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收入1万以下的夫妻,吵架基本都是为了钱;收入1万以上的家庭,则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6 23:12 2

摘要:文/芒来小姐婚恋情感专家凌子老师,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结婚35年,专业从事婚恋咨询17年,有着丰富的经营婚姻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

文/芒来小姐婚恋情感专家凌子老师,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结婚35年,专业从事婚恋咨询17年,有着丰富的经营婚姻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知识。提供恋爱择偶、情感挽回、夫妻出轨、离婚、婆媳矛盾、亲子关系等一系列情感问题的咨询、培训、指导。有情感问题的朋友,想事业、婚姻都成功,可以关注凌子老师的视频号,直播时与凌子老师连线,直接咨询自己的情感问题,也可以申请加入凌子幸福财富荟群。

婚姻中,真正考验人的是

谈钱的能力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是这样的:

月薪三千,连架都不敢吵。害怕承担不起离婚的成本,又怕没条件再找到相伴一生的人。

然而实际生活中,夫妻无论收入高低,吵架总离不开一个“钱”字。

电影《寄生虫》中,一对失业的贫穷夫妻,发现有醉汉在窗前撒尿,第一时间不是一致对外,而是互相争吵:

“你连赶人的胆子都没有!”

“有本事你去赚钱啊!”

后来他们搬进了豪宅,趁着豪宅主人外出时狂欢,却没有因此关系更加融洽,反而觉得彼此不配这么好的生活:

“现在我们是主人了,这沙发富豪坐过我也能坐!”

“你骨子里还是蟑螂,偷喝洋酒小心暴毙!”

钱少的时候,为钱怎么来吵;钱多的时候,为钱怎么分吵。

你发现了吗?大部分夫妻为钱吵架的根源,其实不是钱本身,而是钱背后的安全感。

很多时候,我们赋予了金钱过高的情绪价值,为钱争吵的核心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为什么要花这笔钱。

夫妻收入不高,失业、欠债、生病的风险萦绕不散,为了给自己抗风险的底气,总想一块钱掰成两半花。

这时,如果其中一方大手大脚、随意妄为、想买就买,另一方就会觉得:

“凭什么你一点都不焦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凭什么我整天为钱不安,你却花得心安理得?”

同样的,如果夫妻收入比较高,不愁生存愁发展,想要争取更好的生活,就会盼着另一半给小家带来更多利益。

这时,如果其中一方吃喝玩乐、一掷千金、花钱如流水,另一方就会觉得:

“你花的也是我的钱,你花多了,到我手上的钱就少了,损害了我的利益。”

三毛写过一句话: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和谈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撕开金钱外衣,底下都是心与心的远离。无论是尊严被贫穷碾压,还是欲望被金钱放大,都是两个为钱不安的人,在焦虑地互相撕扯。

心平气和地谈钱,是一种能力。

幸福的夫妻,都懂得从“钱”上创造安全感。

聪明又融洽的夫妻,

花钱都懂得落到实处

综艺《再见爱人》有一幕:节目组给3对夫妻1000元,要他们自行决定接下来两天的伙食。

麦琳选择记账算账,确保这笔钱稳稳掌握在自己手里;杨子和刘爽却用这笔钱买烟花、买烟。刘爽还调侃麦琳:“一百两百地记,太磨叽。”

你发现了吗?他们其实站在两个极端:一方太把钱当回事,另一方又太不把花钱当回事。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容易起金钱争执的,是花钱落不到实处:一个觉得花得冤枉,一个觉得省得糟心。

不同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使得夫妻眼里,对方花钱的落脚点处处都是问题,因此也产生不少摩擦。

该省的不省、该买的不买、该攒的不攒、该花的不花……金钱消费一旦出现隔阂,感情也全是瑕疵。

二叔年收入20~30万元,二婶一个月只挣3000元,他们收入悬殊,但很少因为钱发生争吵。

细细聊来,才发现他们别致的相处之道:

二叔挣得多,但大部分钱都花在孩子、家庭、伙食费上,他愿意用钱来维持一个家的运转。

前段时间二婶家人生病,她还没开口,二叔的钱就已经打过来了;

二婶挣得少,但她习惯记账,能说出每笔钱的出处和用处,很少花“无用”的钱。

她给孩子置办新衣服总会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最合身的一款,还“大方”地对二叔说:“这是我拿自己的钱给孩子们买的,你就不用管了。”

仔细一想,这何尝不是一种高明的相处之道:

收入低的一方,容易自卑不安,所以花钱花在刃上;

收入高的一方,容易虚荣膨胀,所以多为家庭花钱。

这样一来,低收入的一方,不会感觉被控制;高收入的一方,也不会感觉负担过重。

夫妻双方能心安理得共享经济、合并账户,才能做彼此最信任、最可靠、最安全的金钱后盾。

夫妻相处,

要懂得创造“信任复利”

金钱背后的安全感,是夫妻融洽相处的必备元素。

就像《爱的五种语言》中写的:

当硬币放入存钱罐的咔嗒声,变成两人心跳的共鸣频率时,钱便成了婚姻最坚固的粘合剂。

没钱时,关注伴侣对金钱的焦虑担忧;有钱时,关注金钱背后的积极情绪价值。

想做好这两点,离不开创造“信任复利”——

1.启动“三盏灯表决法”

夫妻一旦缔结家庭,每笔钱其实都是家庭共同支出,单笔开销超过一定金额,就需要遵循对方的意见。

一种高明的沟通方式是:点亮双方的“三盏灯”,通过一起回答三个问题,来决定这笔钱要不要花。

三个问题分别是:

“这件事对我们家有什么价值?”

“花这笔钱有什么坏结果吗?我们能承担吗?”

“如果花这笔钱没达成预期,我们会怨恨对方吗?”

如果“三灯”全亮,花这笔钱有较大价值、较小坏结果和怨恨积累,双方就能放放心心把钱花出去,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

2.给予自己和伴侣心理上的“奖赏感”

电影《飞屋环游记》里有一幕:一对并不富裕的夫妻,都很热爱旅行,但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抵达向往的目的地。

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往一个专用的“旅行基金”存钱罐里,每天固定存少少的钱,约好罐子存满就买机票去旅行。

这个仪式感十足的决定,令他们之后几十年的婚姻生活都很和睦。

一来,他们有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夫妻步伐一致、感情紧密;

二来,每多存一块钱,就意味着离梦想更近一步,这让他们每天都充满期待、愉悦。

懂得创造“奖赏感”,花钱的喜悦就会加倍。这不仅仅是“画大饼”,更是把情趣融入生活,为平淡的婚姻增加一丝甜味。

3.关注金钱的情感属性,令双方更有信任感

最高级的谈钱,是通过一串数字看到彼此灵魂深处的需求。

就像从小节衣缩食、舍不得吃穿的人,渴望用金钱弥补自己的匮乏;从小这不敢买、那不配买的人,期待给自己买一些昂贵的好东西。

这是心理学中的“补偿效应”:我们希望能用现在的花销,弥补以前求而不得的伤痛。

这些伤痛旁人只能看到蛛丝马迹,朝夕相处的伴侣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具体形状。

若你能洞察、理解和包容,对伴侣来说,这段婚姻就会像避风港一样安全可靠。

写在最后

社会学家布琳·布朗说:

真正的家不是共有财产,是共享脆弱也不羞耻的地方。

能够互相抚慰金钱背后的不安,也能够一起共享金钱带来的喜悦,一个家才会因为钱,产生更多的温度。

点个“在看”,愿你和伴侣无论钱多钱少,都守得住婚姻最宝贵的资产——一颗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心。

来源:婚恋专家凌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