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团委:紧扣“四个解”发力探寻新兴领域团建“最佳答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6 19:39 2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团中央关于新兴领域团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2025年以来,焉耆县团委在巴州团委的指导下,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积极探寻新兴领域团建工作的“最优解”,持续巩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团中央关于新兴领域团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2025年以来,焉耆县团委在巴州团委的指导下,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积极探寻新兴领域团建工作的“最优解”,持续巩固提升、扩面提效,不断加强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织密覆盖网络

以“根源解困”破局,夯实团建组织基础

为使新兴领域青年能找到组织、融入集体,焉耆县团委深入调研,全面摸排新兴领域企业与青年群体的情况,精准掌握其分布及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组织设置,通过单独建团、联合建团、区域建团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新兴领域团组织建设。

一是党群一体建设扩大覆盖面。县团委依托“党建带团建”制度,与县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沟通对接,联合各领域党建小组梳理新兴领域行业底数,建立团建工作底册,结合实际设定目标任务,推动党团工作同部署同推动,指导新经济组织激发活力、新社会组织加强管理、新就业群体青年关心关爱,实现“机制共建、信息共通、难题共解”。

二是分级分类组建强化覆盖力。焉耆县团委根据全县新兴领域情况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团组织组建清单和计划,明确组织架构,按照行业管理为主、属地管理为辅,分级分类推进团的组织有形有效覆盖,针对有团员3名及以上的,抓好单独组建;对于有团员但不能单独组建的,按照“行业相近、产业相通、分布相邻”原则抓好行业联建,对于无法联建但含有个别团员的情况,抓好融入带建,将团员纳入所在村社区或上级业务部门团组织,带动做好团的各项工作,消除团组织覆盖空白点,持续推进团组织有效覆盖。

转变工作模式

以“创新解法”赋能,激活团建内生动力

焉耆县团委积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独特优势,精心构建起一套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工作模式,有效提升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一是打造多元化线上宣传阵地。依托“青春焉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开设“青年之家”“团团@你”等专栏,定期推送政策解读、先进青年事迹、团建活动动态等内容。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党的理论、团的知识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增强思想引领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以“两红两优”“青年岗位能手”评选为契机做好选优树先典型引领,把握不同领域优秀青年的岗位特点,持续宣传新兴领域优秀青年典型事迹,激励青年在各自领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展示团组织工作成果,营造良好氛围。2025年,焉耆县团委共评选县级获奖新兴领域优秀青年3人,推选州级获奖新兴领域优秀青年1人.

二是夯实常态化线下服务基础。依托焉耆县暖“新”驿站,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业集聚地、交通枢纽、公园广场等新兴领域青年流量大、需求集中的区域属地团支部,配备专职团干部驻点服务,为青年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权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不定期开展“团干部进企业”活动,深入快递物流、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企业,与青年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实际困难并协调解决,截至目前累计走访企业80余家,帮助青年解决问题100余件。同时,加强与新兴领域企业合作,开展“企业开放日”“青年就业创业指导”等活动,助力青年了解企业需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线上线下共建提高“新”质量。焉耆县团委在扩大组织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工作覆盖质量。针对新兴领域企业流动性强、青年分布散的特点,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对已建团组织的企业定期回访,督促其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活动;对暂未建团的企业,通过派驻联络员、开展“送课上门”等方式,将思想引领、技能培训等服务延伸至青年身边。搭建即时性线上互动平台,建立覆盖各新兴领域团组织的微信群、QQ群,依托线上平台创新“社团+云团支部”团建模式,以兴趣爱好为媒介,灵活组建摄影、足球等青年社团及网络社群,最大程度辐射吸纳新兴领域青年参加,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团组织与青年的实时联系,确保工作覆盖无死角、服务青年零距离。此外,利用线上投票、打卡签到等功能,组织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主题团日等活动报名,提高青年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025年以来,线上互动参与人次超2000人次。

聚焦青年需求

以“服务解忧”暖心,畅通服务青年渠道

焉耆县团委坚持“青年在哪里、共青团到哪里”的工作目标,采取“先服务后管理”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兴领域青年急难愁盼的问题,增强青年的职业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聚焦兴趣爱好需求。焉耆县团委依据《焉耆县青年之家管理办法》,统一全县“团青·夜校”提升建设标准,努力在Logo、名称、氛围营造等方面实现规范,推进“团青·夜校”项目化、品牌化、专业化。始终坚持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以青年喜好为依据,结合“线上问卷调查+线下座谈交流”,针对开课时段、课程内容、费用收缴等多项内容征求收集县域内青年意见建议100余条,并以此调整课程内容。在满足青年共性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补齐服务短板,精准对接青年个性化需求,摸清青年“想学什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菜单”,采用“标准套餐”与“青年点单”并行的方式。截至目前,已开办县级“团青·夜校”45期,覆盖青年1000余人次。

二是聚焦子女成长需求。针对双职工家庭假期“缺位缺伴”难点问题,推出“课业辅导+素养提升”双轨服务,立足社区资源开展“红领巾小课堂”活动,为新兴领域从业人员解决子女假期托管难题。在寒暑假期间,强化“共青团爱心生日会”品牌,为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子女过生日送祝福,让青少年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温暖。

三是聚焦婚恋交友需求。筑牢“牵手团缘·青春偕进”青年婚恋交友品牌,分层分类开展青年婚恋交友活动,打破传统交友方式,将“狼人杀”“撕名牌”等青年人喜爱的元素融入活动,不断提升团聚交友活动吸引力。2025年上半年,县团委共组织举办18场“牵手团缘·青春偕进”青年婚恋交友活动,覆盖“新兴领域”青年102人。

四是聚焦职业发展需求。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创业导师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和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提升职场竞争力。立足能力提升,积极组织新兴领域青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2025年,组织快递行业第一团支部、第二团支部6名团员参加焉耆县“石榴籽·工会杯”快递行业劳动竞赛,以赛促学,赋能行业发展,充分展示从业者的劳动技能,极大提升职业自豪感。

融入基层治理

以“长效解渴”固本,彰显青春担当作为

焉耆县团委关注新兴领域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重视青年融入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发共治新动能,注重写好“后半篇文章”,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主动作为、奋勇争先。

一是志愿“反哺”激发青年共治热情。焉耆县团委以组建新兴领域青年志愿服务队为契机,深刻把握新兴领域青年工作特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联合社会工作部、商工局、住建局等职能单位,引导新兴领域青年融入基层治理,激发共治活力。发挥新兴领域青年职业专长优势,鼓励新兴领域青年担任城市建设安全隐患“观察员”、流动“网格员”,并通过积分兑换、选树先进典型等方式,把“治理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激发新兴领域青年参与县域经济建设的热情。

二是担当在前彰显青年有为风采。焉耆县团委持续深化“青字号”品牌建设,指导新兴领域团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选树青年典型,引导团员青年在生产一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整合新兴领域青年人才,组建青年突击队,储备青年有生力量,鼓励青年在面对急难险重问题时,做到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

下一步,焉耆县团委将持续深化新兴领域合作交流,持续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以“将心比心”的态度主动靠前,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全力为新兴领域群体打造更加有为、更加友好、更加有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增进青年与基层群众的感情联系,构建青年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关系,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鼓励青年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投稿|焉耆县团委

编辑|孙凡

责编|尹家乐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