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对越作战,45名一级战斗英模幸存,战后3人最低调、默默无闻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6 21:01 2

摘要:内容提要:在79年对越作战中,共有79名参战军人被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模范称号,其中34人牺牲,45人幸存下来。时至今日,46年过去了,这些幸存者基本都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各类媒体上不难发现他们的现状及身影,或者受邀作报告,或者参加公益活动,或者由当地退役军

全文共1593字|阅读需5分钟

内容提要:在79年对越作战中,共有79名参战军人被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模范称号,其中34人牺牲,45人幸存下来。时至今日,46年过去了,这些幸存者基本都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各类媒体上不难发现他们的现状及身影,或者受邀作报告,或者参加公益活动,或者由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上门慰问,从而让这些已退休的老英雄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可有三位却极为低调,至今仍如隐士般默默无闻,基本看不到他们参加的任何公开活动,外界对其现状毫无所知,在信息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可谓极为罕见,这三人分别是高华忠、韩永民、谢君生。

一、带伤爬行两天两夜,返回前方继续参战

高华忠,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人,1956年8月出生,1975年1月入伍,原为昆明军区14军42师124团二连班长。

高华忠

1979年2月对越作战时,14军在云南省河口方向红河以东作战,三个步兵师从左至右同时展开,40师居右主攻省府老街,41师居左攻击孟康和发隆,42师居中,主攻拔坡、班老一线。战斗打响后,二连一班长高华忠随124团先后攻下拔坡、班老,再克坂高、班甘,打通重要交通线——孟康至老街的八号公路。

21日,124团奉命沿公路及其东侧向南当、201、南征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在坚守95号高地的战斗中,高华忠带领全班靠后掩护连队撤退。阻击战中,他击毙四名敌人,腮帮不幸被敌子弹击中,从左腮进入,右腮穿出,下颚骨被打碎,牙齿被打掉,丧失语言能力。

副连长安排卫生员对其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并派两名战士护送他下去治疗。高华忠不愿撤,仍想继续参加战斗,但无奈连长命令已下。三人行进在异国的土地上,天渐黑,迷失方向。两人将高华忠藏在一处草丛中,返回去找人问路,回来后却发现高华忠不在了。连队派人分头寻找,两天两夜后才在前方一处高地附近发现他,此时他已气若游丝。

原来他想返回部队继续战斗,趁两名战士不在身边时,向枪炮响起的地方爬去,克服种种困难,爬行两天两夜回到前方的部队,后被抬回后方治疗。战后,高华忠被记一等功,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

之后关于他提干、转业、工作、退休的事迹极少被报道,他也因此远离大众视线,外界对其目前情况基本不知晓。

二、卫生员身负重伤也要保护战友

谢君生,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县级市)人,1956年6月出生,1977年1月入伍,原为武汉军区43军129师385团二连卫生员。

谢君生

1979年2月17日,战斗打响后,二连从广西龙州县布局关突破。谢君生跟着突击队前进,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无论距敌远近,最近时冲到敌阵地前200米内。在包扎战友张金海时,一发炮弹在身边爆炸,他用身体护住战友,自己身受重伤,右腿高位截肢。战后,谢君生被军委授予战场救护模范称号,后转业回乡。

截止目前,外界对其情况知之甚少。现在,登封当地政府部门不时上门慰问,媒体报道时仅以军队退休老干部称之,对其现状报道甚少,对其战后的情况基本没有介绍。

三、只身四次进出敌山洞,引导本连全歼守敌42人

韩永民,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人,1957年8月出生,原为武汉军区43军129师385团一连班长。

韩永民

1979年2月17日,对越作战打响后,43军129师配属42军从广西龙州县那花村突破,切断连接高平和谅山的4号公路并占领七溪县城,保障42军左翼安全。385团出境后,在挪扔山被洞内顽敌阻击。该洞为自然溶洞,内部坚固曲折,我伴随火力几次攻坚皆未能将其炸毁。

五班长韩永民只身进洞侦察敌情,在黑暗中与敌斗智斗勇,四次进出,摸清情况后引导全连发起攻击,全歼洞内42名敌人,为部队前进扫除障碍。战后,韩永民被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如同前两位战斗英雄一样,韩永民之后的事迹也如突然断片一般,直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媒体上极少关于他的报道,能查到的最近一次露面是在2023年10月19日,他携家人游览三峡景区,可能也是媒体关于他的现状的唯一报道。

韩永民

作者简介:深耕10年对越作战历史、传播当代优秀军人事迹、分享军事、时政热点解读。忠于史实,文字干净简练流畅。强军路上传递正能量!

来源:家在潢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