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7月底,A股科技板块,平均涨幅,已达63%,但真正的盛宴,或许才刚刚开始。
最近逛菜市场的大妈都在问:"机器人股票还能买吗?
"这或许就是科技牛市最生动的注脚,
截至7月底,A股科技板块,平均涨幅,已达63%,但真正的盛宴,或许才刚刚开始。
当前经济转型呈现两大特征:传统行业,较为艰难地深陷于“价格战泥潭”之中光伏企业,无奈地被迫进行集体减产,减产幅度达30%;而在另一边,手术机器人,单月订单竟然突破了2000台,创新药其临床批件数量同比呈迅猛之势,激增了180%。
这种冰火两重天般的格局,正是新旧动能转换最为典型的写照。
一、机器人产业链:中国制造的"新拳头"
当家电、手机等传统产品,其库存周转天数超过了警戒线的时候,人形机器人正以每季度15%这样的速度,在不断地降低成本。长三角的某减速器企业透露,它的谐波减速器成本,已经达到了日本同行的60%。这背后存在着三个别具一格的优势:
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仅深圳就有327家相关配套企业)
工程师红利带来的研发效率(同样功能的控制系统,研发周期比欧美短40%)
规模化应用的场景优势(我国制造业自动化需求是美国的2.3倍
重点关注的三个层次,
上游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市占率不足15%的蓝海)
中游本体制造:家庭服务型机器人(价格已下探至29999元)
下游系统集成:汽车制造领域(单车用工成本可降38%)
二、创新药2.0时代:从"跟跑"到"领跑"
医药板块,经历了连续21个月的调整之后,出现了三个关键的转折信号:
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中,中国药企占比首次突破20%
ADC药物全球三期临床数量同比翻倍
医保谈判对新药价格容忍度提升(最新国谈平均降幅仅43%)
需要特别关注的两大方向,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衍生技术临床申请同比增长300%
双抗药物:全球在研项目中国占比达34%
某头部药企的高管透露:“现在做me-too这种行为,不如干脆选择直接倒闭,而真正的机会其实是在于first-inclass。”此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行业发生剧变的本质所在。
三、半导体设备:被低估的"卖铲人"
虽然消费电子芯片仍在去库存,但半导体设备板块已悄然走出独立行情。三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国产薄膜沉积设备交付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9个月
成熟制程设备国产化率突破70%
第三代半导体产线投资额同比增加240%
重点关注领域,
前道设备: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不足5%)
材料领域:光刻胶(ArF品类取得突破)
先进封装:CoWoS产能扩张带来新机遇
某晶圆厂工程师形容:“现在设备到厂,就如同春运抢票一般,安装队伍得提前三个月去进行预约。
投资节奏的三大关键时点
8-9月:中报披露后的估值切换窗口
10月:三季报预告期间的业绩验证期
11-12月:年度策略调仓带来的风格博弈
需要警惕的风险点,
机器人行业可能出现短期产能过剩
创新药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风险
半导体技术路线迭代的不确定性
站在2025年中这个时点,回头望去,我们能够发现,这轮科技牛市具备着,坚实的产业根基。当光伏企业,仍在为每瓦3毛钱的利润而激烈厮杀之时,手术机器人单台的毛利,却已经超过了80万元。这样的代际差异,恰恰是资本,选择用脚来进行投票的根本缘由。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科技投资更加注重“买在分歧,卖在共识”,当下半年市场情绪逐渐趋向一致的时候,或许应该多一份冷静的思考。
来源:智者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