江丽水游玩吗?是不是也曾读错过这座城市的名字?如果以后有机会,你还愿意来丽水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这个“浙江绿谷”的独特韵味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来源:刘小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