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扭住项目“牛鼻子”,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上展现了新担当、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了新突破、在提升开放枢纽能级上打造了新优势,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到今年上半年,新区累计引进内资到位资金8788.3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12%的较高水平。”
津滨海讯(记者 张倩)“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扭住项目“牛鼻子”,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上展现了新担当、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了新突破、在提升开放枢纽能级上打造了新优势,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到今年上半年,新区累计引进内资到位资金8788.3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12%的较高水平。”8月15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滨海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鲍健公布的一组数据吸引了在场媒体的关注。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开招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总部、国投集团生物制造研究院、中汽新能源等标志性项目落户新区,累计承接北京项目到位资金4120.23亿元。在产业结构方面,新区重点引进新和成尼龙新材料产业链、中船船舶制造、青禾晶元半导体等一批好项目,集中在高端装备、绿色石化、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力推动了新区的产业升级。
区领导十余次率团赴欧美、日韩、中东、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地精准招商,登门拜访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在海外成功举办10多场推介会;连续5年开展“外商投资服务年暨大走访”活动,搭建圆桌会、下午茶等多种平台,累计为外企解决了200多个实际问题,建立了全流程服务机制……“十四五”期间,面向外资企业的招商引资、服务活动在国内外密集展开,向世界展示出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优质环境以及市场新机遇,越来越多企业发出“看好新区未来”的声音。
鲍健介绍,“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到202亿美元,累计新设1551家外资企业在新区投资,向世界展示了外资企业看好中国的信心没有改变。其中包括大众变速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斯凯杰科生产基地等一批项目在新区扎根发展;路易达孚、艾尔姆等服务业外资发展迅速;一汽丰田、赛威传动等制造业外资纷纷增资扩产。与此同时,滨海新区也大力吸引了高端要素聚集,诺和诺德、奥的斯电梯等24家企业被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总部机构;PPG、联合利华等55家外资企业在新区设立研发中心,深度参与本地创新。据悉,截至目前,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区投资,设立企业超过2万家,其中240家世界500强投资了2161家企业,呈现“底盘稳、势头猛、质量优、服务好”的特点。
接下来,滨海新区将聚势赋能,全方位拓展国内国际“朋友圈”,擦亮“投资滨海”金字招牌,加速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进展。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