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月流转,当我们蓦然回首,才猛然发现,他们已卸下铠甲,归于平凡,只是柴米油盐里的“普通人”,却在风雨摇曳间,为我们撑起每一个晨昏。
朱默人/文
如诗所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时候,总以为父母是天地之神,能挡风雨、破万难,无所不能。
他们的一句承诺,在我们的心里抵过千金,让我们在暗夜中也能看到希望。
岁月流转,当我们蓦然回首,才猛然发现,他们已卸下铠甲,归于平凡,只是柴米油盐里的“普通人”,却在风雨摇曳间,为我们撑起每一个晨昏。
我们曾经向往过“别人家的父母”,幻想着自己的家,也应有的荣耀。
网络让世界变得辽阔,也暴露了比对的尴尬与酸楚。
别人家的父母,会投资、懂教育,连朋友圈都是光鲜亮丽……
而自家的父母,只会用旧菜刀做家常饭,穿着褪色衣服,喜欢琐碎的唠叨。
羡慕吗?卑微吗?
少时,或许动摇过,但终有一天,用自己的泪水洗明白了。
他们用不完美,为我们铺就了安稳;用微弱的星光,温暖子女前行的路途。
父母,从来不是铁打的超人,他们只是甘愿在风雨中,为我们撑着一柄伞的小人物。
有人说,父母就像老屋角落的煤油灯,也许暗淡,却足够照亮回家的台阶。
哪怕咸淡由心,哪怕存款微薄,哪怕世事未明,他们依旧用轻声细语,在你疲惫时把世界变小,让难题不再沉重。
成长,是一次次打碎理想父母的光环后,仍然选择接受他们的平凡。而这种接受,是怜爱,是成熟,是一种顶级的教养。
父母为我们所有的平凡付出,从炒出的第一盘土豆丝,到送上的最后一个热水袋,都是他们拼尽全力的温柔,用他们的无私与挚爱,为我们铺满可能的未来。
当你走进烟火人间,看到父母因你一句关心的话而笑颜舒展,看到他们发抖的手里攥着生活的坚韧,才明白,幸福或许微不足道,但真正的温情,就藏在那些微末细致的瞬间。
无需名誉加身,无需豪宅盛筵,那些不完美与琐碎,反倒更值得铭记!
“德不孤,必有邻。”平凡的父母,因为善良和坚守,成为最值得赞美的人。
诗人李商隐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其实,每个孩子终将有一天会懂得,温柔以待父母的平凡,这是认同自己的根,是与人生的遗憾达成妥协。
父母没有教我们飞翔于云端,却手把手教会了我们在大地上行走,让我们在泥泞中找寻勇气,在困顿中收获力量。
成年人的觉醒,往往是从学会体谅开始的。
不要苛责父母给不了你想要的一切,也别执念于他们的不完美, 试着放下那些无谓的计较,试着用一次拥抱、一次主动的问候, 去回应他们用毕生的平凡为我们所打造的、历历难忘、一生都在思念与回忆的岁月柔情。
愿你在柴米油盐里读懂世间的诗意,在父母洗尽铅华的背影里,看到人间最好的教育;愿你学会温柔以待,接纳他们的平凡,不再错过那一份最珍贵的爱。
人生最大的一种教养,就是懂得与父母和解,就是允许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落入人间,用普通生活去点亮彼此心中的世界。
余生很长,请多些温情。让他们的平凡,成为你成长道路上最温暖的底色,这在我们的人生中,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来源:静淑聊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