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的情绪我完全能理解:没有性生活,却查出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甚至还有高危型。这让她彻底崩溃了。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医生还建议她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医生,我都单身十几年了,连男朋友都没有,怎么可能得HPV?”
58岁的王阿姨在诊室里几乎是拍着桌子质问我,眼中满是委屈与震惊。
她的情绪我完全能理解:没有性生活,却查出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甚至还有高危型。这让她彻底崩溃了。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医生还建议她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她一脸疑惑:“我不‘乱’,我怎么会得‘性病’?”
最近,#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HPV感染率上升#等词条频频登上热搜。尤其在“七夕节”前后,关于“性健康”“隐性感染”等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
而王阿姨的故事,恰恰揭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盲区:HPV不仅是年轻人的事,也不是只通过性传播。普通人对HPV的误解,远比病毒本身更“危险”。
在临床中,我们经常遇到和王阿姨一样的中老年女性,她们因为一次体检意外发现HPV阳性,然后整个人陷入焦虑、羞耻,甚至误解自己是不是“被冤枉”了。但真实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HPV是目前已知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全球80%以上的性活跃人群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但它的传播途径早已不限于“性行为”,尤其在中老年女性中,非性传播路径越来越被重视。
比如:公共浴室、毛巾、马桶圈、手部接触,甚至年轻时的“沉默感染”。HPV有时就像“种子”,藏在体内多年,等免疫力下降时才“发芽”。
王阿姨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年轻时或许曾经感染过HPV,但因为身体免疫系统强大,病毒一直处于“潜伏”状态。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自然下降,病毒才“复燃”,被筛查出来。
很多人一听“HPV”就自动联想到“乱性”“风流”,其实这是个严重的误区。正是这种偏见和羞耻感,阻碍了中老年女性主动筛查,也耽误了早期干预。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1万,死亡约3万。而其中,50岁以上女性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她们往往因为“没性生活了就不需要筛查”的观念,错过了最佳预防窗口。
更关键的是,中老年女性对HPV的免疫清除能力本就较差。一旦感染高危型HPV,持续的病毒存在很容易导致宫颈细胞异常,甚至癌变。
“没有性生活”≠不会感染HPV;“年纪大了”≠不需要筛查。这是我们希望更多人能认清的基本事实。
回到王阿姨的诊断,她的HPV检查结果显示为高危16型阳性,TCT(宫颈细胞学检查)也提示轻度异常。我们建议她半年后复查一次,必要时做阴道镜检查。
她一开始极度抗拒,觉得“丢人”、“没面子”。但在我们耐心解释后,她终于释怀:“原来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不了解。”
健康的知识是最好的“疫苗”,它能打败恐惧,也能拯救生命。
从西医角度看,HPV感染的自然史包括:感染、持续感染、细胞变化、癌前病变、癌变。这个过程可能长达10年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定期筛查如此重要——它能在“癌变”之前识别风险。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宫颈癌筛查指南(2023年版)》,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而5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绝经后人群,也应定期检查,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者。
王阿姨的经历其实是很多人的缩影。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中老年女性往往是HPV筛查的“盲区”,她们太容易因为“早就没有性生活”而忽视风险。而这,恰是宫颈癌防控中最容易“漏网”的群体。
另一个常见误区是:“我打过疫苗了,就不会得HPV。”
疫苗确实可以极大降低高危型HPV感染的风险,但不是“免死金牌”。目前最常用的是九价疫苗,覆盖9种HPV亚型,但HPV家族超过100种。打了疫苗,也要定期筛查。
而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即使没有接种疫苗,也不意味着无法预防。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合理饮食、戒烟限酒——这些基础调理,对控制HPV同样重要。
我常对患者说:“宫颈癌不是突如其来的厄运,它更像是一场可以预见、可以干预的‘风暴’。你越早准备,越能安然躲过。”
从医生的视角,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病毒、报告单、手术刀,更是一个个误解、恐惧和被忽视的角落。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解释和陪伴,让更多像王阿姨一样的女性,重拾自信与安全感。
健康知识不是冷冰冰的专业术语,而是每位女性都应该知道的“自我保护伞”。
如果你是中老年女性,或者你有妈妈、姐姐、阿姨,请告诉她们:即使没有性生活,也要做宫颈癌筛查;即使年纪大了,也有感染HPV的风险;即使已经感染,也不等于一定会癌变。
重要的是——别害怕,别逃避,别拖延。因为科学,让我们有了更多主动选择健康的机会。因为理解,我们才能在恐惧中找到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有所触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给身边的女性朋友。你的一个分享,可能就帮她避免了一场本可预防的疾病。
关注我,我们一起走在健康的路上,不孤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宫颈癌筛查指南(2023年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3, 58(6): 403-410.
[2]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癌症统计年报2024[R]. 北京: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
[3]世界卫生组织. HPV与宫颈癌:全球预防与控制策略报告[R]. WHO官方发布, 20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中医传承张大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