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不久,60多岁的曹先生和家人去大连,享受滨海风光和美食。回来三周后,他出现高热,前往同济医院一查,所有与肝功能损害相关的指标都严重超标,被确诊感染了甲肝病毒,罪魁祸首竟是因他生吃了一个生蚝。
这个夏天你有出门游玩吗?
近日,
上海一爷叔旅游回来后发高热,
血指标严重异常,
罪魁祸首居然是只生蚝!
不止这位爷叔,上海多家医院也陆续接诊了
几例因“舌尖享受”而得病的案例
只因吃了一只生蚝
上海爷叔确诊感染甲肝病毒
前不久,60多岁的曹先生和家人去大连,享受滨海风光和美食。回来三周后,他出现高热,前往同济医院一查,所有与肝功能损害相关的指标都严重超标,被确诊感染了甲肝病毒,罪魁祸首竟是因他生吃了一个生蚝。
△上图显示曹先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高出正常范围75倍
同仁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建军介绍,甲肝病毒只有一种传播途径,就是病从口入,尤其是贝壳类生物,里面易存在甲肝和戊肝病毒,所以这些食物尽量要做到熟透再去吃。
市卫健委介绍,目前上海急性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生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从报告病例来看,生食或吃下未煮熟的贝类是主要感染途径,夏季高发。贝类通过滤食海水生存,能将水体中的甲肝病毒浓缩5-15倍并储存在内脏中。
无独有偶,近期仁济医院也接诊了一例旅行后感染病毒的案例。患者是一名刚从北欧旅行回来的年轻男子,在当地入乡随俗吃了一块只煎到三分熟的牛排。回来后,他出现了严重的发热、腹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旅行中别让 “舌尖享受” 变 “健康隐患”,不喝来源不明的生水,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等。
这些东西别生吃
严重可致死
很多人认为生吃能保留营养和食物鲜味,但这背后可能藏着致命风险。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3万人因食源性寄生虫感染就医,其中生食水产、肉类导致的病例占70%以上。下面这些“舌尖上的陷阱”,劝你别生吃。
①猪牛羊肉
生肉里很可能含有旋毛虫、绦虫、囊虫、弓形虫等。牛带绦虫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出血和肠穿孔,猪带绦虫可能引起失明、脑水肿、颅内压力升高乃至死亡。弓形虫对特殊人群可能造成胎儿畸形、流产、神经系统损伤或严重器官病变。
申工社此前多次报道过类似事例——
■男子反复腹痛,体内排出近3米绦虫
■上海一年轻女子排出10米完整绦虫,还是活的!
②淡水鱼虾蟹螺
淡水鱼虾蟹螺携带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管圆线虫等,生吃、腌吃或醉吃都存在安全隐患。早在2017年,肝吸虫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致癌物。
肝吸虫可在人体中存活长达30年之久,会导致胆囊炎、胆管炎、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发胆管癌。管圆线虫会导致视觉损伤、失明、脑膜炎,严重可致死。
此前报道的类似事例——
男童3年前生吃蟹腿寄生虫钻进心脏,每天积液超500ml!
③深海鱼
不少人认为海鲜没有寄生虫,其实海洋动物身上也有寄生虫,比如异尖线虫。一旦感染就有可能引起恶心、腹痛、呕吐,甚至破坏消化道穿破肠壁,导致胃肠黏膜出血溃烂。
最可怕的是,目前对于异尖线虫,暂无特效药,只能靠胃镜人工钳出。
④水生植物
除了肉会携带寄生虫,水生植物也可能携带。布氏姜片虫的传染媒介主要是水生植物的根块和茎,例如荸荠、菱角、茭白、莲藕等。吃荸荠、菱角时,如用嘴直接啃,易感染。
姜片虫会把肠黏膜吸到坏死、脱落,造成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还会致儿童营养不良、智力低下,严重致死。
此前报道的类似事例——
90后女子体内取出2条活虫,只因喜欢生吃它!
来源:申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