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爱妈妈伴成长④ | 南平高速交警:铿锵玫瑰,暖护童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6 20:33 2

摘要:在高速公路上,她们是守护平安的“铿锵玫瑰”,也是困境儿童口中的“警察妈妈”。在南平高速交警支队,近20名女警用母爱般的温情,以“平安归来”志愿服务品牌为基础,延伸“福爱妈妈”驿站温暖人心的公益长跑——她们既是执法者,更是守护者,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巾帼力量的双重

爱心作纽带,系起温暖牵挂

真情筑港湾,守护童年期盼

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为困境中的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让成长的路上少些崎岖、多些光亮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福爱妈妈”

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南平高速交警的“福爱妈妈们”

如何让每一个孩子

在陪伴中沐浴春风

在关爱里向阳成长

在高速公路上,她们是守护平安的“铿锵玫瑰”,也是困境儿童口中的“警察妈妈”。在南平高速交警支队,近20名女警用母爱般的温情,以“平安归来”志愿服务品牌为基础,延伸“福爱妈妈”驿站温暖人心的公益长跑——她们既是执法者,更是守护者,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巾帼力量的双重担当。

01

真情陪伴:她们是孩子的“光”

“有了你们的关爱,我更要好好读书了。长大后,我也要像‘警察妈妈’一样,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23年5月,在一次家访中,女孩小琳(化名)眼含热泪,向陪伴她三年多的“警察妈妈”周丽华说出了心底最真的话。

小琳家住南平市延平区,家中四口人靠父亲种地维生。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垮了房屋,也卷走了全家赖以生存的庄稼。姐姐在外地上大学,她正读高中,学费和生活费像两座大山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面对现实的重压,小琳一度萌生退学打工的念头。

女童小琳与“警察妈妈”合影

就在这最迷茫的时刻,南平高速交警“爱心妈妈”团队伸出了援手。支队妇联第一时间联动延平区妇联,组织女警登门,送去助学金和学习用品。而从那天起,一大队副大队长周丽华便成了小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警察妈妈”。

每逢节假日或工作间隙,周丽华总会带着牛奶、 书籍和鼓励的话语来到小琳家中,陪她谈心、辅导功课、倾听烦恼。“别怕困难,你只管往前走,我们一直在。”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像阳光照进阴霾,让小琳逐渐走出自卑,变得阳光开朗。

三年过去,小琳不仅成绩稳步提升,更将“警察妈妈”视作人生榜样。她说:“是她们让我相信,努力真的可以改变命运。”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自2020年以来,南平高速交警近20名女警们积极参与“春蕾行动”,累计捐款7.6万元,结对帮扶困境儿童18名。每一位“警察妈妈”都在用点滴付出,为孩子的未来点亮希望。

2023年7月,女警周霞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一封来自浦城县女生小言的喜报:“报告‘警察妈妈’,我已被湖南文理大学录取!”三年前,小言全家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但她始终坚韧求学。支队三名女警自发成为她的“警察妈妈”,不仅捐资助学,更定期家访、心理疏导。如今,梦想开花结果,爱的种子也悄然生根发芽。

02

岗位守护:她们是旅途中的“临时妈妈”

在高速公路上,危险往往突如其来,而南平高速交警的“警察妈妈”们,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为旅途中受困孩子的“守护天使”。去年雨季,宁上高速政和段因暴雨引发山洪,部分村庄道路中断,群众急需转移。在救援现场,一阵急促的呼喊划破雨幕:“婴儿!三个月大的婴儿!”一名怀抱婴儿的母亲受困多时早已虚弱不堪,雨水也已打湿襁褓。

六大队综合中队中队长许嘉佳毫不犹豫冲上前,一把接过婴儿,迅速脱下自己的雨衣,将孩子严严实实地裹住,抱上警车,一路护送至安全地带。那一刻,她不是冷峻的执法者,而是温柔的母亲。

类似的一幕幕,在高速路上不断上演:服务区里,有孩子被粗心家长遗忘,是“警察妈妈”耐心安抚、广播寻人,最终母子团聚;交通事故现场,受伤儿童痛苦呻吟,是她们第一时间抱起孩子送医,全程陪护;夜晚的高速护栏边,贪玩少年冒险穿行,是她们蹲下身子,轻声劝导,把孩子安全送回家……她们把“爱心妈妈”的角色,融入每一次出警、每一次救助。在她们眼中,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03

创新宣教:让“小手”拉起“大手”

女民警对儿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交警讲,孩子听”,过去这种单向灌输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效果有限。南平高速交警的“爱心妈妈”们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真正“听进去”。

答案是——让孩子自己来讲。

在支队妇联牵头下,南平高速交警联合团市委,创新成立“平安归来·红领巾”宣讲队。目前,已在全市组建10支队伍,吸纳347名中小学生担任“小小宣讲员”,覆盖38所中小学,开展宣讲197场。

为了让孩子们讲得好,女警们化身“培训导师”:邀请学生走进警营,手把手传授交通安全知识、演讲技巧;设计专属队旗、队服和LOGO,增强仪式感;通 过考核后,颁发“红领巾宣讲员”聘书,赠送宣传U盘。

女警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讲

“原来闯红灯不只是‘不对’,还可能让司机叔叔刹不住车,撞到人。”一名小学生在班会上认真讲解。如今,这些“小小宣讲员”利用班会、课后延时等时间,走进班级、走进家庭,用同龄人的语言传播安全理念。

“小手拉大手”,孩子们不仅自己学会了遵守规则,还成了家里的“交通安全监督员”。“妈妈,你开车时别看手机!”“爸爸,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一句句童言,胜过千句说教。这一创新做法,已被纳入多所学校的法治教育课堂计划,成为南平交通安全宣教的一张亮丽名片。

“警察妈妈”为考核通过的“小小宣讲员”颁发聘书

警营玫瑰守平安

来源:闽姐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