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25条冷知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6 17:13 2

摘要:薛绍因兄长薛顗参与越王李贞谋反被牵连,武则天未直接处死他,而是杖责后投入大狱,最终薛绍饿死狱中。

1、太平公主并非本名,史料未载其真名,“太平”是她的道号,非封号或名字。

2、幼年时,为给去世的外祖母(武则天之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她曾短暂入道,“太平”道号由此而来。

3、吐蕃曾遣使求娶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愿女儿远嫁,便正式为她修建“太平观”,以“出家”为由拒绝和亲。

4、第一任丈夫薛绍是她的表哥——薛绍之母是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与太平公主的父亲高宗李治是兄妹。

5、薛绍因兄长薛顗参与越王李贞谋反被牵连,武则天未直接处死他,而是杖责后投入大狱,最终薛绍饿死狱中。

6、她与薛绍的婚礼极其盛大,婚车宽大到无法通过长安朱雀门,武则天竟下令拆毁部分城墙让婚车通行。

7、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是武则天的堂侄,武则天为促成婚事,先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强行让他娶太平公主。

8、武则天时期,太平公主虽受宠,但刻意保持低调,避免像姐姐们(安定公主、义阳公主)那样因争权招祸。

9、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专权时,她暗中联合张柬之等人,是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的核心参与者之一,但初期未公开牵头。

10、中宗李显复位后,封她为“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是唐朝公主中实封户数最高的人之一(唐代公主实封通常不超过千户)。

11、中宗时期,她多次阻止安乐公主求封“皇太女”,公开反对韦后效仿武则天,与韦后、安乐公主从合作走向敌对。

12、韦后毒杀中宗后,她秘密联络李隆基(时为临淄王),两人共商唐隆政变计划,是政变的“幕后策划者”之一。

13、睿宗时期,7名宰相中有5人是她的亲信(如萧至忠、崔湜),朝廷官员任免多由她决定,时称“太平用事”。

14、宰相姚崇、宋璟(李隆基支持者)曾建议睿宗将太平公主外放至洛阳,削弱其权力,她得知后大怒,迫使睿宗将姚、宋贬官。

15、她计划在李隆基登基后发动政变,曾与亲信崔湜商议“毒杀李隆基”,但未及实施便败露。

16、先天政变(李隆基平叛)时,她逃入山寺躲藏,3天后才出来,最终被李隆基赐死家中。

17、她有多名男宠,其中张宗昌(张易之弟)是她亲自推荐给武则天的,成为母女共享的宠臣。

18、她酷爱收藏珍宝,派人到各地搜刮奇珍,史料记载其府中珍宝数量“多于宫禁”,甚至有“太平公主府库,不输大内”的说法。

19、她的一条礼服裙用数百匹锦缎制成,裙上绣满花鸟,还缀有珍珠、翡翠,耗时半年才完工,造价极高。

20、她信奉道教(因早年入道),府中设有道观,常请道士做法事,但晚年也兼顾佛教祭祀。

21、武则天晚年曾对近臣说“太平类我”,认可她的政治才能,但也暗中提防她夺权,未给予其核心决策权。

22、她与中宗李显的关系较好,中宗复位后曾多次保护她,避免她被韦后陷害(如阻止韦后查抄她的府邸)。

23、她讨厌韦后的核心原因:韦后想效仿武则天称帝,直接威胁到她“唐朝最有权势女性”的地位。

24、她被赐死后,唐玄宗下令“以公主礼葬之”,但实际葬礼极其简略,未入皇陵,墓中随葬品极少。

25、李隆基平定她的党羽后,下令销毁所有与她相关的文书、印章,甚至修改部分史料,导致她的部分事迹记载模糊。

来源:人文历史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